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鼠疫的危害有哪些?

鼠疫的危害有哪些?
发表人:刘伟丽

人群对鼠疫存在普遍易感性,需积极预防。那么,鼠疫的危害究竟有哪些呢?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可在啮齿类动物之间流行。
  •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属于甲类防控管理传染病之一,也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 鼠疫传染性强,起病急,病程短,病死率也比较高。目前我国有 12 种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近年来人间鼠疫感染人说有所增多,临床以腺鼠疫多见。
  • 鼠疫传染源主要是感染鼠疫杆菌的啮齿类动物,旱獭鼠及黄鼠属为主要储存宿主。鼠疫可以经皮肤、空气飞沫以及鼠蚤叮咬等途径感染。
  • 鼠疫患者化验白细胞可出现剧增,可高达(20-30 )×10∧9/L,化验凝血功能异常,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
  • 鼠疫发病急剧,可以出现高热、寒战、剧烈头痛、中枢性呕吐,短时间可以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急促、意识不清等,甚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

总之,需积极开展灭鼠以及灭跳蚤爱国卫生运动预防鼠疫发生,注意加强疫情报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如有可疑的密切接触史,可选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等进行预防性服药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腹股沟淋巴结炎性鼠疫疾病介绍: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又称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属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主要传染源为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主要传播方式为“鼠-鼠蚤-人”。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炎症等。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需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扰。它在每个阶段的人们身上都会发作,而且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坏处,一般的人们看到它不太严重都不会去管它,今天我给大家看看它对我们生活的危害,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卫生,不要让疾病找到我们,希望这些东西可以帮到你。

     

     

    1、对患者造成外观损害

     

    (1)在湿疹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

     

    (2)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及结痂,患处由鲜红变暗红,没有大片的糜烂。

     

    (3)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患处颜色更暗或是发十色素沉着,有时色素减少,在皮纹尤其运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能引起显著的苔藓样化,和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苔藓不易区别。

     

    2、迁延不愈引起色素沉着、影响容貌

     

    传统西医治疗湿疹,不分病人、不分病型,患病都以消除表面炎症为主,大多用一种治疗,只是单纯性地进行外部上药治疗,不能解决湿疹的发病根源和致敏原,很容易复发;且治标不治本,不是从内部治疗,药物与仪器结合,而以内服激素治疗为主,长期服用可产生毒副作用,对人体损害较大,并且容易反跳和复发。好多湿疹患者长年就医,产生一笔不小的经济支出。所以湿疹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科学会导致产生色素沉着或疤痕,同样是常见的湿疹的危害。

     

    3、瘙痒难耐、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得了湿疹使人瘙痒难忍,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过敏性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长时间治疗不彻底可以导致精神萎靡,烦躁及精神因素障碍。

     

    湿疹除了会并发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外,比较少见的像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疣、或是传染性斑块。这是常见的湿疹的危害。

     

     

    以上就是湿疹对我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并不是很全面,但希望大家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种病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按医生的方法来治疗,应该就会痊愈,少吃点对皮肤有坏处的食物,一定要忌口,这样应该可以帮助到我们皮肤的好转。

  • 有皮肤过敏经历的人应该都知道,一旦得了过敏性皮炎,会出现瘙痒、刺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生活中不经意间接触到过敏源都会引发皮肤过敏,过敏症状因人体质差异不尽相同。那么,过敏性皮炎具体都有哪些危害呢?下面让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

    过敏性皮炎给患者所带来的危害

    过敏性皮炎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皮炎、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皮炎最常见的瘙痒症状可让患者寝食难安,一旦加重,引起瘙痒难耐,皮肤抓破、红疹、渗液、糜烂,甚至导致皮肤坏死,对面容造成严重损害。

    荨麻疹

    发生荨麻疹时,皮肤上起风团、红斑,伴有剧烈瘙痒,也可以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还可有呼吸困难伴发心慌、胸闷的感觉。由急性荨麻疹引起呼吸道黏膜下水肿,使患者呼吸困难,严重者造成窒息,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病人生命。另外就是急性大范围荨麻疹伴大汗脱水,病人呼吸困难伴发心慌、胸闷,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此时如不及时抢救,病人会因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湿疹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局部皮肤溃烂、感染并向周围蔓延,更严重的可有全身症状——败血症。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易反复发作。皮炎湿疹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手部、阴囊等处,对称分布。不但严重影响美观,而且瘙痒难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乱用激素药治疗皮肤过敏危害大

    目前,皮肤过敏病人滥用激素药非常普遍,但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大。有些人不经医生诊断,稍有一些不适,就自选含有激素的药物内服或外涂,见效特别快,结果却诱发了令人烦恼的并发症,轻者皮肤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久之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

    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可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皮肤变薄、肌无力、肌肉萎缩、浮肿、恶心、呕吐、痤疮等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慎用激素治疗皮肤病。

    由此可见,过敏性皮炎对患者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通过本文的介绍,想必大家也知道过敏性皮炎的危害性,因此,我们要重视起过敏性皮炎,日常生活中,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患上过敏性皮炎。

  • 现在人群普遍生活压力过大,没有良好的睡眠。睡眠质量差,存在于生理性因素和病理因素两种原因。

     

    病理性的睡眠质量差,往往继发与全身性慢性疾病,其中以痛苦性较强的疾病最为多见,这种疾病的治疗,需要以原发疾病治疗为主,同时辅助以镇痛以及安神治疗,缓解症状。

     

    本篇文章我们主要探讨得是生理性因素的失眠,生理性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的生活不规律,导致自主神经调节紊乱,从而导致患者觉醒以及睡眠调节异常,患者以睡眠时质量差以及觉醒阶段困倦感、精神不集中为主要表现。

     

     

    1、脾气暴躁

     

    当人们专注于某件事时,若被打断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足会将这种负面情绪放大。

     

    2、情绪低落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影响人们情绪的两大因素之一就是睡眠。此外,有研究证实,晚上睡眠质量好的人,情绪较为正面,反之则情绪不佳。

     

    3、体重增加

     

    睡眠不足的人,体内激素会失衡,食欲增加,想吃高热量食物,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也会降低。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体重快速增加。

     

    4、视物模糊

     

    睡眠时间越少,越容易导致视觉偏差,视野暗、看不清,甚至出现幻觉。

     

    5、反应迟缓

     

