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中医男科

中医男科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微信扫描 预约加号

科普文章

文章 每天2招让你一辈子肾不虚!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出现肾虚的症状。肾虚不仅会导致身体乏力、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问题,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那么,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强肾固本呢?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两种简单易学的强肾秘法,帮助大家远离肾虚的困扰。

一、强肾古法:“鸣天鼓”

鸣天鼓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的传统养生方法,通过敲击头部穴位来达到强肾固本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坐姿端正,双手掌心贴于耳后,食指轻轻敲击头部玉枕、风池、脑户等穴位。

2. 力度以耳朵能够承受为宜,每次敲击20-40下。

3. 鸣天鼓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天下午5点到7点,此时肾气最为旺盛。

鸣天鼓可以改善听力、缓解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对于肾虚引起的各种问题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二、强肾古法:“叩天钟”

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强肾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每天早晨起床后,用上下牙齿相互咬叩60-360次。

2. 力度适中,以牙齿感到轻微疼痛为宜。

叩齿可以增强牙齿的咀嚼功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延缓衰老,同时还能强肾固精。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强肾固本: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2. 坚持运动,增强体质。

3. 饮食要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强肾固本,预防肾虚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医疗数据守护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男人补肾吃什么参好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虚是许多男性朋友常见的健康问题。而参类食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补佳品,尤其是对于补肾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那么,男人补肾吃什么参好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 人参:百草之王,滋阴补肾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大补元气、滋阴补肾的功效。人参主要分为长白山人参、朝鲜人参和西洋参三种。长白山人参产自吉林,朝鲜人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丽参,西洋参主要产自美国。人参可以煲汤、泡酒或直接炖服,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 党参: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

党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党参主要产自我国北方,其中山西上党地区的党参品质最佳。党参可以煲汤、泡水或炖服,对于肾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3. 太子参:滋阴养肺,适合青少年

太子参是一种适合青少年的滋补药材,具有滋阴养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太子参主要产自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煲汤、泡酒或炖服。太子参对于青少年肾虚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除了以上几种参类食物外,还有一些其他食物也具有补肾的功效,如枸杞、山药、核桃等。男性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补肾食材。

需要注意的是,补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坚持。同时,饮食调理只是辅助治疗方法,如果肾虚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老年健康守护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三种水果餐让男人告别肾虚

在日常生活中,肾虚是困扰许多男性的常见问题。肾虚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和改善肾虚呢?除了药物治疗,合理饮食也是关键。本文将为您介绍三种具有补肾功效的水果餐,帮助您告别肾虚的困扰。

一、黑芝麻核桃糊

黑芝麻核桃糊是一种传统的食疗方,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的功效。制作方法如下:

1. 将黑芝麻、核桃仁分别炒熟,研磨成粉末。

2. 将黑芝麻粉、核桃仁粉、糯米粉按1:1:1的比例混合。

3. 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

4. 用开水冲泡,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黑芝麻核桃糊适合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脱发等症状。

二、枸杞桑葚蜂蜜茶

枸杞桑葚蜂蜜茶是一种具有滋补肝肾、养血明目的功效的茶饮。制作方法如下:

1. 将枸杞、桑葚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3. 捞出枸杞和桑葚,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枸杞桑葚蜂蜜茶适合肾虚引起的视力模糊、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等症状。

三、红枣枸杞鸡蛋汤

红枣枸杞鸡蛋汤是一种具有补血养心、补肾益气的功效的汤品。制作方法如下:

1. 将红枣、枸杞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3. 将鸡蛋打散,倒入锅中,煮至凝固即可。

红枣枸杞鸡蛋汤适合肾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手脚冰凉、乏力等症状。

除了以上三种水果餐,男性朋友在日常饮食中还应注重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2.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未来医疗领航员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