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常见的9种心律失常该怎么治疗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它指的是心脏节律不规律或心率过快或过慢。常见的9种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窦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颤动。 对于偶发无症状者,随访观察暂不治疗。对于频发者,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1. 房性早搏:偶发房早无症状者,不需服药。频发房早或有不适症状者,可选用倍他乐克、异搏定、心律平或胺碘酮。 2. 室性早搏:偶发无症状者,随访观察暂不治疗。频发者(每小时30次左右),联律出现或呈多源性,不论有无症状,都应进行药物治疗。首先选用慢心律或心律平,胺碘酮(可达隆),如是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心肌梗塞引起,属“不稳定性”心律失常,应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刺激迷走反射,抑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用刺激咽喉诱发恶心或压迫眼球(青光眼禁用)的方法。静脉推注西地兰、异搏定、心律平针剂通常均有效,如无效可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4. 预激综合征:有时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用心律平或胺碘酮治疗,如反复发作应用射频电极放电消融治疗,放电时间一般应少于60秒,电功率不超过40瓦,防止发生并发症。 5. 心房颤动:先用药物治疗,对非阵发性的,可用奎尼丁或达舒平,但前者易致心律失常,后者有口干、排尿不畅等不良反应,已不多用。阵发性永颤可静注西地兰(预激引起禁用),同时治疗原发病,如甲亢、冠心病、心肌炎等。同时可用同步直流电击除颤,从小剂量开始,一般150瓦秒(焦尔),如未秦效,递加50瓦秒,直至转复窦性心律,但最大能量不宜超过350瓦秒。 6. 心房扑动:用洋地黄类药物或胺碘酮纠正,如无效,可同步直流电复律,通常30-50瓦秒即可纠正,后口服奎尼丁或胺碘酮维持数日。 7.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立即静注利多卡因75-100毫克,如无效,每5分钟增加50毫克静注,但不宜超过300毫克。如仍无效,立即同步直流电复律,首次剂量200瓦秒,如无效,以50瓦秒递增复律,但不宜超过400瓦秒。 8. 病窦伴有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或II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心率少于45次/分,有心脑缺血症状,出现错厥、黑朦现象,应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 9. 心室颤动:立即进行人工心肮复苏,扣击、按压、人工呼吸,力争尽早恢复心脏泵血和呼吸功能。如有条件,立即非同步直流电除颤,一般200瓦秒。
智慧医疗先锋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胸痛不一定是心梗,可能更要命!这4招教你避“雷”
在日常生活中,胸痛是常见的症状,很多人会将其误认为是心梗。然而,胸痛不一定是心梗,它也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的信号,例如主动脉夹层。本文将介绍胸痛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鉴别主动脉夹层与心梗,帮助大家正确应对胸痛。 一、胸痛的常见原因 1. 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2. 胸壁疾病: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胸壁肿瘤等。 3. 胸膜疾病:胸膜炎、气胸、血胸等。 4. 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肺栓塞、支气管哮喘等。 5. 消化系统疾病:食管炎、胃溃疡、胰腺炎等。 二、如何鉴别主动脉夹层与心梗 1. 症状:主动脉夹层常伴有剧烈的胸痛,疼痛可放射到背、腹、腰和下肢;而心梗的疼痛多位于胸骨后,可向左肩、左臂放射。 2. 病史: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而心梗患者则多有冠心病病史。 3. 检查:主动脉夹层可通过超声心动图、CT等检查确诊;心梗可通过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确诊。 三、预防胸痛的发生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 2. 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4. 出现胸痛症状时,及时就医。
远程医疗新视界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肌缺氧的症状和原因造成的
心肌缺氧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其症状和原因复杂多样,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心肌缺氧的症状、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心肌缺氧的症状 心肌缺氧的主要症状包括心绞痛、心力衰竭、胸闷、喘憋、胸痛等。这些症状可能会突然发作,也可能逐渐加重。心绞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或压迫感,可放射至颈部、肩部、手臂或上腹部。 二、心肌缺氧的原因 心肌缺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心脏血管相关问题 心脏血管相关问题是导致心肌缺氧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因包括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桥等。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影响心肌供血。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冠状动脉突然收缩,导致血管狭窄,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心肌桥是指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与心肌组织之间存在纤维组织,压迫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 2. 心肌系统问题 心肌系统问题也是导致心肌缺氧的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因包括心肌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进而引起心肌缺氧。 三、心肌缺氧的治疗方法 针对心肌缺氧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心肌缺氧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稳定斑块。 2.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肌缺氧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这些手术可以改善心肌血流量,缓解心肌缺氧症状。 3.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心肌缺氧的重要措施。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控制饮食、戒烟限酒等。此外,患者还应注意情绪管理,避免过度激动。 四、心肌缺氧的预防 预防心肌缺氧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以下是一些预防心肌缺氧的建议: 1.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 2.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4. 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 5. 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激动。 总之,心肌缺氧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广泛关注。了解心肌缺氧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心肌缺氧。