    睡眠不足,也会让你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变得迟钝。

     

     

    6、易得病

     

    长时间睡不饱,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如果你经常被传染感冒,很可能是睡眠不足惹的祸。研究显示,连续两星期每天睡眠不够7小时的人,感冒的风险是睡满8小时以上人的3倍。

     

    7、疫苗效用减弱

     

    睡眠不足时注射疫苗,其效用会因免疫力较差打折扣。

     

    8、容易健忘

     

    睡得越少,越容易健忘,老年时,患上认知障碍的风险也会增加。

     

    9、做事老出错

     

    研究发现,一晚不睡可导致数字错误增加20%~32%。睡眠不足的人做投资决策时,也极易出现经济损失。

     

    10、肠胃出问题

     

    美国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容易引起发炎性肠道疾病;患有克罗恩病(肠道疾病)的人,若睡眠不足,复发风险将高一倍。

     

    11、心脏病风险高

     

    相较于睡满8小时的人,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血压会高出许多,更易罹患心脏病。

     

    12、患癌风险高

     

    关于睡眠与癌症之间的关联,目前的研究仍在初期阶段,不过就目前的结果来看,睡眠不足确实会增加患癌的风险,特别是大肠癌与乳癌。

  • 这里说的知了猴其实就是指知了,书面语叫做蝉,作为一种美味的食材,它的食用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古代也有很多关于使用蝉的记载,比如《礼记》、《齐民要术》,只不过在那个时候它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食品,只有那些达官显贵才能吃得了。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地方在吃蝉,烹饪它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种的,可以直接用火烤,也可以油煎或者油炸。可能会有朋友心存疑虑,吃知了对人体有没有什么危害呢?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蝉,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知了有哪些营养价值?


    其实大家对于蝉都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每年的夏天都能听到知了的叫声,而且很多人的童年也有抓知了的经历,也有不少人吃过知了。


    知了含有的营养物质确实比较多,营养价值也比较大,根据一些研究发现100克的蝉含有的蛋白质能达到50克以上,脂肪15克,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比如钙、磷、铁、铜等)和微量元素。它里面不仅仅是蛋白质含量高,而且人体对这种蛋白质的吸收也比较好。


    可能说到这里,大家对于知了的营养价值还是没有什么感觉,俗语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里就进行一下对比。在大家的心目中牛肉中含有的蛋白质是很高的,但是瘦牛肉在知了面前也有些黯然失色,100克知了中含有的蛋白质是纯瘦牛肉的3倍多,是瘦猪肉的4倍多,是鱼肉的3倍多。从这里想必大家应该能看出蝉是一种大补的食物了吧,特别适合那些身体虚弱的病人。

     


    2.既然知了有这么高的营养,那吃它有什么危害呢?


    吃知了的危害个人觉得应该从对人体健康和对环境的影响来说,具体的总结如下:


    过敏反应:知了作为一种昆虫,它里面含有的蛋白质和人类的差别很大,所以很容易诱发过敏反应。对于那些吃海鲜过敏的人来说,吃知了也很有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可能会出现腹痛、荨麻疹等症状,甚至呼吸困难、窒息,所以过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有生命危险的。如果发现自己对蝉过敏,就尽量不要再吃了。


    中毒:大家估计看了这个会有点迷惑,难不成是蝉有毒吗?没错,确实可能会存在这种情况。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很多土地都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比如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一两天吃可能没事,如果长期吃可能会造成慢性中毒。


    寄生虫感染:知了从土里钻出来再演变成蝉,这个过程中是很有可能被寄生虫感染的,如果在对蝉进行处理的时候,处理的不彻底,可能会造成寄生虫的感染。


    破坏生态平衡:可能在大家的认知里蝉是一种有害动物,它活着就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并非如此。自然界中的生物生存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吃蝉太多,会造成生态失衡,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 作者 | 暗子

    文章首发于 | 健康界公众号

     

    7月5日,巴彦淖尔市卫健委官方微信号发布通报,称4日由乌拉特中旗医院上报的疑似鼠疫病例经专家组确诊为腺鼠疫病例。


    7月6日,该患者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目前在传染科病房隔离接受治疗。对于其周边密切接触者的跟踪调查工作也还在进行中。北京疾控发出重要提醒,去草原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动物,不在草原露营过夜。

     

    鼠疫的特点及症状


    鼠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是由啮齿动物和蚤类把鼠疫杆菌传给人和动物的一种特殊的人兽共患病,为甲类传染病。鼠疫潜伏期一般为1至6天,个别病例可达8至9天。


    根据传染方式不同,常见的鼠疫可表现为腺鼠疫、肺鼠疫及败血症型鼠疫,本次巴彦淖尔市的患者即为腺鼠疫类型。腺鼠疫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鼠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


    鼠疫的传播途径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携带鼠疫菌的宿主动物主要是鼠、旱獭等啮齿类动物。

     

    1. 鼠蚤叮咬传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由此可将动物身上的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传播给人,形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

     

    2. 呼吸道感染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带有大量的鼠疫耶尔森菌,可经呼吸道飞沫形成人际间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大流行。

     

    3. 经皮肤传播

    接触传播。健康人破损的皮肤黏膜与病人的脓血、痰液或与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血液接触可发生感染。

     

    巴彦淖尔市7月5日起启动鼠疫防控Ⅲ级预警期,预警时间持续到2020年底。


    1个病例,至于让全市“小题大作”地进入警报状态吗?

