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苦瓜是一种能够清热解暑,减脂、降血糖的优质蔬菜,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在夏季食用苦瓜均有此良效。那么,苦瓜怎么烹饪更能降血糖呢?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夏季经常食用苦瓜的好处究竟有哪些
1、减脂减肥
需要减肥的人一定不能错过苦瓜,因为苦瓜是一种能够减脂减肥的蔬菜,尤其是苦瓜中的苦瓜素,甚至被大家誉为脂肪杀手。长期食用苦瓜能够降低体内的血脂,所以如果你近期需要减肥,那么不妨在膳食中加入苦瓜吧!
2、开胃健脾
此外,很多人一想到苦瓜,就会下意识觉得苦瓜吃起来非常苦。事实上,苦瓜吃起来究竟苦不苦与你的烹饪方法有关。如果烹饪得当,苦瓜的苦味不仅会减少,而且还能有开胃健脾的效果,有利于肠胃对食物进行消化。
3、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也需要经常食用苦瓜,因为苦瓜是一种能够降低血糖的天然蔬菜。苦瓜中含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的食物,因此经常食用苦瓜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降低体内的血糖,对于改善病情很有帮助。
4、增强免疫力
经常食用苦瓜还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苦瓜虽然是绿色蔬菜,但是它的活性蛋白和纤维素含量并不低,而这两种成分都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因此经常食用苦瓜能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虽然苦瓜有许多功效,但是大部分人都非常关注苦瓜“降血糖”这一功能。因为现在有许多老年患者都患有糖尿病,而糖尿病是一种非常麻烦的疾病,这导致糖尿病患者对大部分食物多糖类食物均不能食用。然而,苦瓜却是他们为数不多能够食用的食物之一。
一般来说,在烹饪苦瓜时,选择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好。不仅,能够降低血脂,而且还能降低血糖。但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不能仅仅依靠食用苦瓜来改善病症,糖尿病患者仍然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以外,还有三类人不宜食用苦瓜,他们分别是脾胃虚寒者、低血糖患者、缺钙的人。因为苦瓜是一种寒性、降血糖、草酸丰富的食物,脾胃虚寒的患者吃了会对胃部有损伤,低血糖患者吃了会让血糖变得更低,缺钙的人吃了苦瓜则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这三类人需要尽量减少对苦瓜的摄入。
不过,虽然有三类人不宜食用苦瓜,但是绝大部分人都可以吃苦瓜。如果体内缺钙的人想要在补钙的同时,又享受苦瓜的美味,那么建议在吃苦瓜之前,先用沸水将苦瓜煮开,这样能够有效去除苦瓜的草酸。
总有很多人在问:吃什么可以降糖?我虽然知道大家都在问食物,但每次都只能很欠揍地回答一个字:药!
显然大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而且经常有糖友在分享经验的时候会提到:喝玉米须泡水可以降糖;生吃苦瓜可以降糖,吃南瓜可以降糖,还有一些人转发不知道什么平台发来的“振聋发聩”的消息:吃秋葵把糖尿病治好了。
那么,这些真的靠谱吗?
玉米须:是玉米繁殖器官的一部分
植物学博士史军在丁香园里指出:所谓的玉米须其实是玉米的花粉管,作为植物繁殖器官的一部分,玉米须确实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比如黄酮类物质、氨基酸、矿物质以及部分氨基酸。
但是这些物质就目前来看,很难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代谢系统。
在人类身上是否有效,还是个未知数。就更别说,仅有的几个动物实验本身,都存在样本量过少、没有后续重复实验等诸多问题了。
简单来说就是,玉米须煮水的降三高的功效,目前为止仍缺乏确切的证据。
生吃苦瓜可以治疗糖尿病?
曾经遇到一个画家,说自己每天生吃一大盘苦瓜。“虽然很难吃,但想想能控制血糖,也就忍了。而且吃久了,觉得味道还不错。”
我看着他的肚腩,问他为何不通过运动去控制血糖。他回答没时间。
然后我问他的血糖如何,他说很不错,空腹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则不知道,没测过。
但确实有动物研究发现,苦瓜中的某种提取物能降血糖。为何就不能通过吃苦瓜能降低血糖呢?
看样子,我们有必要巩固一下语文知识,人家说的是“动物研究”和“苦瓜提取物”。还没有研究说过苦瓜用在人身上可以降血糖,而且苦瓜提取物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才能提取出来,平时做饭的方法是提取不出来的。
这就如同:班廷可以从狗身上提取出胰岛素来,但你不能靠吃狗肉来降低血糖呀!
