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松果体瘤

松果体瘤

别名:松果体区肿瘤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松果体瘤介绍
  • 生长在松果体区肿瘤的统称,是一类少见的肿瘤
  • 临床表现可有头痛、恶心、呕吐,瞳孔缩小、向上凝视等
  • 治疗方式主要有对症支持治疗、手术和放化疗

简介

松果体瘤,是指生长在第三脑室后部松果体区的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包括来自松果体细胞的肿瘤,及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具体病因不明。松果体瘤主要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和内分泌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和体征与肿瘤大小、生长部位和松果体组织代偿能力相关,主要有脑积水、头痛、恶心和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症状,严重者出现昏睡、反应迟钝和死亡。还可有瞳孔缩小、向上凝视麻痹和眼睑下垂的现象。松果体瘤占颅内肿瘤的0.4%~2%。儿童的发病率高于成人,80%发生于21岁以下[1],男性多见。治疗方式主要有对症支持治疗、手术和放化疗。不同类型的松果体瘤疗效不一。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主要有头痛、恶心和呕吐,还可有瞳孔缩小、向上凝视麻痹和眼睑下垂的现象。

诊断依据:

依据磁共振检查,在松果体区发现肿瘤痕迹,和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测定来确定诊断。

松果体瘤有哪些类型?

依据肿瘤的组织类型,可分为7大类,若干小类:

1.松果体实质肿瘤,又可分为4种类型

  • 良性的松果体瘤;
  • 中间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
  • 高度侵袭性的松果体母细胞瘤;
  • 松果体区域乳头(状)瘤。

2.神经胶质瘤,又可分为5种类型

  • 纤维状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 胶质母细胞瘤;
  • 少突神经胶质瘤;
  • 神经节神经胶质瘤;
  • 室管膜瘤。

3.生殖细胞肿瘤,又可分为6种类型

  • 生殖细胞瘤;
  • 胚胎癌;
  • 畸胎瘤;
  • 卵黄囊瘤;
  • 绒毛膜癌;
  •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4.临近组织肿瘤

5.松果体区的转移癌

6.松果体退行性囊肿

7.海绵状血管瘤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罕见。松果体瘤占颅内肿瘤的0.4%~2%。儿童的发病率高于成人,80%发生于21岁以下,男性多见[1]

是否可以治愈?

部分可以治愈,确诊后需要进行手术、放疗和化疗、对症支持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根据肿瘤的组织类型不同而不同,松果体生殖细胞肿瘤较为敏感,疗效较好。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松果体瘤相关问诊记录

患者最近被诊断出有松果体区瘤,担心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和是否需要用药,希望得到专业的解答。

就诊科室:中医肿瘤科

总交流次数:3

医生建议:对于松果体区瘤,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恢复情况因人而异,但大多数患者都能有良好的恢复。在恢复期间,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关于用药,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头痛、恶心等,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如果患者在恢复期间有任何不适,应该立即联系主治医生。

查看详情

我最近检查出有松果体囊肿,想了解一下这个病的危险性和治疗方法。患者信息:无明显不适症状,囊肿大小待定。

就诊科室:中医外科

总交流次数:7

医生建议:对于松果体囊肿,如果囊肿较小且没有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通常可以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来监测其变化。只有当囊肿增大或引起症状时,才需要考虑手术或药物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也是必要的。

候继业

主治医师

定边县中医院

查看详情

孩子头部有一个2公分多的囊肿,出现语言迟缓症状,黑龙江大兴安岭的家长担心手术风险和费用,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就诊科室:小儿外科

总交流次数:46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松果体囊肿可能是导致语言迟缓的原因之一。建议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手术费用在3万左右,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很低。同时,需要到儿童保健科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语言迟缓的确切原因。生活上,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和语言发展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反馈。

王东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

查看详情
松果体瘤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松果体瘤:性早熟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松果体瘤是一种引起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分泌增多的肿瘤,导致性早熟综合征、早熟性巨生殖器巨体综合征等症状。常见的松果体瘤类型包括成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成胶质细胞瘤、畸胎瘤、生殖细胞瘤、精原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等,占颅内肿瘤的1%左右,多见于男孩。松果体细胞主要分为两种:实质细胞和胶质细胞,其中生殖细胞瘤和畸胎瘤是最常见的松果体瘤类型。据统计,75%~80%的松果体瘤为恶性肿瘤,包括生殖细胞瘤癌、成松果体细胞瘤和某些胶质瘤,而良性肿瘤如松果体细胞瘤、畸胎瘤和皮样囊肿等占剩余部分。