    这完全不夸张,毕竟活在现代的我们,未曾经历过鼠疫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洗礼”,不懂它的恐怖之处也无可厚非。这三次瘟疫被后人称为“查士丁尼瘟疫”、“黑死病”和“云南鼠疫”。


    历史无法被抹去,因为它实在影响人类太多——根据历史学者的统计和估算,鼠疫一共杀死过至少一亿八千多万人。

     

    542年始:天灾、神罚、无计可施

    患者总是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还会经常发生自残和自虐

     


    在医学还完全不发达,甚至依靠萨满祭司、巫医、炼金术来治愈疾病的年代,传染病简直与天灾无异。

    公元542年,鼠疫在非洲开始暴发,然后沿着地中海的贸易路线,播散到了整个欧洲和西亚。当时的场面就像死神降临一样,医生压根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从哪里来,更不用说如何治疗了,人们能做的只有祈祷。

     

     


    这次大瘟疫发生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患者多表现为神智不清,精神不振。患者在接受到瘟疫影响之后,与正常人相比,感觉眼前总是呈现出一种虚幻的景象,总是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受此影响还会经常发生自残和自虐的事情。

    第二,患者大腿处的淋巴发肿且呈现出腐烂的表象。这些表象的人大腿往往会变得清瘦如柴,且头部高烧不退,腹泻不止。

    第三,患者身体上多出现一些红斑。刚受瘟疫影响之时,只是身体的某些部位表现出红斑的迹象,待一段时间之后,先前出现红斑的地方开始溃烂,最后患者应身体溃烂,精神失常而死。

    而对于瘟疫所造成的众多的无人认领的死尸,皇帝采取了就地掩埋的方式,由于死亡的人数过于庞大,因此掩埋尸体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而为了解决城内尸体的臭味弥漫,查士丁尼还命人在金角湾的加拉塔地区深挖了几十个巨大的深坑,用其来掩埋死尸,在这些大坑中为了尽可能的保持充足的空间,所有的尸体都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相互的堆叠在一起。据称每一个大坑能够掩埋大约70000具的尸体。

     

     


    尽管这种掩埋尸体的方式在今人看来未必是一种控制瘟疫的有效措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方式的确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效用。

    连当时最强大的东罗马帝国,也损失了1400万人口,连皇帝都卧床不起。


    根据历史学家估算,大约有一亿人在这场灾难中丧命。

     

     

    1348年始:持续70多年的黑色噩梦

    瘟神无孔不入、没有国界、不分种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别想豁免

     


    布拉格以东约70公里的小镇库特纳霍拉有一座著名的“人骨教堂”,里面的烛台、吊灯等装饰品全部由人骨的不同部位拼凑而成,见者头皮发麻。在欧洲,类似的“人骨教堂”不值得惊讶,多个城市都有。这些人骨大多来自于14世纪中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在几年时间内夺走约2500万人(将近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一半),以至生灵涂炭,尸骨遍地。

    1346年,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卡发城——当时热那亚共和国在黑海上的一个商业殖民地突发瘟疫。正常人一个个倒下,死亡人数很快超过活人。政府用木杆把无处掩埋的尸体就近推入大海,港口为之废弃。

    被感染者面部、颈部、腋下、腹股沟长出大肿块,皮肤出现黑斑,大多会在感染48小时内死去,当时的人给这种瘟疫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黑死病(The Black Death)。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位热那亚人到意大利北部的皮亚琴察去看亲戚,被禁止进城,当时下着雨,他在城门外哭着恳求到天黑,他的亲戚实在不忍心,偷偷打开城门,带他回家过夜。第二天早上,那位亲戚上街去……几天之后,皮亚琴察城里就没有活人了。几周之后,黑死病挺进米兰、都灵、维罗纳、佛罗伦萨……意大利全境遭殃,佛罗伦萨最严重,城里的9.5万人死掉了5.5万人。


    “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奶牛在城里的大街上乱逛,却见不到人的踪影……”被誉为中世纪文学三杰的意大利作家薄伽丘亲历了这场黑死病,他在小说集《十日谈》中如是写道。


    1348年,瘟神兵分多路,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除了被海峡阻隔的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外,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幸免。英格兰也没能撑过1349年春天,黑死病突然从加莱进入海峡群岛,然后长驱直入大不列颠,到5月,伦敦原有的5万居民只剩下3万。英国商船又把病毒带到斯堪的纳维亚,连格陵兰岛都遭了殃。


    人们闻黑死病色变,黑暗的中世纪欧洲陷入至暗时刻。


    瘟神无孔不入、没有国界、不分种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别想豁免。跟第一次大流行的时候相比,这个时期的医学不光没有进步,甚至还因为战乱,卫生条件下降了。此后的15-16世纪,鼠疫折磨了人类300年,疫区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20岁,还不如原始人,欧洲大陆丧失了将近一半的人口。


    “通常的传染源是黑鼠,有时又被称为老英国鼠。这种动物与人关系密切,是一种有着黑绒毛的很漂亮的小家伙。与棕鼠不同,它喜欢住在房屋、船上,而不是住在农庄、下水道里。与人关系亲近使得跳蚤很容易就从老鼠身上跳到人身上,也就会传播鼠疫。这种病不管是对鼠还是人,一旦传染上就有很高的死亡率。”弗雷德里克.F.卡特赖特和迈克尔.比迪斯所著的《疾病改变历史》中这样描写。


     “许多长痈和腺肿胀的人都活过来了,但吐血的无人生还。”该描写来自卡尔.莱希纳的著作《德意志大瘟疫:1348—1351》。

     

     


    “吐血的人很快就死去了。有些人本来身体健康,但突然就吐血,然后便死去了,无药可医。”文字出自多明我修士约翰.德科尔纳扎诺的《皮亚琴察及帕尔玛史》。


    据拜占庭皇帝约翰.坎塔库津的记录,这种疾病是无法治愈的。无论是有规律的生活还是强壮的身体,都无法抵御这种疾病。不管你是身强力壮,还是弱不禁风,都会被疾病击倒。衣食无忧的贵族和一无所有的穷人一样难以避免死亡。这年没有其他类型的病,所有的疾病都是这种流行病的样子。医学在疫情面前无能为力。病人生病的过程不尽相同,有的突然死去,有的病情持续了一天,还有的仅仅持续了一小时。那些病情能持续两三天的人先是高烧。接着疾病侵入大脑,病人失去了语言能力,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毫无知晓,看起来像沉睡一般。如果病人能苏醒并且想说话,他的舌头也动不了,只能发出几个模糊不清的音节,因为病人的神经已经麻痹了。接着。病人便突然死去。 


    另外一些病人不是头部出现症状,而是肺部,呼吸器官很快发炎,胸部剧痛,吐血。病人呼出的气变得的恶臭,喉咙和舌头因高烧变黑充血。

    感染了这种病的人,多半都难逃死亡的厄运。除了祈祷和逃走之外,人们不知如何是好。在极度恐惧之下,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比如烟熏房间、用尿洗澡、烧灼淋巴块并放上干蛤蟆……然而这些都不见效。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包括强制性的汇报、隔离病人、焚烧黑死病死亡者的物品,并颁布禁止医生离开传染区的相关法令。