此外,就算我们能把这些降血糖的成分吃下去,也会被肠胃消化掉,它根本没有机会发挥降血糖的作用。
除此以外,还有苦瓜晒干泡水喝、苦瓜藤泡水喝、苦瓜根泡水喝、把苦瓜晒干碾成粉泡水喝……都没有研究证明他们能降血糖。
苦瓜已经够苦了,人类就不要使劲折腾人家了!
既然不能降糖,为何还要吃这些蔬菜?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很失望。不过,虽然这些食物不具备直接降低血糖的功效,但如果合理摄取,还是可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的。
比如吃饭前先吃凉拌苦瓜、空心菜、黄瓜、西红柿、冬瓜、油菜等等,填饱肚子后,适当吃一点米饭,就可以解决平时“吃饭太少容易饿,吃饭太多血糖容易高”的问题了。
至于玉米须泡水,喝一点不会有坏处,但不要指望它可以替代药物,比喝矿泉水或白开水肯定会好一些,毕竟还有一点心理治疗作用嘛。
一般醋泡生姜到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吃生姜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益于消化,治疗寒性疾病,比如畏寒感冒,胃寒等。增加抵抗力,还有降血脂功效,对于高脂血症的病人,有一定的疗效,醋的降压作用也很好,所以经常使用醋泡生姜,能辅助治疗多种疾病。比如关节炎。
因为生姜具有祛风散寒作用,同时还有疏通经络的作用,生姜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等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生姜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
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症和衰老。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醋泡生姜如何做,有什么功效?
只需要把生姜砌成薄片,放在密封的瓶子里,不刮皮吗?泡多长时间,怎么食用,什么醋都行吗?
醋泡生姜如何做?
1、很简单,醋泡生姜先需要将生姜洗净,最好将生姜洗净后将表皮的水分沥干,沥干后的生姜改刀切成大片,最好带皮,当然去掉姜皮也可以。
2、然后取一只干净的瓶子,不能有油或者水分,最好是有密封效果的玻璃瓶子。
3、将姜片依次放入瓶子中,然后倒入醋,建议选择陈醋,味道会比较好。陈醋一定要没过姜片,然后将做好的醋泡姜片放入冰箱冷藏层。大约2-3天就可以食用了。注意每次取的时候用一双干净的筷子,然后再次盖上盖子,放入冰箱。
4、可以不刮姜皮吗?当然可以只是要洗净沥干水分就可以,如果你不喜欢姜皮的口感用打皮刀刮掉就可以了。
醋泡生姜有什么功效?
醋泡生姜是一种很好的养生小菜,一般可以在早餐或者晚餐佐餐食用。食疗功效也非常不错,有帮助缓解心脑血管病、软化血管的功效,建议长期食用才会有食疗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老人很相信醋泡生姜的功效,将控制血压的药物停止了,只靠食疗来调整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食物是不能代替药物的,正常来讲食疗的食物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也就是说它比正常的食物要好,是因为有调整作用,但是它起不到药物的作用。
人类吃洋葱的历史悠久,大约有7000年左右,洋葱在西餐、中餐中都特别受欢迎。洋葱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又很有特点的蔬菜,100g洋葱含钾元素147mg,含有39mg钙,而洋葱中丰富的磷元素还能促进钙质吸收,可作为辅助补钙食物。
洋葱生吃熟吃都可以,洋葱跟烤肉、沙拉、鸡蛋等食物一起搭配,分别可以搭配出不同的风味。当然,关于洋葱的传言也很多,特别是关于洋葱降血脂的说法不绝于耳。
有一说一,洋葱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确有一定好处,因为洋葱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由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和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形成的含硫化合物构成,研究发现,它们可以限制血浆胆固醇和血脂的升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天天吃洋葱,升高的血脂就能降下来,已经硬化的血管能变软。洋葱只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而已,洋葱不是药,不能代替药物发挥降血脂、软化血管的治疗作用。这就好比你得了脚气,每天洗脚换鞋袜,可以改善脚丫周围的环境,保持干燥整洁,但是不能治疗脚气,要想治疗脚气还得靠药物。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吃洋葱可以使患动脉硬化老鼠的“硬化斑块”缩小6倍,洋葱生吃比炒熟了吃效果要好。不过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等同于人,我们还需要客观地对待洋葱的“功效”。
洋葱中富含钾,多吃这种高钾食物有助于对抗高钠饮食带来的升高血压的作用。同时洋葱是一种低嘌呤食物,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不失为一种优良可以选择的食物。
另外,洋葱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经常吃洋葱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利于促进排便。不过生洋葱对胃刺激较大,如果胃不好的人可以选择炒熟了吃。如果是胃酸过多的人就要少吃洋葱了,洋葱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
炒洋葱时炒轻了不够入味,炒过火就变得软塌塌的不够爽口,要想炒出又脆又香的洋葱,可以用醋和酱油把切好的洋葱先拌一下,放冰箱里腌制几个小时,等它入了味,再和其他食材一起炒就可以炒出好吃美味的洋葱了。
洋葱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装饰品,据说古埃及人非常喜欢洋葱,觉得洋葱的一圈圈的鳞茎很美,象征着永恒的生命,有位法老拉美西斯四世,下葬时眼眶里都塞了洋葱。
