文章
痛风石手术切除就万事大吉了?真相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相关数据,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0.86%-2.20%之间,其中男性患病率较高,达到1.42%-3.58%,而女性患病率则为0.28%-0.90%。据统计,大约有12%-35%的痛风患者会并发痛风石。 痛风石通常出现在那些多年反复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身上。有些资料甚至指出,痛风石可能会在第一次痛风关节炎发作后的十几年才出现。在我国,痛风病程长、血尿酸水平高、受累关节数目多、出现上肢关节受累、肾结石、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早期出现痛风石。 痛风石是一种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复杂但有序的动态慢性炎症组织。这种炎症组织由内到外主要分为尿酸结晶核、外周细胞层及纤维血管组织。痛风石病变中既有促炎症因子也有抗炎症因子,符合炎症和炎症消退的反复循环的临床特点。 痛风石最常见于富含蛋白聚糖的关节、关节周围和皮下区域,包括关节、骨、软骨、肌腱和皮肤。虽然实质器官发生痛风石的情况比较罕见,但并非不可能。 痛风石的危害不容忽视。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比形成结晶过程释放更多炎症,因此已沉积形成的尿酸盐结晶向滑液中释放微痛风石可能启动了急性痛风发作。痛风石形成后,关节破骨细胞被激活,促进骨侵蚀和关节损伤,尿酸盐结晶也可对软骨细胞及软骨生存能力和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那么,什么情况下痛风石需要手术呢?痛风手术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有效降尿酸药物出现之前,因痛风石影响病变器官外形而选择手术治疗的情况很常见。基于痛风石形成后难以再吸收理论,有学者主张直径大于1.5厘米的痛风石应尽早手术,直径小于1厘米的痛风石建议积极保守治疗。 手术切除进行性增大的痛风石,可防止对骨关节和软组织的进一步破坏;切开张力大的痛风石,可避免皮肤坏死;切除手足部痛风石可矫正畸形、改善功能和外观;切除痛风石还可以减压,减轻神经压迫;更重要的是,痛风石切除后可减少痛风石库的储存量和降低体内尿酸总量,以免高尿酸进一步加重器官、脏器损害,并保护了残存的肾功能。 然而,手术毕竟属于有创操作,切除痛风石的同时难免损伤局部软组织,而且严重痛风石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有限,甚至在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或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指出,痛风石患者经积极治疗,血尿酸降至300μmol/L以下维持6个月以上,痛风石可逐渐溶解、缩小。对于痛风石较大、压迫神经或痛风石破溃、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仍须接受规范化综合治疗。 总之,痛风石手术切除并非就万事大吉。药物治疗仍然是痛风治疗的基石,内外科医生应保持良好的科室间协作,共同制定痛风的治疗决策。
医者仁心
124人阅读
文章
脊椎骨髓炎是怎么引起的
脊椎骨髓炎,又称化脓性脊柱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外伤、感染等因素。 首先,外伤是导致脊椎骨髓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脊椎部位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容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进而引发脊椎骨髓炎。其次,继发性感染也是导致脊椎骨髓炎的常见原因。如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等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细菌可经血液传播至脊椎骨部位,引发脊椎骨髓炎。 脊椎骨髓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刺痛,尤其在寒冷或疲劳时加剧;反复低烧,全身疲劳,食欲减退;严重者可能出现贫血引起的头晕、恐慌、胸闷等症状,甚至出现高烧、寒战、局部溃疡和脓性分泌物等败血症症状。 针对脊椎骨髓炎的治疗,早期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患者需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强化抗感染治疗。此外,根据病情需要,可能还需要进行手术清创、引流等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脊椎骨髓炎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饮食:禁食酸性物质,强调清淡美味的素食,少吃肉类。过多摄入肉类会导致骨髓炎患者血液呈酸性,加重病情。 2. 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营养元素可以为病理条件下受损组织的修复提供碱性生理环境。 3. 不要盲目补充营养:盲目补充营养不仅无法恢复病情,还可能加剧病情的发展。 4.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脊椎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需引起重视。通过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以及良好的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病友互助家园
178人阅读
文章
尿酸不高是痛风吗
尿酸水平是判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唯一指标。有些痛风患者即使尿酸水平不高,也可能发生痛风。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 痛风患者在急性关节炎阶段,由于应激反应,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肾脏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暂时降低。 2. 痛风患者在急性关节炎阶段,由于疼痛、炎症和发烧等症状,食物摄入减少,尿酸产生减少,血尿酸水平降低。 因此,判断痛风是否由血尿酸引起,需要结合既往病史和发病时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对于尿酸含量低的痛风患者,在病情缓解约一个月后仍需接受监测,此时尿酸可能高于发病时的水平。 痛风是一种代谢综合征,与长期血尿酸升高有关。痛风患者可能患有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肾功能受损、心脑血管功能受损和血糖异常等并发症。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综合症,患者出现突然发红、肿胀、发热和大关节疼痛等症状,常见关节包括大脚趾、脚踝和膝盖等。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以迅速减轻炎症、肿胀和疼痛。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激素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等)和秋水仙碱等。其中,秋水仙碱虽然具有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但副作用较大,需谨慎使用。 为了预防和治疗痛风,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同时,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及时发现并治疗痛风。 痛风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如风湿免疫科等。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驿站
168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