    瘟疫医生(专门救治瘟疫患者)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带病毒的“毒气”感染,只能穿着“奇装异服”。这种防护服通常是由一大块皮革或蜡染帆布、大块的水晶玻璃、长长的鸟喙所组成的连体衣。鸟喙内部塞满了香料(比如樟脑、薄荷、丁香、没药)、干花(比如玫瑰、康乃馨),乃至沾了醋的海绵。因为防护服无法防御携带病毒的毒气,瘟疫医生只能寄望于这些散发出强烈气味的物品能冲淡毒气。

     


    瘟疫医生通常还会带着手杖。据学者G.L.汤森(G. L. Townsend)记载,这种手杖用途广泛,比如:下达指令,让患者那晦暗且蟾蜍、蜘蛛遍地爬的房子“通通风”、让患者“吸点瓶装空气”,用尿液洗个澡、吃点泻药或兴奋剂;测量患者脉搏、脱下患者衣服,还能把过于接近自己的患者给推开。


    瘟疫医生会与市政府签订合约,合约规定他们必须穿戴这种防护服。要是这种“人形鸟”出现在门口,那就意味着死亡也不远了。

     


    即便有了瘟疫医生,可感染的人还是太多、死亡太快。墓地不再够用,于是人们挖了沟,将数以百计的尸体像船上的货物那样排成行。每层尸体中间稍微撒上些泥土,直到沟被填满。

     

    当时的另一位意大利作家评价:“父亲会躲避自己病重的儿子,哥哥会躲避得病的弟弟,妻子会远离染病的丈夫。健康的人会非常小心地避开病人。神父和医生甚至害怕而不敢靠近病人。所有人见了尸体就跑得远远的。”

    最终,这场鼠疫的第二次大流行持续了长达七十多年,波及到了欧、亚、非三大洲,总共夺走了整个欧洲四分之一的人口。还一度导致欧洲社会崩溃,进入混乱无序的状态。“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数约7500万,其中欧洲死亡人数2500万以上。


    如果要说真正意义上第二次鼠疫大爆发的结束,那则要等到十七世纪,甚至1800年。

     

     

    1855年始:罪魁祸首终于出现

    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尸体、建立医院收治……

     


    这次的流行的爆发起源地有不统一的说法,但主流认为是1855年于中国云南。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相较于前两次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传播速度之快和波及地区之广远超前两次,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就相继波及到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个国家;


    其次就是死亡人数虽然到达了惊人的1200万以上,但比起前两次和范围的广大来算,死亡率明显降低。

     


    此次鼠疫大流行一直持续到1959年才算结束,而相较于两次世界大战,其历史影响明显下降了。

    此次鼠疫大流行最大的影响就是,找到了鼠疫的真正病因——鼠疫杆菌:1894年,法国著名生物学家耶尔森成功发现了鼠疫的病原体,并于第二年研制出抗鼠疫的血清,从此人类有了科学防治鼠疫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1910年到1911的时候,在北方又有从俄国传入流行于东三省的鼠疫,此次鼠疫造成六万多人死亡,一度出现“全村绝户,重病必死”的惨状。


    为了应对东三省发生的鼠疫蔓延,清政府立即成立“京师防疫事务局”,并在山海关设立其检验所,进行海口检疫。


    此外,清政府还在当时的奉天(今日沈阳市)设立了“万国鼠疫研究会”,1911年的时候,又在哈尔滨建立了“鼠疫研究所”。在这两个机构中,由著名的医学家伍连德博士担任研究会会长和研究所所长。

    他采取了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尸体、建立医院收治等有效防治措施,使得这场震惊中外的瘟疫仅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得到了控制。清政府为了表彰伍连德博士扑灭鼠疫大流行的功绩,还授予他陆军蓝翎军衔以及医科进士,甚至被称为“鼠疫斗士”。

     

    现在,鼠疫已非常罕见,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它仍然会在鼠类之中传播,一有机会还会传播给人。


    在20世纪80年代,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每年都有发生鼠疫的报道。1996年印度爆发的鼠疫还成了世界性的重大新闻。目前,每年大约有1000到2000人感染鼠疫。即使在美国,平均每年也会有10多人从野外鼠类感染鼠疫,1/7的患者死亡。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鼠疫防控工作,发病数明显下降,至80年代平均每年报告约20例病例,90年代,我国南方鼠疫疫情曾出现过短暂上升,自2010年以来每年仅有零星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部分省份。


    就在不久之前的2019年11月,北京也确诊了2例肺鼠疫病例。


    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瘟疫从未离去。

     

    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专家提醒广大公众:严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的要求,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1.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2. “三报”:发现病(死)旱獭及其他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

    3. 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

    4. 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5. 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瘟疫会不断改头换面,始终与人类发展进程共生。


    尽管鼠疫已非不治之症,也容易控制,但是历史惨剧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却难以消除,它仍然被许多人视为最恐怖的疾病。

     

    参考文献:
    《十日谈》、《欧洲中世纪史》、《崇祯实录》、《明史纪事本末》、publicdomainreview.org/collection/plague-doctor-costumes

    https://mp.weixin.qq.com/s/Tk_5i8cjQqfwd3CAgMy3nQ

    https://www.maigoo.com/citiao/227879.html

  • 朋友聚餐,饭菜还没上桌,胖子小张就开始哗哗淌汗,脸色苍白,手脚发抖,几乎站不起来,大家赶紧招呼餐厅服务员,给倒了一杯红糖水,又跑出去买了两大块巧克力,看着小张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脸色稍稍恢复了点红润才松了口气。心大的小张抹抹嘴,一脸的不在乎:没事,中午没吃饱,饿着了,我这大身板子,一时填不饱就低血糖。大伙儿都催着小张赶紧去查查,究竟是身体哪儿出了什么问题。

    昨天消息传来,小Z被确认为糖尿病!

    咦?糖尿病不都是高血糖吗?测量血糖的指标都是空腹高于XX、餐后血糖高于XX,才可以判断出是得了糖尿病吗?怎么糖尿病也会低血糖?