洋葱是众多蔬菜中的一种,如果你喜欢吃洋葱,那就经常吃一些,如果不喜欢吃洋葱,也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功效”而逼自己,不要为了一棵“歪脖树”,放弃整片“大森林”。
南瓜,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蔬菜,不知什么时候起被贴上了「降糖神瓜」的标签,从此走上瓜生巅峰,担负起无数人「降糖」的期待。南瓜真的不能降血糖!这个谎言骗人太多太久了,今天我们就揭下南瓜身上名不符实的「降糖」标签,还南瓜一个清白。
我们先一起看看,吃南瓜降血糖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
1. 南瓜降血糖,是对「南瓜多糖降低血糖」研究的误读
广为流传的第一种说法,来自南瓜的相关研究,让很多人信以为真:南瓜里有「南瓜多糖」,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所以吃南瓜能降血糖。「南瓜多糖可以降低血糖」的研究是存在的,但有两个细节大家不了解:
实验是在大鼠、小鼠身上进行,而人鼠有别,对小鼠有效不等于对人有效;研究中用的是提纯后的南瓜多糖,并不是让大鼠小鼠直接吃南瓜。显然不能草率得出「吃南瓜可以降血糖」的结论。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南瓜里不仅有可能降低血糖的南瓜多糖,还有明确升高血糖的糖和淀粉。那南瓜里的「升糖队伍」和可能的「降糖队伍」较量下来,吃南瓜到底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呢?
答案是:升高血糖。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徐焱成曾对数十位糖尿病者做了实验,结果发现他们吃南瓜后(不吃其它东西),血糖要比吃南瓜前增加 1~2 mmol/L(毫摩尔每升)。
第二个流行的说法,是一则神秘的日本传说:据传,20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北海道地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 5%,但是夕张村却无一人患糖尿病。经一位医学专家考察发现,与当地居民常吃裸仁南瓜有关。所以,常吃南瓜能降血糖,治糖尿病。
这个传说有多神秘?神秘到我们查阅很多资料、咨询几位专家都没能考证到这份考察的细节,比如研究有多少人参与、研究持续的时间是多久、有没有设立对照组,实验组降糖的效果是否显著……研究结果,更是无从考证真假。
至于提到的裸仁南瓜,可能更要让大家失望了。它不是市场上常见的当蔬菜吃的南瓜,而是主要出现在食品加工行业,它的南瓜籽没有白色硬壳,方便加工成瓜子仁,所以多是加工成瓜子仁后出售。
这样一个难辨真假、事实不清、神秘又神奇的故事流传开来,几十年的时间里,欺骗了一波一波想要降糖的糖尿病人。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宣称「能降血糖」的南瓜保健食品,它们也统统不降糖,还可能有风险。
其实,这些谣言或误解都可以识破,只要我们记住一个原则:
食物吃下去,都不能降血糖。食物吃下去会升糖,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淀粉等)的功劳。拿南瓜来说,除去不能被吸收的膳食纤维,南瓜中其它碳水化合物都能被消化利用,它们在小肠里被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到血液后就会升高血糖。
几乎所有天然食物都含碳水,平时说的「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只是因为每 100 克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可以忽略不计,并不是真的不含。
食物吃下去都会升高血糖,只是有升糖快慢的区别,因此科学家们制定了「血糖生成指数(GI)」这个指标,来衡量食物在吃下去之后给血糖带来的影响:
血糖生成指数高(>70)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分解出更多的葡萄糖,升糖快;
血糖生成指数低(<55)的食物,升糖相对较慢,比较平稳。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 6 版的数据显示,南瓜(倭瓜、番瓜)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吃南瓜会升血糖,还升得挺快。
除了南瓜,享有「降糖食物」盛名的还有秋葵、苦瓜。
但同样的道理,这些食物所谓的效果,都是在实验室用提取物给小鼠进行注射或灌胃得到的,和我们日常吃秋葵苦瓜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而且别忘了,每 100 克苦瓜中含有 3.5 克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每 100 克秋葵中含有 4.4 克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吃下去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即使是魔芋等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的食物,吃下去达到的最多也只是「血糖不变」的效果。
确切来说,任何食物都不能降糖。南瓜苦瓜秋葵不可以,魔芋、木耳、银耳……同样做不到。吃某种食物,想要达到和降糖药物一样的效果,不可能。用食物来替代药物,让正在服药的糖尿病人只靠食物就能控制血糖,更不可能。
「南瓜降糖」梦碎,也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吃下去能降糖,那糖尿人该怎么办呢?其实,饮食对于血糖管理很重要,但不是某一种食物,而是看搭配,效果不是「降」,而是「稳」。
要控制血糖的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目标是「减少波动」,而不是「盲目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得通过调整饮食、坚持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等办法把血糖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避免出现各种危险情况(糖尿病并发症)。
调整饮食总原则是:合理搭配饮食,让餐后血糖缓慢上升,避免吃完后血糖大波动。因此,食物的种类和食用量,对于血糖管理都很重要。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病人就不可以输葡萄糖吗?