健康管理专家

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咽管瘤的鉴别诊断:与垂体腺瘤、视交叉部神经胶质瘤等的区别

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源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该疾病的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鉴别诊断颅咽管瘤需要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区分,包括垂体腺瘤、视交叉部神经胶质瘤、鞍结节脑膜瘤、第三脑室肿瘤、侧脑室脉络膜乳头状瘤、鞍部软骨瘤和鞍部异位松果体瘤等。 垂体腺瘤是由脑垂体的嫌色细胞或嗜酸性细胞发展而来的肿瘤。嫌色性垂体腺瘤多数突破鞍膈向鞍上生长,临床上表现为内分泌紊乱、视力、视野改变、蝶鞍的变化和头痛。嗜酸性垂体腺瘤则可导致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视力及视野的改变也较为明显。两者与颅咽管瘤的区别在于好发于成年人,且嗜酸性垂体腺瘤会引起生长激素大量分泌。 视交叉部神经胶质瘤发源于视交叉、视神经及丘脑下部的胶质细胞等,多见于青少年。临床上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的改变、内分泌紊乱和丘脑下部症状。与颅咽管瘤相比,视交叉部神经胶质瘤的头痛多位于额颞部,视力减退常双侧不一致,视野改变多呈双颞侧偏盲,视神经乳头多呈原发性萎缩,且X线平片检查常发现蝶鞍扩大,有的病人在鞍上可见钙化斑。 鞍结节脑膜瘤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垂体丘脑下部功能低下及颅内压增高。其视力多呈缓慢的进行性减退,视野缺损不对称、不规则,视神经乳头多呈原发性萎缩。与颅咽管瘤相比,鞍结节脑膜瘤的头痛都较轻,多位于额颞部,X颅骨平片可显示鞍结节蝶鞍前壁骨质增生,蝶鞍一般不扩大。 第三脑室肿瘤以儿童及青年人发病较多,肿瘤可阻塞脑脊液循环的通路和压迫第三脑室周围结构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其典型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发作性头痛及意识障碍。与颅咽管瘤相比,第三脑室肿瘤的发作性头痛与体位有密切关系,肿瘤侵犯上丘时可出现肥胖、嗜睡或尿崩,颅骨X线平片可见松果体钙化移位,蝶鞍正常,鞍上无病理性钙化。 侧脑室脉络膜乳头状瘤多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由于肿瘤分泌大量的脑脊液而发生交通性脑积水。与颅咽管瘤相比,侧脑室脉络膜乳头状瘤的病人常呈现强迫性头位,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甚至眩晕或昏迷等,脑室造影显示侧脑室扩大、移位或出现充盈缺损,有时侧室三角区的肿瘤可有钙化影。 鞍部软骨瘤病人多无颅内压增高,临床上常表现为眼球突出和眼脱疼痛,动眼神经麻痹,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与颅咽管瘤相比,鞍部软骨瘤的眼底检查视神经呈原发性萎缩,颅骨平片鞍上常见钙化影,脑血管造影有颈内动脉虹吸段被推移和变形,很少出现垂体症状。 鞍部异位松果体瘤多为胶质瘤,多发于儿童及青年,大部分病人的首发症状为尿崩症。与颅咽管瘤相比,鞍部异位松果体瘤的病人可出现垂体功能低下,性欲减退,儿童期发病表现为身材矮小,有的出现性早熟症状,少数病人有发热、呼吸改变,头痛多位于额部,约半数以上伴有恶心和呕吐,有的病人可出现Ⅲ、Ⅵ颅神经功能障碍,X线颅骨平片蝶鞍正常,鞍上多无钙化,血管造影出现鞍上占位病变征。

疾病解码者

5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肿瘤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脑肿瘤的形成可能与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松果体瘤等多种病因相关。神经胶质瘤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支持细胞,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脑膜瘤由覆盖大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引起,手术切除是首选;垂体腺瘤由垂体内前叶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药物治疗如溴隐亭片、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可抑制激素分泌;听神经瘤原发于内耳听神经,显微镜下全切术是常用方法;松果体瘤位于松果体部位,放射治疗是常见方法。患者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生物医疗创新站

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