    没错,频繁出现低血糖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反应

     

    对于正常人来说,人们吃进去的食物中,有含淀粉类的食物,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主食。

    食物进入胃做了短暂停留,进入小肠。小肠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血液就像是小火车,带着糖走街串巷进入每个细胞。葡萄糖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细胞一切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都来自于糖。

    细胞可是很讲究的,不是糖想进来就进得来的,只有打开细胞的门,糖才可以进去,而打开这道门的钥匙就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如果糖无法进入细胞就会滞留在血液中,血液中的糖就会超标了。

    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由于我们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B细胞正常分泌胰岛素后,它会帮忙把葡萄糖及时输送到细胞当中被我们所利用,我们才能每天都能量满满,同时血糖中的葡萄糖也不会过度堆积。

    但是糖尿病人就很悲惨了:因为他们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出现了问题,不能在小肠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同时,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来分泌胰岛素,于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在细胞门外等啊等啊,胰岛素迟迟不来开门,这些葡萄糖就迅速在血液中堆积起来;而等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体内血糖降低时,这些胰岛素才姗姗来迟,开始大干快上,让本来就不多的葡萄糖迅速进入细胞,血液中的葡萄糖瞬间降低。

    健康的人是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尽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糖尿病人就惨了,由于胰岛分泌的失常,血糖就像坐上了过山车,不是超高就是超低。

    剧烈的血糖波动可是人们扛不住的,过低的血糖可以使人立刻昏厥,甚至......

    所以,糖尿病并不总是高血糖,如果你频频发生低血糖,千万不要不在意哦!

    那一旦发生了低血糖,怎么应对呢?

    立即吃糖,如甜饮料、糖果、糖水、蜂蜜、巧克力或葡萄糖片,5分钟内如果症状仍无改善,就再吃更多的糖,10分钟后仍无改善,那就必须去医院。千万记住,那些“抗饿”的坚果、肉、蛋、奶对低血糖几乎无效。

    症状缓解后,还应在下一餐前吃一点儿主食、水果等,防止低血糖再次发生。

    少量多餐,在两餐之间加餐(比如少量水果)也会有效,对频繁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在控制每天总能量的前提下,加餐1-2次。

    另外,糖尿病人为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还要记住以下几条

    1、不喝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当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2、外出时,应当随身携带点糖果、饼干等甜食,以便在出现低血糖时能及时自救。

    3、一定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好习惯,让血糖始终保持平衡波动,避免忽高忽低。

  • 什么?我的肾里长了石头?


    首先我们要对肾结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肾结石是由钙、草酸、尿酸、胖氨酸等一些在体内的结晶物质与基质A、酸性粘多糖等等这些有机物质在肾脏没有得到及时的排出所导致的,使我们泌尿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就以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

    虽然吧肾结石不是恶性的肿瘤疾病,但是却严重影响了我们日常的生活,身体状态是每况愈下,有句老话说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发作起来是腰酸背痛腿顺便还有可能抽筋,感觉腹部有一万头大象奔腾而过,还有一些调皮的要跳两下,疼的你是死去活来。就连我们嘘嘘的时候也是痛苦不堪,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肾脏功能的减退。也是不能小视。

     

    不喜欢喝水!

    现在的年轻人们都不愿意多喝水,有些喜欢喝点饮料,更有些小伙伴们连饮料都懒得喝。水可是生命的源泉啊,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你不爱喝水就会导致排尿减少,尿液会结晶,而且沉积在肾内,从而引发肾结石。而且有些饮料并不能代替水的作用,更别说不喝了,如果你每天还懒得运动,整日在家里宅着,或者天长日久在办公室坐着,汗液没有排出去,排尿更少,也更容易患上肾结石了。

     

    那就有小伙伴问了,到底多少才算尿量少呢?有研究表明,每天的尿量少于1000ml,也就是差不多两瓶半瓶装可乐那么多吧,就表示你不行你尿的太少了。我们每天至少喝八杯水,而且喝水讲究是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达到每日所需的水量。

    吃的不对

    人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摄入的食物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些人特别爱吃一种食物,长久下来,反复吃一直吃也是导致肾结石的重要原因,比如吃高糖,含草酸的食物等,都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下面具体的举几个例子,第一个就是上面说的高糖食物,那比如红薯、蜂蜜、酒、冰淇淋等等。糖类是人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体能量的来源,谁又不想拥有甜甜的生活呢,但是一切要适量,任何东西只要一超过正常水平就会出问题。特别是乳糖,一定要注意,这是因为吃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和尿酸都会增加,而且这三种物质同时增加容易形成结石。

     

    再有一个就是含草酸的食物菠菜、青椒、芹菜、甘蓝等,如果你本身就患有肾结石,吃了这种含草酸的食物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病情也就会更加的严重。

     

    所以最后伙伴们!家人们!肾结石呢,和草酸和高糖食物摄 入脱不了干系,这样的食物于体内的代谢或者其他物质相结合更容易变成肾结石。切记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和饮食,身体是自己的,一旦因为放纵而坏了身子那可就得不偿失啦。最后祝大家伙身体健康哦~

     

  •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在门诊曾遇到这样一位患者,男 60岁,山西人,疾病为口腔溃疡多年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几乎没有间断过,有些部位(如舌根部)常常好几个星期好不了,本人有十年左右的全套假牙使用经历,牙龈处也经常溃疡。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三四年左右。吃过很多药,中西都有,但都没有起效。 

     

    想获得的帮助:这种长时间的溃疡会不会引起病变?是不是由于缺少某些维生素造成的?能通过普通的食物或药物调节治疗吗?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网上的一个患者提问的问题。下面是科普的知识: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都可能患病。移植术后的口腔溃疡也是很常见的。对于一般人群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率可高达20%,移植患者尚无相关统计。

     

     

    我是这样的体质,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一次口腔溃疡,而且这种情况从小时候就开始出现了。记得小时候,我时不时的就出现一次口腔溃疡,那个疼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忍受不了了就是哭。在农村,而且那时候没钱,家长也不理我,我说疼他们就说忍忍过几天就好了。好吧,一忍就是一周,刚好两周就又反复了。记得那时候,我一年时间,半年在犯口腔溃疡。 

     

    村子里有个老中医,也不能算是老中医吧,他就会一招,治疗口腔溃疡。就这一招,他远近闻名,来买药者众。我是没少去买,记得一次药要五毛钱,外用的摸上去一两天就好了。留给我的记忆是,那药抹上去真是疼,名字叫冰硼散。后来读大学了才知道,这并不是他独创的,而是一个老方。我推测他可能也反复口腔溃疡,就照着书上的处方实验,最后成为自己的绝招。