糖尿病病人也可以输葡萄糖,而且在很多时候,还必须用葡萄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情况下需要使用葡萄糖。
1、配伍需要
有一些药物的溶媒就需要使用葡萄糖,使用盐水做溶媒时,其副反应或者药效会大打折扣,甚至有其他风险,那么此时葡萄糖就成为必需品了。比如儿科常常输液用的阿奇霉素,或者心内科常用的胺碘酮等等,如果使用其他溶媒,可能会有反应,甚至会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2、低血糖
糖尿病病人的并发症最为常见的就是低血糖,此时,没有足够的糖,患者可能就一命呜呼了,所以,在低血糖患者的救治时,高浓度的葡萄糖就成了救命稻草,所以,谁说糖尿病病人不能用糖呢?
3、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减少钠盐的摄入量,而输注过多的盐水会加重心脏负荷,严重的会加重心功能不全,所以,此时的糖水作为溶媒输注,可减少心脏负荷,有利于改善病情。
4、不能进食的患者
糖作为能量的一个来源,许多不能进食或者营养不良或者吸收障碍的病人,输注糖就成为了患者能量的来源之一。比如刚刚手术完的病人,因为不能进食,需要输注糖和其他营养制剂来作为能量来源。
5、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盐水的大量输注,可能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可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从而加重肾脏负担,所以此时的糖水又称为了盐水的替代品。
6、其他疾病需要
患者高钾血症或者其他疾病时,也需要使用糖来治疗的时候,就成为了救命之用。
糖并不是糖尿病病人不能用,而是必要用时一定要用,医生,会慎重的考虑糖尿病病人的情况,而拒绝使用糖,可能会弄巧成拙。
听医生的,至少医生不会想着法去害你!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玉米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常见的包括甜玉米、糯玉米、黑玉米等等,不同地区的人口味不同,喜欢吃的玉米种类也不同,那么,哪一种玉米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呢?下面听听几名老糖友的建议。
白玉米、老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等,哪种玉米最适合糖尿病患者?
糖友1
2019年以前,玉米是我的主食之一,一般都是吃白色糯玉米,糯糯软软的,吃起来不会太甜,很香。
一般都是早上蒸饭的时候蒸上两个,吃正餐的时候吃半个,加餐的时候吃四分之一个。一个星期吃三天(一三五吃玉米,二四六会吃点红薯,星期天的话吃点山药)。
市场上还有一种甜脆玉米,传说是水果玉米,不过我觉得太甜,和糯玉米比起来皮还比较厚,基本不会买。
还是有一种紫黑色的小玉米(大概一个有100g),跟白色糯玉米口感差不多。买菜时如果遇到了也会买。
紫黑色的玉米还有一种大一点的(一个约500g),也买过一次,但是口感太差,又硬又糙,也不甜。所以平时基本都是吃白色糯玉米。
糖友2
玉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还有维生素E以及氨基酸,这些成分都具有抗衰老作用,保护视力的作用。玉米含有纤维素,可以增强肠道蠕动,同时能够吸附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吸收,可以预防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玉米中的膳食纤维还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说起玉米,就想起小时候吃的那种老玉米(煮熟),一次吃2根,现在的玉米品种很多,有黑紫色玉米,有黑白花的糯玉米,有甜脆的水果玉米,有白色的玉米,有黄色的老玉米。
我最爱吃水果玉米,得糖后不敢吃了,后来才知道了甜玉米升糖指数比起其它玉米反而是最低的,糖人可以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有了科学的依据,又可以愉快的吃玉米了。
糖友3
玉米中所含的淀粉60%左右是抗性淀粉,这类淀粉在体内不易被消化,具有较低的胰岛素反应,可控制血糖平衡,减少饥饿感。
原来我把玉米当零食,现在我把玉米当主食吃。现在这个季节的玉米有水果玉米,糯玉米;水果玉米有甜味,原先不敢吃,学习以后得知也可以吃,平时都是煮好后把玉米粒拨下来,吃不完的冻起来,吃时再拿出来加热。
一般我每次吃30克左右,再配上其他主食,早上就吃了约30克玉米,一个杂粮包子及鸡蛋。
一般一根中等大小的鲜玉米(280克左右),能代替中等大小的馒头(160克左右)或半碗米饭(110克左右)。
一般我吃了玉米以后,测血糖也不错,玉米、山药、黄豆都是我常吃的主食,让我们在吃的方面多样选择,为健康的生活,加油!
