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氨基酸尿症的治疗
氨基酸尿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疾病,其发生机制与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蛋白质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机体的生化反应和代谢。这种疾病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尤其常见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青春期。早期诊断对于预防临床症状和降低机体损伤至关重要。 针对氨基酸尿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饮水疗法:多喝水,特别是在夜间也要保证一定的饮水量,以防止尿液浓缩析出胱氨酸结晶。建议24小时水摄入量至少在4L,使尿胱氨酸浓度稀释,保持在250mg/L以下。 2. 控制饮食:低蛋氨酸饮食可以减少胱氨酸尿酸的产生,有助于缓解病情。 3. 口服青霉胺:青霉胺可以与胱氨酸作用生成可溶性半胱氨酸-青霉胺二硫化合物,从而减少尿中游离胱氨酸的含量,防止结石形成。此外,青霉胺还具有预防结石形成的作用,并可溶解正在形成的结石。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控制饮食,并根据当前血浆氨基酸浓度、年龄、生长发育情况及蛋白质、能量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定期监测血浆氨基酸浓度和生长、智能发育情况,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家属应注意患者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冒和感染。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或情绪波动。 对于氨基酸尿症患者来说,及时就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积极进行日常保养至关重要。通过综合治疗和科学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为相关科室和医院信息: 科室:儿科、遗传科、肾内科 医院:各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专科医院
医疗数据守护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要注意什么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控制病情,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饮食调理:患者应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如瘦肉、鱼、鸡蛋、牛奶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抗病毒药物(如阿德福韦酯)等,以减轻肝脏损伤,抑制病毒复制。 3. 定期检查:患者需定期进行肝脏功能检查和彩超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还需关注自身症状,如瘙痒、黄疸、脂肪泻等,以便及时就医。 4. 日常保养: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5. 寻求专业帮助: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此外,患者可关注相关医疗资讯,了解疾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远程医疗新视界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常吃鸡蛋会变聪明吗
鸡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提供宝宝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而且对宝宝的智力发育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是一种重要的脑部营养素,能够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卵磷脂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胆碱,而胆碱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物质,能够增强大脑的信号传递能力,从而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此外,鸡蛋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而氨基酸则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构建和修复组织,而鸡蛋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因此是宝宝生长发育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鸡蛋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铁、锌等。这些营养素对于宝宝的视力、骨骼、免疫系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维生素A对于宝宝的视力发育非常重要,而钙和磷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铁和锌则对于宝宝的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此外,鸡蛋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卵黄素,这是一种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物质。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卵黄素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因此,给宝宝适量摄入鸡蛋,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总之,鸡蛋是一种非常适合宝宝食用的营养食品。家长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鸡蛋的摄入量,让宝宝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获得充足的营养。
家庭医疗小助手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怀孕到1岁父母育儿分工简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育儿分工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从怀孕到1岁,父母的育儿分工至关重要,合理的分工不仅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怀孕期间 在怀孕期间,夫妻双方需要共同承担起育儿的准备工作。父亲可以负责: 了解孕期知识,参与产检,了解胎儿发育情况。 协助妻子进行孕期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购买孕期用品,如孕妇装、哺乳内衣等。 学习育儿知识,了解新生儿的护理方法。 母亲则需要: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营养均衡。 定期进行产检,关注胎儿发育情况。 进行孕期锻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压力。 二、新生儿期(0-3个月) 新生儿期是育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父母需要共同承担起以下职责: 照顾新生儿的日常生活,如喂养、换尿布、洗澡等。 观察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进行新生儿抚触和被动操,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与新生儿进行互动,增进亲子关系。 三、婴儿期(4-12个月) 婴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父母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辅食添加: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辅食,并注意食材的过敏源。 早期教育: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孩子的语言、认知、社交等能力。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四、父母育儿分工的建议 1. 明确分工:根据各自的能力和时间安排,明确各自的育儿职责。 2. 互相支持:在育儿过程中,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 3. 分享育儿经验:互相交流育儿心得,共同提高育儿能力。 4. 适时调整:根据孩子的成长情况,适时调整育儿分工。 总之,怀孕到1岁期间,父母合理的育儿分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共同努力,相信每个家庭都能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医学奇迹见证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总吐怎么回事