     

    冰硼散出自明代《外科正宗》一书,由冰片、硼砂、玄明粉、朱砂组成,为粉红色的粉末。中医讲,冰硼散气芳香,味辛凉,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过去常常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一般都是吹敷患处。

    w

    本文旨在科普,请在医师指导下执行。

  • 不少人以为骨质疏松是老人才会面临的问题,其实婴幼儿喂养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2018首次发布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 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

     

    • 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到34.0%,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为57.4%,其中男性为49.9%,女性为67.6%。据此计算,我国低骨量人群超过2亿。

     

    骨量就像银行存款,30岁之前在“骨矿银行”存的越多,骨质疏松来得越晚。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给你一份壮骨建议。

     

    受访专家

    西安市红会医院(陕西省骨科医院)骨质疏松科主任医师 曾玉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 闫慧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医师 张波

     

    35岁后,每年骨质减少1%

     

    人体内,随时发生着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竞争。通俗讲,破骨细胞负责拆迁,成骨细胞责盖楼。

     

    成骨细胞占优势,骨骼合成速度快,骨量就会增加;破骨细胞占优势,骨骼“溶解”速度快,骨质疏松就会找上门来 。

     

    35岁后,骨溶解速度逐渐超过骨合成速度,每年骨质平均减少1%。

     

     

    偏食、运动不足、日晒不足、吸烟、酗酒等习惯,以及女性妊娠期、哺乳期、围绝经期激素变化,年龄增长、身体消瘦等,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被忽视的骨质疏松信号

     

    我们常听长辈说:“人老了,身上难免到处痛”,其实疼痛、驼背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

     

    左图:正常骨密度;右图:骨质疏松

     

    疼痛

     

    腰背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占疼痛患者的70%~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驼背

     

    椎体前部多为松质骨组成,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身高变矮

     

    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厘米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骨折

     

    骨质疏松严重时,轻微的外力,比如咳嗽、打喷嚏、搬动轻质物体等,就能导致骨折。北京协和医院骨外科翁习生教授估计,我国家每年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脆性骨折大约在100万例左右。

     

    呼吸受限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 。

     

    一个公式自测“骨松”风险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有30%~50%的患者无明显骨痛、肌痛或腰背痛等症状,需要通过骨密度测定确诊。绝经后的女性、6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或每两年查一次骨密度。

     

    大家平时可用亚洲人骨质疏松的自我筛查工具(OSTA)来了解自身骨骼健康。

     

    OSTA指数=(体重公斤-年龄)×0.2

     

    • OSTA大于-1: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

     

    • OSTA在-1~-4之间为中风险;

     

    • OSTA指数小于-4为高风险。

     

    若出现中高风险,应尽快就医。

     

    经检查确诊患上骨质疏松的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骨吸收的药物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或促骨形成类药物以提高骨量。只要积极接受药物治疗,可使骨折风险下降70%~90%。

     

    适合所有人的壮骨计划

     

    骨量偏低或现阶段正常的人,不要等中老年骨量不足才开始注意,从儿童时期就应该做好预防。

     

     

    多吃“补骨”营养素

     

    钙:补骨”原材料

     

    中青少年、中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尤其要多补钙。建议保证喝一杯牛奶,多吃豆制品、绿叶蔬菜、贝壳类水产品、海带、黑芝麻、紫菜等钙含量高的食物。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每天至少要晒太阳20~30分钟;多吃蛋黄、海鱼、鱼肝油、蘑菇类等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

     

    维生素K:领钙入骨

     

    想让吃进去的钙精的补在骨骼上,少不了维生素K2的帮助。可通过绿叶菜、肝脏、蛋黄、奶酪等食物摄入。

     

    坚持运动

     

    运动有助促进钙质在骨骼沉积,帮老人预防摔倒。

     

    • 青春期后的5年是骨骼发育黄金期,十三四岁的男孩每周踢3小时球就能起到增强骨密度的功效。青少年多打羽毛球和篮球等也有助于骨骼发育。

     

    • 中年人可多进行跳绳、慢跑、有氧体操或游泳。

     

    • 老年人要有针对性地训练上下肢:多练习负重摆臂快走,做八段锦、太极拳;也可练习靠墙下蹲或仰卧举腿,增加髋关节、下肢力量。

     

    睡个好觉

     

    为保护骨骼健康,年轻人尽量不要熬夜,老年人也要保证每晚7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保持身姿

     

    站姿要保持耳垂和颈部垂直,肩膀向后伸展,挺腰收腹,避免头部和肩膀前倾;坐姿要挺腰收颈,双脚触地,椅高及膝,不要探头弯腰;睡觉时,床板要加硬褥,腰背伸平直。

     

    心情舒畅

     

    人长期处在压力之中,可导致激素代谢紊乱引发骨丢失,焦虑会造成骨质疏松。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量维持。▲

     


    本期编辑:张杰

  • 说到皱纹,首先想到的是老年人。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身上或是脸上都留下了岁月爬过的痕迹,皱纹可以说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象征。

     

    抬头纹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很多年轻人脑门上都长出了皱纹。与同龄人相比,抬头纹较多的话,预示着衰老的提前到来,还说明其内分泌和神经方面出现了问题。

     

     

    除了抬头纹,这个部位出现纹路,也要特别注意,可能身体健康受到了危害。

     

    我们所说的这个“预测”部位就是:耳朵

     

    很多人都不会在意自己的耳朵,更不会想到耳朵还会长皱纹。耳朵上的纹路其实也反应了心脏健康,正常人的耳垂应该是光滑的,如果耳垂出现斜线或者皱痕,就要小心自己心脏的健康问题。

     

     

    耳垂上的折痕又叫做冠心沟。由于耳垂在身体要端部位,对缺血相当敏感。

     

    在上世纪,美国病理学家在尸体解剖中偶然发现,凡因冠心病者而死的患者,耳垂部位几乎都可找到一条褶皱,他们从中意外得到启示,立马对有耳垂皱褶者做了心脏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其中90%患有冠心病。

     

    血管堵塞来临前,身体会出现这3种症状

     

    一、胸闷胸痛

     