作者 | 王兴国
文章首发于 | 营养医师王兴国微博
这两天,格力的董明珠又火了一把。在中国质量协会40周年纪念大会上,董明珠表示,格力的饭煲比日本的好,格力“还做出三高人群的饭煲,如果有血糖高的人,买我们的饭煲,保证你敞开吃,血糖不升高。”
“敞开吃,血糖不升高”这句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论什么粮食,哪怕是公认升血糖最慢的杂豆类、燕麦、玉米等,不限量敞开吃都会糖血糖暴增。何况是大米,不管怎么加工,大米中的淀粉还在,最终被消化吸收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一定会升高。
但“降糖电饭煲”也并非空穴来风,还是很有说头的。米饭中淀粉消化吸收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增加,整体而言,白米饭消化吸收的速度和升高血糖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对普通人也不是很好。不过,如果仔细分析大米中淀粉的组成,你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淀粉消耗吸收较慢,因而升高血糖的作用较慢,升糖指数(GI)较低,一部分淀粉消化吸收很快,因而升高血糖的作用较快,升糖指数(GI)较高。前者是“直链淀粉”(分子是直的,没有分支),后者是“支链淀粉”(分子是带分支的),如图。
支链淀粉为什么升糖指数(GI)较高呢?因为支链淀粉分子结构分支多,淀粉链的末端多(大致可理解为暴露给淀粉酶的作用点更多),淀粉酶分解速度更快,消化吸收更快。
一般大米中支链淀粉比例要高于直链淀粉。实际上,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比例决定了大米的糯性,这个比例越高则大米口感越粘糯。在籼米、粳米、糯米三者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比例依次升高,做成米饭后米粒粘性依次加强,同等条件下升高血糖作用也依次加快。
不难理解,如果能降低大米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比例(简称“支链/直链比例”),就可以降低米饭的升糖指数(GI)。一个简单的办法是水洗!支链淀粉比直链淀粉更容易洗脱,从而降低支链/直链比例。在大米中,淀粉以淀粉粒(starch grain)的形式存在,淀粉粒由结晶区(可以理解为紧密结实的部位)和非结晶区(可以理解为相对松散的部位)交替构成。
其中,结晶区大小和比例高低影响淀粉的性能和GI,比如,水洗时非结晶区(支链淀粉含量较多)水分更容易渗透,从而洗掉更多的支链淀粉,进而降低支链/直链比例,降低米饭的GI。因此,在煮米饭时,先来一道水洗、换水过程,洗掉一些支链淀粉,降低支链/直链比例,最终降低米饭的GI。这也是很多所谓“降糖电饭煲”的基本原理。不过,这道水洗大米的工序显然会增加维生素B族的流失。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降低米饭的GI,那就是增加“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 RS)的形成,简单地说,就是想办法(比如冷藏)让大米中的一部分淀粉无法消化吸收。
大米与水一起加热后,淀粉粒(无论支链淀粉还是直链淀粉)会逐渐吸水崩解,淀粉分子链舒展,形成所谓“糊化”状态(gelatinization),这也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状态。但如果让米饭冷却,一段时间后,一部分已经糊化的淀粉就又会回到之前生淀粉的状态,口感变硬,不容易消化吸收,这个过程叫做“老化回生”(retrogradation)。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是因为淀粉结晶区比例增加(原来的非结晶区变成了结晶区),有一部分淀粉变成了难以消化吸收的“抗性淀粉”,人吃下去会穿肠而过,小肠无法消化吸收,不能变成血糖,从而降低米饭升糖指数(GI)。
注意,抗性淀粉在普通米饭中也少量存在,米饭冷藏之后明显增加。用普通粳米做原料,刚做好热米饭的抗性淀粉含量为4%,4℃冷藏24小时的冷米饭抗性淀粉含量为14%(王璐等,2010)。这里要强调冷藏,冷冻(-18℃)不行,冷冻阻碍分子移动,无法形成结晶区,从而阻断淀粉的回生。另外,米饭冷藏的确产生了更多抗性淀粉,但如果你不是凉着吃,而是再次加热吃,那么抗性淀粉会酱烧,再次加热越充分则抗性淀粉减少越严重。
至此,我们总结一下理论上降低米板升糖速度的方法:①选择籼米(支链淀粉含量低,GI低);②做米饭时增加一道水洗工序(降低支链/直链比例,降低GI);③米饭不要太“糊化”(淀粉越糊化,GI越高);④冷藏米饭,凉着吃(抗性淀粉增加,GI降低)。
这些方法降低米饭GI的实际效果怎么样呢?目前没有看到具体的检测数据,据分析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很可能只是轻微地降低GI。作为营养师,我并不推荐这些降低米饭GI的方法,我推荐的方法是在大米中掺入粗粮杂豆(糙米、燕麦、玉米、小米、大麦、红豆、绿豆、扁豆等),做成杂粮饭!与前述降低米饭GI的方法相比,做杂粮饭降低GI的效果更加明显,控制餐后血糖更加有效。
人在现实生活中,心情难免会低落,吃点糖就能让心情变好。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是,对于减肥的小伙伴来说,却不敢吃糖,怕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使体重变得更重。
很多人认为减肥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越少越好,甚至连一点都不吃。所以低碳水饮食曾一度流行。那好,低碳水饮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低碳水饮食。
第一,从当前营养学观点来看,碳水化合物并不完全等同于糖,但是它包含了糖类,每天都提到不要多吃糖,并不等同于糖类。
现在,低碳水饮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普遍认为,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低于普通饮食可被称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饮食指南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该超过总能量的50%,而一般情况下,碳水化合物饮食所提供的能量不到20%。
理解了低碳水饮食的定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减肥原则。
避免人体摄取过量的碳水,使胰岛素保持在低水平。储存能量(糖原和脂肪)可以在身体需要能量的时候使用,这能慢慢地让体重下降。
这听起来很合理,但是低碳水化饮食真的能减肥吗?下一步是详细的。
是的,当然可以,据相关研究表明,低碳水饮食和其它有效减肥方法(如地中海式、低脂减肥法)在减肥方面的总体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低碳水饮食也会带来一些小问题。
低碳水饮食难坚持
与低脂饮食相比,低碳水饮食的依从性较差,退出率较高,而且中国是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国家。生活中,谁一顿不吃一碗米饭或面条,各种各样的面食更是成为常客,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会让许多人难以接受低碳水饮食。
所以,一旦开始低碳水饮食,人就容易情绪低落,这样会让积极性减少,减肥自然很难坚持下去。
低碳水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
低碳水饮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由蛋白质和脂肪转化而来。蛋白摄入量增加,代谢加强,产生的尿素增加,会对肝肾造成更大的负担,而脂肪摄入量过多则可能导致无法完全分解,产生酮酸,加重肾脏负担。肝脏和肾脏功能不佳的人不建议尝试低碳饮食减肥。
要想减肥,低碳水饮食的确是可行的,但是要注意营养的平衡,保持身体健康。大家都知道,选择哪种饮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控制摄入的总热量,这是减肥的核心。