运动与健康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脏病早期的症状
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了解心脏病的早期症状,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1. 打鼾:胖人打鼾多,长期持续打鼾者患心脏病、中风的人数远比其他两类的多。因此,如果一个人长期持续打鼾,就要留心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2. 耳鸣:心脏病人,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出现耳鸣。因此,45岁以上的中年人如果一周内频繁出现耳鸣,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3. 肩痛:肩膀疼痛,严重时连穿衣都困难者,如果是中老年人,多为肩周炎。然而,有不少心脏病人也常有肩痛的现象,特别是左肩、左手臂酸痛,为阵发性,并与气候无关。 4. 胸痛:心脏病患者表现的胸痛,多在劳动或者运动之后,多发于胸骨后,常放射至左肩、左臂。疼痛时有一种胸部紧缩样感觉,持续2—3分钟,一般停止活动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可终止。 5. 呼吸困难:心脏病人胸闷,呼吸困难多与肺郁血有关,故常发生在夜间、卧位时,坐位时减轻,为阵发性。活动与上楼也可发生。 6. 水肿:心脏负荷过重致静脉回流受阻,远端血管充血发生水肿,也是心脏病人常见症状。除心衰外,轻微水肿往往是先兆症状。 7. 频频脱发:90年代初美国麻省一家医院的研究心脏病问题中心,在一项研究中发现,频频脱发可能是与患心脏病有关。 8. 腿痛:心脏病专家研究发现,有些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表现出来的却是下肢放射性疼痛。
生命之光传递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风湿性心脏病会不会遗传
风湿性心脏病,作为一种后天性疾病,是否具有遗传性一直是患者和家属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风湿性心脏病的遗传特征。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是,风湿性心脏病并不会遗传给下一代。这种疾病多与长时间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有关,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上呼吸道和咽喉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因此,了解病理知识,分析发病原因,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主要是细菌通过血液进入心脏,侵入心脏瓣膜,引发炎症和粘连,导致瓣膜狭窄和不完全关闭。因此,它属于后天性心脏病,并非遗传性疾病。早期确诊后,患者应注意饮食合理,加强营养,避免感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有效控制病情。 值得注意的是,风湿性心脏病与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关联。当病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风湿因子可能会侵入心脏瓣膜,引发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疾病多由风湿免疫因子紊乱引起,尤其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为常见。一旦确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应尽快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引发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关闭不全。 针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瓣膜置换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效果稳定,患者可以放心接受。药物治疗方面,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抗生素、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饮食均衡,加强营养。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总之,风湿性心脏病并非遗传性疾病,患者无需过度担心遗传问题。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驿站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它指的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灌注不足。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为了方便记忆和操作,我们可以将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总结为一句话:保持端坐位、双腿下垂、强心、利尿、镇静。 具体来说,以下是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 1. 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并使双腿下垂。这样可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前负荷,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 2. 吸氧。通过鼻导管、面罩或呼吸机等设备提供高浓度氧气,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3. 使用强心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地高辛和西地兰,它们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 4. 使用利尿药物。呋塞米等利尿药物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轻心脏前负荷,缓解肺水肿。 5. 使用镇静药物。吗啡等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有助于改善呼吸。 除了急救措施,急性心力衰竭的预防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因此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都有助于预防心力衰竭。 3. 及时治疗心脏病。心脏病患者要定期复查,及时治疗心脏病,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4. 遵医嘱用药。心力衰竭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
跨界医疗探索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