    在劳动或情绪激动时,会明显感到胸部受挤压,疼痛感强烈并伴随有呼吸不畅,这可能是心脏内血管已经发生堵塞。一般由胸骨后开始疼痛,有时还会发生在手臂或背部,偶尔还有消化不良现象发生。

     

     

    二、头晕头痛

     

    脑部血管发生堵塞,会导致血液流通受阻,不能及时提供给大脑营养就会出现缺氧现象。脑部缺氧就容易出现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或者用力咳嗽时头痛会明显加重。

     

    三、足部脉搏减弱

     

    脚位于人体的末梢,距离心脏位置也是最远的,血管有问题脚也会有感觉。正常情况下,当用手轻触脚背时,能够感受到脚部脉搏的跳动。但走路一段距离之后,反而摸不到,说明体内血管已经发生了堵塞。

     

    “病从口入”,心血管的堵塞大多和生活习惯有关。除了在饮食上严格要求自己,多吃瓜果蔬菜,少吃刺激性食物,也要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

     

    为了保护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平时应该多做3件事

     

    1、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运动,血管的活性不够。经常运动可以促进代谢,使体内毒素更好地排泄,还能消耗过多的脂肪,减少脂类物质聚集堵塞血管。

     

     

    2、多喝水

     

    喝水能够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尤其是早上刚起床或睡觉前喝一杯水,都可以冲刷肠胃,同时还能帮助疏通血管,加快有害物质排出,让血管更加的健康。

     

    3、不要熬夜

     

    对于血管堵塞的人群,千万不要熬夜,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不足会引发内分泌系统失调,免疫力低下,加大血管壁的炎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而增加脑梗的危险。


     

  • 今天上午,我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的主诉,我向他描述了我在早晨喝粥时意外吃了冰箱剩菜,而菜里可能有老鼠,导致我非常担心出现了出血热的症状。医生非常专业地告诉我,老鼠体内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是非常危险的,并建议我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医生还为我解释了家鼠和出血热的相关知识,并且给予了合理的建议。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充分尊重我的意见和选择,让我感到非常舒心。最后,医生还为我提供了关于出血热疫苗的价格和剂量等信息,非常贴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我对互联网医院的印象也变得更加深刻,因为在这里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感受到了医生对患者的关怀和支持。

  • 鼠疫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控制鼠疫传播的关键。本文将介绍鼠疫的诊断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是鼠疫诊断的重要步骤。患者通常出现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并伴有轻中度贫血。

    2. 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是确诊鼠疫的金标准。通过取淋巴结穿刺液、脓液、痰液、血液、脑脊液等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培养和动物接种,可以检测到鼠疫耶尔森菌。

    3.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鼠疫。常用的方法包括间接血凝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和荧光抗体法。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

    4.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DNA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的优点,在鼠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诊断标准

    鼠疫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流行病学资料:了解患者近期是否去过鼠疫流行区,是否接触过鼠疫宿主动物或病人。

    2.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突然起病、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早期衰竭、出血倾向,并伴有淋巴结肿大、肺部受累或败血症等。

    3. 实验室检查:从淋巴结穿刺液、脓液、血液等标本中检出病原菌或检测到特异性抗体。

    三、鉴别诊断

    鼠疫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包括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等。

    四、预防与控制

    预防鼠疫的关键是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识。同时,加强鼠疫监测、控制鼠疫宿主动物和做好个人防护等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 2010年10月,我国全国范围内(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09523例,死亡1254人。其中,甲类传染病报告鼠疫1例,霍乱9例,无死亡。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外,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83701例,死亡1222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淋病发病数居前五,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丙类传染病发病225812例,死亡32人,其中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数居前三。

  •   黑死病,这场曾经在欧洲肆虐的瘟疫,一直是人们心中的恐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黑死病的传播途径是鼠类携带的跳蚤。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准确。

      据39健康网报道,英国两位教授通过对欧洲数百年来瘟疫的文献记录研究,得出新结论:传播黑死病的真正罪魁祸首,并非鼠类,而是人类自己。这些流浪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感染了这种病毒,却在旅途中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1348年,黑死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这场猖獗了3个世纪的瘟疫,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社会历史学家苏·斯考特与退休动物学教授克里斯·邓肯通过对英国黑死病流行时期的教区记录、遗嘱和日记的文献分析,整理出一套“英国黑死病史”。他们认为,黑死病并非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淋巴腺鼠疫传播,而是另一种高传染性的致命病毒——出血瘟疫。

      邓肯和斯考特在对这些疾病文字资料的整理中发现,在英格兰坎布里亚郡1538教区记录中,一位名叫安德鲁·霍格森的外乡人死后不久,该郡立刻有许多人死于黑死病,而在接下来的22天后却又没有任何死亡记录。这表明,黑死病的潜伏期大约为27天,而这样长的潜伏期足以让流浪者在旅途中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此外,他们还发现,发病者的症状首先是昏迷,然后呕吐,最后是痛苦不已的全身肿胀,这更符合出血瘟疫的症状,而不是淋巴腺鼠疫。

      邓肯认为,鼠类是“无辜”的。他指出,当时欧洲还没有灰鼠存在,而当地的黑鼠并没有在乡间活动,同时对这种病毒也没有任何免疫力,不足以造成传播。另外他还指出,冬季时的低温让鼠背上的病毒根本无法生存。

  • 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传播,也可由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呼吸道感染引起。为了有效预防出血热,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防鼠灭鼠: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鼠类,因此,我们应采取防鼠灭鼠措施,如清理食物残渣、封堵鼠洞、设置捕鼠器等,减少鼠类进入我们的生活环境。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接触被鼠类污染的物品。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食、不喝生水,避免感染病毒。

    3.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4. 接种疫苗: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的有效手段,适用于高风险人群。接种后,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5. 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预防出血热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 近年来,我国鼠疫疫情呈现回升趋势,这可能与天气气候变化有关。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刘起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鼠疫疫情回升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鼠疫概述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啮齿类动物,如鼠类、旱獭等。鼠疫可通过跳蚤传播给人,引起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不同类型。

    鼠疫疫情现状

    我国是鼠疫重度流行的国家,全国共有11类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19个省区。近年来,鼠疫疫情呈现回升趋势,主要发生在牧区和草原地区。

    鼠疫防控措施

    1. 加强鼠疫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2. 加强灭鼠灭蚤工作,降低鼠疫传播风险;3. 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4. 加强医疗救治,提高鼠疫治愈率。