小米,也叫粟米,粗粮的一种,属于非常常见的主食,糖尿病人可以吃小米,下面从小米的营养价值、热量、升糖指数等方面来分析,与您详解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的原因。
小米的营养价值
小米的营养价值较高,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含的维生素B1是大米的几倍,而且矿物质含量也比大米的要高。
小米富含粗纤维,进入人体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从而起到抑制食欲的作用。而且,小米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可以促进人体肠道蠕动,帮助各种毒素跟废物的及时排出。
小米富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对于人体协调日常活动有着很好的作用,而且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而且,小米对于胃部来说,属于比较温和的食物,所以如果胃功能不太好,可以适当吃点小米,比如一些糖尿病患者,如果病程很久,出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比如胃轻瘫,食用小米可以改善症状,所以小米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者。
平常经常食用一些小米粥,还可以帮助减少发生口腔溃疡,口舌生疮等状况。
小米的热量、含糖量
小米属于粗粮,所以是一种高热量的食物,一般每100g小米当中,约含有360kcal的热量,与大米的热量差不多,而且,由于小米也是主食,富含淀粉,一样需要控制好食用量。
100克小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72.8克,所以含糖量还是很高的,小米的升糖指数约为75,大米的是80.,都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所以,糖尿病人可以吃小米,但是跟大米一样,每顿不建议超过2两,而且,大多数人会把小米煮粥,这更加会加高小米的升糖指数,导致血糖快速飙升,所以,并不建议糖尿病人喝小米粥,适合糖尿病患者吃法是小米馒头,蒸小米饭,小米炒熟代茶饮等等,糖尿病人的饮食建议多干少稀。
如果实在想喝小米粥,也尽量不要将小米熬得太软,或者熬得太烂了,尽量喝稀一点的整颗粒的小米粥,这样对血糖的影响会比软烂的粥稍微小一些。
综上所述,小米是一种常见的粗粮,虽然富含纤维,饱腹感比较好,糖尿病适当食用,对于胃部也有一些好处,但由于小米的升糖指数比较高,跟大米相差不大,所以在吃的时候,一样要注意控制好食用量,而且尽量不要煮粥,以免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建议糖尿病人最好将小米做成饭或者馒头。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人还要注意,尽量不要吃油煎、油炸、勾芡、放糖的食品,烹饪的方法以炒、炖、蒸、煮、汆为主,尽量少油、少盐。
多吃新鲜的蔬菜,粗纤维食物,防止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同时按时服用降糖类的药物,饭后尽量坚持运动,以便降低餐后的血糖。
在医学领域,肥胖、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被统称为代谢综合征。这一综合征对心血管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研究发现,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冠心病的风险会增加3倍,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4倍。其中,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因素。而腰围则是衡量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
当腰围超过90厘米(男性)或80厘米(女性)时,我们就进入了“腰围黄色预警”阶段,这时需要引起重视,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预防代谢综合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饮食调整
规律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选择低脂、高蛋白的食物。
2. 运动治疗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每周至少进行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代谢综合征。
当腰围超过102厘米(男性)或88厘米(女性)时,就进入了“腰围红色预警”阶段,这时需要积极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
除了上述措施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预防代谢综合征:
1. 保持良好的心态
情绪波动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代谢。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
2. 睡眠充足
睡眠不足会影响代谢,导致体重增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
3.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会加重代谢综合征的症状,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代谢。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预防和治疗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代谢综合征,维护心血管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的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那么,糖尿病患者多久测一次血糖呢?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能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例如空腹血糖在7.5mmol/L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在8.5mmol/L左右,那么可以适当减少血糖检测的频率。例如,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可以每两周检测一次,或者每三个月检测一次。
然而,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血糖值偏高,例如空腹血糖在10mmol/L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1mmol/L或12mmol/L以上,或者患者存在病毒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肺部感染和糖尿病家族史等情况,那么需要更加频繁地检测血糖。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每天检测5-7次。
糖尿病患者多久测一次血糖,主要取决于血糖是否达标和稳定。血糖控制得越好,检测频率可以适当降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监测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监测血糖的变化,医生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血糖偏高或正常时,很多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通过血糖检测,才能了解血糖的波动和升高的程度。例如,患者的血糖值是10mmol/L还是18mmol/L,只有通过检测才能确定。因此,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明确药物的效果,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