婴儿频繁呕吐是家长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本文将探讨宝宝呕吐的常见原因、症状类型以及应对措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现象。 一、宝宝呕吐的常见原因 1. 肠道感染:这是引起宝宝呕吐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 2. 喂养不当:如喂养过快、过量、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可能导致宝宝呕吐。 3. 喂养方式不当:如母乳喂养姿势不当、配方奶喂养温度不适宜等,也可能引起宝宝呕吐。 4. 其他原因:如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颅内压增高、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导致宝宝呕吐。 二、宝宝呕吐的症状类型 1. 溢乳:常见于新生儿和六个月内的婴儿,与喂养方式和消化系统发育有关。 2. 普通呕吐:呕吐前常伴有恶心,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3. 喷射性呕吐:呕吐物突然大量喷出,常见于幽门梗阻、胃扭转等疾病。 三、应对宝宝呕吐的措施 1. 寻找原因:家长需观察宝宝呕吐的原因,如喂养方式、食物等,并及时调整。 2. 停止喂食:在宝宝呕吐后,应暂时停止喂食,给予足够的休息。 3.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呕吐频率、大便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 喂养调整: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喂养方式,如改变配方奶、调整喂养时间等。 5.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诊断,必要时给予止吐、抗感染等药物治疗。 四、预防宝宝呕吐的方法 1. 注意喂养方式:合理喂养,避免过量、过快喂养。 2.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变质食物。 3. 注意宝宝口腔卫生: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4. 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医者荣耀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缺维生素D有哪些症状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位家长关注的重点,而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却常常被忽视。维生素D不仅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还与孩子的免疫系统、大脑发育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那么,当孩子缺乏维生素D时,会有哪些明显的症状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首先,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夜间哭泣、多汗、枕秃也是常见的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孩子可能会出现关节韧带松弛、腹部膨胀、动作发育迟缓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独立行走的能力。此外,佝偻病也是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贫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维生素D缺乏还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的改变会导致肌肉松弛,容易跌倒。在重症患者中,佝偻病还可能影响消化、呼吸和免疫系统,导致并发症的出现。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导致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 为了预防维生素D缺乏,家长应注重孩子的饮食搭配,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和奶制品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多晒太阳也是获取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紫外线照射到人体皮肤后,会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如果您怀疑孩子缺乏维生素D,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孩子补充维生素D,促进健康成长。
医者仁心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儿晚上睡觉前哭闹怎么回事
新生儿的睡眠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晚上睡觉前哭闹更是让许多新手爸妈头疼不已。婴儿的哭闹是他们表达需求、情绪的唯一方式,但长时间的哭闹不仅影响宝宝自身的睡眠质量,也会让家长们感到疲惫不堪。那么,宝宝晚上睡觉前哭闹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宝宝晚上睡觉前哭闹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白天睡得过多:婴儿的睡眠节律尚未完全建立,白天睡得过多会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因此,家长们可以适当调整宝宝的白天睡眠时间,使其白天睡眠时间逐渐缩短,晚上能够更好地入睡。 2. 饮食问题:吃得过饱或过饥都可能导致宝宝不舒服,从而哭闹。家长们应观察宝宝的饮食情况,确保宝宝吃得适量,避免过饱或过饥。 3. 环境因素:尿布湿了、衣服过紧、被子太厚等都可能让宝宝感到不舒服,从而导致哭闹。家长们应保持宝宝的生活环境舒适,及时更换尿布,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被子厚薄适宜。 4. 疾病因素:如湿疹、蚊虫叮咬等皮肤问题,或者感冒、发烧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宝宝哭闹。家长们应及时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面对宝宝晚上睡觉前哭闹,家长们应保持冷静,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下是一些应对方法: 1. 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确保宝宝白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晚上能够更好地入睡。 2. 注意饮食:观察宝宝的饮食情况,确保宝宝吃得适量,避免过饱或过饥。 3. 调整环境:保持宝宝的生活环境舒适,及时更换尿布,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被子厚薄适宜。 4. 观察病情:如发现宝宝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宝宝晚上睡觉前哭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我们了解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生物医疗创新站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温和去除宝宝头上的乳痂