    个人防护建议

    1. 尽量避免在鼠疫流行地区活动,尤其是草原和牧区;2. 避免接触鼠类及其尸体、排泄物等;3. 保持环境卫生,防止跳蚤滋生;4. 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 近日,我国甘肃玉门市发生一例鼠疫病例,患者不幸于16日离世。为防止疫情扩散,当地政府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鼠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虽然凶险,但通过早期诊断、隔离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本文将详细介绍鼠疫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相关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鼠疫。

    一、鼠疫的病因和症状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传播。鼠疫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性鼠疫和轻型鼠疫四种类型,其中肺鼠疫和败血性鼠疫病情最为严重,死亡率高。

    鼠疫的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等。肺鼠疫患者还会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鼠疫的传播途径

    鼠疫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跳蚤叮咬:跳蚤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鼠疫杆菌可以通过跳蚤叮咬传播给人。
    • 直接接触:与患者密切接触,如触摸患者血液、痰液等,也可能感染鼠疫。
    • 空气传播:肺鼠疫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可将鼠疫杆菌传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

    三、鼠疫的预防措施

    预防鼠疫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 灭鼠灭蚤:定期开展灭鼠灭蚤工作,减少跳蚤的滋生。
    • 个人防护:在疫区工作或生活时,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 隔离治疗: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 疫苗接种:在疫区或前往疫区的人员,应接种鼠疫疫苗。

    四、鼠疫的治疗方法

    鼠疫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如链霉素、四环素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五、结语

    鼠疫虽然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大家应提高对鼠疫的认识,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 那天晚上,我在猪圈里忙碌着,突然一只老鼠从我脚边窜过,咬了我一口。血液从伤口中涌出,我的心跳加速,脑海中充满了恐惧和疑问:我需要打什么疫苗?

    我立即用香皂水冲洗了伤口,并用碘伏和酒精消毒。尽管如此,我的内心仍然充满了不安。于是,我决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咨询医生。

    医生问我伤口深不深,并告知我如果伤口较深,需要打破伤风疫苗。因为老鼠可能携带出血热或鼠疫病毒,所以如果出现发热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医生还提醒我,出血热和鼠疫属于传染病,打第一针疫苗后,人体会产生抗体,不会发病,也就不会传染给他人。

    我问医生,如果不打疫苗,在发病之前是否有传染性。医生回答说有一定传染性,但最常见的还是老鼠作为传染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比较少见。对于出血热和鼠疫的疫苗接种,医生告诉我出血热需要打三针,而鼠疫如果我所在的地区不是疫区,就不需要打。

    听完医生的解释,我的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消失。每当我想起被老鼠咬伤的那一刻,我的心脏就会加速跳动,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祥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怕出现任何异常。幸好,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过,病情才没有加重。这个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你们也能及时就医,保护好自己的健康。老鼠咬伤后应对指南 常见症状 被老鼠咬伤后可能出现出血、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引发出血热、鼠疫等传染病,尤其是55岁以上的男性更需要注意。 推荐科室 传染病科或急诊科 调理要点 1.立即用香皂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酒精消毒; 2.如果伤口深,需要打破伤风疫苗; 3.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立即就医; 4.出血热需要打三针疫苗; 5.鼠疫如果所在地区不是疫区,可以不打疫苗,但仍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 我还记得那天,心情糟透了。8月19日下午,我在办公室里咳嗽了两小把瓜子,没想到这小小的举动却引发了一场健康危机。直到8月21日中午12点多,我才发现这包瓜子极有可能被老鼠啃过!

    我的心一下子就悬了起来。老鼠传播的疾病种类繁多,出血热、鼠疫、钩体病等等,都是我不愿意想象的后果。更何况,我已经在感冒中,身体本就虚弱,抵抗力下降,这种情况下如果感染了什么疾病,后果不堪设想。

    我开始焦虑,心跳加速,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办,去医院检查?还是打疫苗?但我又担心,自己只是普通感冒,去医院反而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于是,我决定先在线上问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联系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告诉我,老鼠传播的疾病大多数都是发热相关的,而我目前的症状并不明显,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医生建议我先观察一下,如果症状加重或者持续,就去医院检查一下。同时,医生也提醒我注意身体不适情况,并且可以在家里放一些老鼠药,防止老鼠再次出现。

    虽然医生的建议让我稍微安心了一些,但我还是决定去医院做一些基本检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毕竟,预防总比治疗要好。经过一番折腾,我终于在当地的医院做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基本检查。结果显示,我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任何异常指标。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忽视自己的健康。同时,我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给了我及时的专业建议和安慰,让我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了帮助。

    老鼠传播疾病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老鼠传播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出血热、鼠疫、钩体病等。这些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易感人群主要是与老鼠接触频繁的人群,如清洁工、农民等。 推荐科室 感染科 调理要点 1.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2.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老鼠接触; 3.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4.避免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态; 5.如果需要,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   醋,作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在古代,人们不仅用它来调味,还发现它具有多种神奇的功效。本文将介绍醋在美容、治疗烫伤等方面的作用。

      醋与美容

      醋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更加紧致有光泽。古代埃及艳后克丽佩得拉七世就是通过喝醋来保持容颜的。

      现代研究也证明,醋可以溶解珍珠中的贝类硬蛋白成分,具有美容功效。此外,醋还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以改善皮肤状况,预防痤疮等皮肤问题。

      醋治烫伤不留疤

      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故,及时处理可以减轻伤势。民间流传着用醋治疗烫伤的方法,即用醋涂抹烫伤部位,可以缓解疼痛,防止感染,不留疤痕。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醋具有消毒、抗炎的作用,可以用于烫伤的治疗。使用醋治疗烫伤时,应选择浓度较低的醋,避免刺激皮肤。

      醋的药用价值

      醋不仅是调味品,还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醋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下气消食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心腹血气痛、产后血晕、症结痰癖、黄疸痈肿、损伤积血等疾病。

      现代研究也发现,醋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醋的食用注意事项

      虽然醋具有多种功效,但在食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醋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刺激胃黏膜。

      2. 醋不宜与碱性食物同食,以免降低醋的酸度。

      3. 醋不宜长时间存放,以免变质。

      总之,醋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调味品,合理食用可以带来诸多益处。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