除了血糖监测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
3. 定期检查:除了血糖监测外,还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等,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4. 心理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HHS)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预防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发生,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
一、预防措施
1.加强糖尿病教育: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掌握自我管理能力。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规范治疗:确诊糖尿病后,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3.控制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各种感染,注意血透、腹透、甘露醇脱水等治疗过程中的脱水现象,及时监测血糖、尿糖。
4.注意药物应用:谨慎使用利尿剂、糖皮质醇、普萘洛尔等可能诱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药物。
5.日常保养:保持规律生活,合理作息,加强锻炼,预防感冒等疾病。
二、急救措施
1.判断昏迷原因:根据患者症状和病史,初步判断是高血糖性昏迷还是低血糖性昏迷。
2.处理低血糖昏迷: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给予糖水、糖果等含糖食品,缓解症状。
3.处理高血糖昏迷:患者出现高血糖症状时,可先给予少量盐茶水,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4.避免盲目处理:如无法判断昏迷原因,切勿盲目采取措施,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5.紧急救治:如患者意识丧失,应立即将其放平,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送往医院。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指出,改变中国人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从供给侧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
泰康老年迪士尼以满足老年人七大需求为核心,重塑老年人生活状态,创新打造高品质养老生活方式。这七大需求包括社交、运动、美食、文化、健康、财务管理和心灵归宿。
在社交方面,泰康老年迪士尼注重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消除孤独感。社区内开设了丰富的课程和俱乐部,举办各类主题文艺活动,让老年人结交朋友,学习知识,充实快乐。
在健康方面,泰康医养结合模式得到进一步提升,充分应用互联网等新一代高科技,为老年人健康管理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和防护。社区内建立了医养康护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急救、慢病管理和康复治疗。
对于失智老人,泰康医养社区施行泰康国际标准失智长者照护体系,提供全方位的跨学科照护服务。此外,泰康还引入了水疗康复、音乐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式,帮助失智老人重拾快乐和尊严。
泰康保险集团已完成全国13个核心城市医养社区布局,成为全国最大的高品质连锁养老集团之一。未来,泰康将继续加大在医疗和养老领域的投资,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肾功能的下降。为了延缓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合理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糖尿病肾病4期饮食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过多的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肾脏负担。患者应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等,并减少精制糖和淀粉的摄入。
其次,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加速肾功能的恶化。患者应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鸡蛋、牛奶等,并控制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建议在0.6-0.8克/千克体重/天。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限制脂肪摄入: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加重肾脏负担。患者应选择低脂食物,如鱼、瘦肉、鸡胸肉等,并限制植物油的摄入。
2. 限制盐分摄入: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水肿和高血压,加重肾脏负担。患者应减少食盐的摄入,每天控制在3克以内。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维持肾脏健康至关重要。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钙、镁、锌等矿物质的食物。
4.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压。
5. 定期监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这种疾病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最终导致足部软组织和骨骼系统破坏,引起足部畸形和一系列问题。
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介入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中,球囊导管介入疗法和支架介入疗法是较为常见的两种。
球囊导管介入疗法适用于下肢血管出现节段性狭窄,导致血流不畅,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等症状的患者。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溃疡表面愈合。
对于下肢严重狭窄,且病变部位不仅有无法治愈的溃疡面,而且有坏疽的患者,支架介入疗法则是更好的选择。支架可以帮助扩张血管,保持血管通畅,减轻疾病引起的疼痛。
除了介入疗法,控制血糖、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感染等也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戒烟,严格控制血糖,避免疾病的加重。同时,要注意足部护理,避免足部损伤和感染。
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目前,很多医院都设有内分泌科、血管外科和足病科等科室,可以提供专业的治疗服务。