新手爸妈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宝宝头顶出现一层油性、干燥或鳞片状的乳痂。这层乳痂虽然对宝宝健康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宝宝的外观和头皮健康。本文将介绍乳痂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如何温和去除乳痂,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宝宝。 乳痂的形成与新生儿头皮特点有关。新生儿头皮的表皮与真皮连接不够紧密,容易脱落;皮脂腺分泌旺盛,分泌的皮脂与脱落的表皮、毛发和灰尘混合形成乳痂。乳痂一般不会引起宝宝不适,但如果乳痂长时间堆积,可能会导致头皮感染、皮脂溢出性皮炎等问题。 去除乳痂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温和有效的方法: 1. 使用婴儿润肤油:将润肤油均匀涂抹在乳痂上,等待一段时间后,乳痂会软化并自然脱落。使用婴儿润肤油时,要选择正规品牌,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2. 温水浸泡:将宝宝头部浸泡在温水中,轻轻按摩头皮,帮助乳痂软化。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宝宝。 3. 使用婴儿洗发水: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洗发水,轻轻按摩头皮,帮助清洁头皮和头发。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水。 4. 注意日常护理:保持宝宝头皮清洁,避免宝宝头部受到摩擦和挤压。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避免宝宝抓伤头皮。 去除乳痂时,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用手强行剥离乳痂,以免损伤宝宝头皮。 2. 选择适合宝宝的去除乳痂方法,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 3. 保持宝宝头皮清洁,预防头皮感染。
医疗数据守护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半岁后开始用手探知世界
宝宝半岁后开始用手探知世界,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手指动作初显智慧光芒 7个月以后的宝宝,手部动作逐渐变得灵活,开始学会用拇指与其他四指配合抓握物品。8-9个月时,有的宝宝已经能够用拇指与其他任意一个指头捏起细小的物品。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不断提升,两只手在眼睛的协助下能够玩弄各种物品。例如,两手各拿一个玩具,并快乐地对敲;或者把玩具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还能试着弄响会发声的物品;还会把手指插进小孔里去;有的婴儿会用力地用双手拍打桌面,击打发出的响声让他感到新奇有趣;有的宝宝还能以不同的方式同时玩弄两个物品,比如把小盒子放进大盒子、用小棒敲击小鼓或铃铛等。 ☆手指动作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 7-9个月的宝宝手指动作不断发展,接触、摆弄物体的机会逐渐增多,这个过程中也在进一步认识事物间的各种关系和联系,智力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宝宝不断重复扔-捡物品的类似游戏的动作,这是他神经系统发育的又一大进步。 ☆好奇心旺盛,喜欢用手探知 7-9个月的宝宝,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心,并有了对环境的积极探索,喜欢用的方式就是用手指到处捅。我们会发现,宝宝时常用手指捅自己的耳朵、鼻子、嘴和肚脐眼,好像要考察身体每一个孔穴和每一个他感兴趣的部位。慢慢地,他开始把这种考察和嗜好转移到别人身上,喜欢捅别人的耳朵、鼻子、眼睛和嘴,甚至还要比较两种不同的感觉。 随着宝宝的接触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他除了喜欢捅自己或别人身体上的孔和缝隙外,还喜欢捅房间里能接触到各种东西,如锁的钥匙孔、门缝、墙上的小洞等,最危险的是婴儿会用手指捅墙上的电源插座。所以,这个阶段要特别保护好孩子,必须随时监管,最好派有专人看护。关键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电源插座应该安装在婴儿够不到的地方,或把危险地方的插座用胶布或其他东西封好。
医疗故事汇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37度算发烧吗 多少度体温才是发烧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体温比周围人略高,感觉有些冷,用体温计一量,只有37度。那么37度算发烧吗?38度算发烧吗?发烧了怎么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37度算发烧吗? 通常情况下,37度不算发烧。这样的体温属于正常范围内,正常小儿的体温也在36.9度到37.5度之间。 正常体温范围如下:肛门处为36.5℃-37.5℃;口腔处为36.2℃-37.3℃;腋窝处为35.9℃-37.2℃。 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较成年人稍高。一天中的体温也有波动,安静时体温较低,活动时体温较高,清晨2点-6点,体温最低,下午2-8点体温最高,波动幅度约为0.6℃左右。 因此,孩子的体温温度会随着所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只要孩子没有出现其他症状,就没有问题。 如何正确测量婴儿体温? 1. 测量腋温比肛温好 因为肛温需要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为刺激,腋温则较为温和。 2. 三岁以下宝宝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 耳温枪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3. 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 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4. 需要测量足够时间 如果测量时温度计放在腋下,需要五分钟的时间,肛门处则只需要一分钟。 5. 肛表要先润滑 测量肛温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润滑膏,然后插入肛门内2公分即可。 6. 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 洗澡后要过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吃热的食物、大热天刚从外面进来或运动后,其体温在38-38.5℃之间,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不宜立即诊断为发烧。 人的体温需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保持健康和躯体的运转,如出现体温偏低和体温偏高,对我们的健康乃至生命都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体温偏高,可以适当减少衣服,多喝水,吃退烧药等。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所以37度不算发烧。 37度算发烧吗? 所谓“病从口入”,治疗的首要条件就是测试人的体温。由于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而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度,但又比直肠温度高0.3~0.5度。 以及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但它相对处于恒定状态,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 所以,如果体温测试出温度是37度,那么37度的体温不算发烧,是正常值。 只有当体温上升超过0.5℃时,才会被称为:体温升高,但体温升高又不完全等同于发热。比如说: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妊娠期等。
医学奇迹见证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科室医生
王一川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消化不良(1例)
专业擅长:儿内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3021
赵丹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癫痫病(1例)
咳嗽(1例)
专业擅长:儿内科
好评率:99%
接诊量:2023
李季华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专业擅长:对儿科常见及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小儿神经系统及新生儿脑损伤的防治。在小儿神经运动发育及脑损伤高危儿的监测,评价,脑损伤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好评率:100%
接诊量:71
邢玉凤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感冒(2例)
慢性咳嗽(1例)
专业擅长: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不明原因发热、慢性咳嗽、哮喘、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川崎病、腹泻病、过敏性疾病、心肌炎、泌尿系感染等各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诊治
好评率:99%
接诊量: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