总之,糖尿病足是一种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霉菌性外阴炎,也称为假丝酵母菌外阴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个人卫生问题: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干燥,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霉菌性外阴炎。
2. 抗生素滥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内菌群平衡,导致霉菌滋生。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阴道内环境改变,增加霉菌感染的风险。
4. 不洁性生活:不洁性生活容易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传播,引发霉菌性外阴炎。
5. 其他因素:如环境潮湿、气候炎热等,也可能导致霉菌性外阴炎的发生。
预防霉菌性外阴炎,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其次,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血糖,避免不洁性生活。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弱碱性溶液清洗会阴,改善阴道酸碱环境。
2. 使用抗真菌栓剂或口服片剂进行治疗。
3.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4. 保持内衣清洁,定期消毒处理。
5. 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晾晒在太阳下。
在日常生活中,糖是许多人喜爱的食品之一,但你是否知道,过量摄入糖分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糖尿病这一代谢性疾病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糖尿病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吃糖是否会导致糖尿病呢?事实上,吃糖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肥胖,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据统计,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4倍。
值得注意的是,糖上瘾的问题不容忽视。研究发现,精制糖可能比可卡因更容易让人上瘾。在动物实验中,研究者让大鼠选择含有白糖或可卡因的饲料,结果令人惊诧,94%的大鼠选择了糖,甚至包括那些对可卡因上瘾的大鼠。这说明,糖分对人体的诱惑力不容小觑。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糖分的摄入。其次,要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此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摄入糖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副主任肖新华提醒,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盲目满足其饮食需求,而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让我们共同关注糖尿病,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许多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控制非常关注。本文将针对糖尿病患者能吃什么进行详细介绍,帮助糖友们更好地进行饮食管理。
疑问一:糖尿病患者能吃甜的东西吗?
糖尿病患者常常担心甜食会加重病情,其实并非所有甜食都会导致血糖升高。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和食物的升糖指数。例如,一些水果如樱桃、苹果、杨桃等升糖指数较低,适量食用对血糖影响不大。
疑问二:糖尿病患者每天怎么吃?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均衡饮食原则,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控制热量。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控制油脂摄入,避免油炸食品。
疑问三:糖尿病患者饮食如何调配?
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活动量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一般建议将全天热量分配到三餐和两餐之间,注意食物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疑问四:妊娠糖尿病患者如何吃?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同时控制血糖。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避免高糖食物。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总之,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来管理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老话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吸烟的危害远不止吸烟者本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被动吸烟也会对周围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日本奈良女子大学保健管理中心教授高桥裕子从1997年开始倡导禁烟运动,呼吁个人不吸烟,并在公共场合及地域禁烟。本文将深入探讨被动吸烟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被动吸烟。被动吸烟是指非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或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这种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伤害。
研究表明,被动吸烟会增加心脏病、中风、肺癌等疾病的风险。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其心脏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5%。此外,被动吸烟还会导致孕妇流产、早产、胎儿发育不良等风险。
除了对成年人造成危害,被动吸烟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儿童吸入烟草烟雾后,更容易患哮喘、肺炎、中耳炎等疾病。一项调查显示,被动吸烟的儿童哮喘发病率比不吸烟的儿童高出一倍。
为了降低被动吸烟的危害,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禁烟法规。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等地已实施全面禁烟政策,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此外,许多医院、学校、办公室等场所也实行禁烟制度。
除了法规限制,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被动吸烟的危害:
总之,被动吸烟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