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

别名:小儿食物过敏,消化系统变态反应,过敏性胃肠炎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介绍
  • 临床上常见,与饮食及遗传因素有关
  • 速发型多在进食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发生
  • 避免再接触或食用过敏原食物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简介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也称为小儿食物过敏或消化系统变态反应、过敏性胃肠炎,是由食物蛋白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可累及皮肤、消化、呼吸、心血管及神经等多个器官和系统,且症状各不相同,其中以皮肤症状最为常见。导致儿童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牛奶、鸡蛋、花生、小麦、鱼、甲壳类、坚果和大豆等,可引起90%以上的食物过敏。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为避免再接触过敏食物,一般预后较好[1,2]

症状表现[1-3]

本病可累及皮肤、消化、呼吸、心血管及神经等多个器官和系统,且症状各不相同,其中以皮肤症状最为常见:

  1. 皮肤:瘙痒、皮疹、颜面部水肿。
  2. 呼吸系统: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喘息、咳嗽。
  3.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贫血。
  4. 心血管系统:出冷汗、血压下降、心率变快。
  5. 神经系统:头晕、躁动、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诊断依据[2]

依据进食后出现皮疹、颜面部水肿、恶心、呕吐、腹泻、鼻痒、流涕、咳嗽、喘息等临床表现,结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过敏原IgE浓度升高等检查结果可确诊本病。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有哪些类型[3]

  1. 速发型:通常在暴露于食物变应原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即可发生。
  2. 迟发性:往往在进食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发生。

是否具有传染性[1]

是否常见[1]

本病临床上非常常见,导致儿童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牛奶、鸡蛋、花生、小麦、鱼、甲壳类、坚果和大豆,可引起 90% 以上的食物过敏。儿童患病率为6%~8%,而牛乳是最常见的过敏食物,占其中的3.0%~7.5%,以1岁以内的婴幼儿多见。

是否可以治愈[1]

本病可以治愈,不再进食过敏食物后可逐渐恢复,多数婴儿期出现的食物过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获得耐受。

是否遗传[1]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疾病病因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方面。以下将详细解析引起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几种原因: 首先,食物诱发过敏的途径主要有五种:胃肠道食入、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或注射、通过人乳和胎盘进入。 其次,食物变应原是引起变态反应的关键因素。几乎所有食物变应原都是蛋白质,其中牛奶、鸡蛋、大豆是最常见的变应原。食物变应原具有以下特点:任何食物都可能诱发变态反应,但约90%的过敏反应是由少数食物引起;食物中仅部分成分具变应原性;食物变应原性的可变性;食物间存在交叉反应性;对食物的中间代谢产物过敏等。 此外,遗传因素也是引起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重要原因。父母中一方有食物过敏史者,其子女的患病率为30%,双亲均患本病者,则子女患病率高达60%。 解剖因素也是引起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原因之一。小儿消化道黏膜柔嫩、血管通透性高,消化道屏障功能差,各种食物过敏原易通过肠黏膜入血,引起变态反应。 最后,其他因素如消化道炎症等也可能导致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发生。 了解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病因,有助于家长和医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病。

生命之光传递者

17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症状诊断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症状诊断 一、症状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其严重程度与食物中变应原的强弱以及宿主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1. 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这类反应的症状出现较快,通常在进食后几分钟到1-2小时内出现。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和黏膜症状,如皮疹、荨麻疹、瘙痒等。部分严重病例可能还会出现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变应性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病是其中一种特殊的类型,其特征为胃或小肠壁有嗜酸粒细胞浸润,常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常表现为饭后恶心、呕吐、腹痛、间歇性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停滞。口腔(黏膜)变态反应综合征(oral allergy syndrome,OAS)也是一种常见的类型,患者进食某种或几种水果或蔬菜几分钟后,口咽部如唇、舌、上腭和喉发痒和肿胀,少数患儿还可能出现全身过敏症状。   2. 非IgE(即IgM、IgG或几种抗体联合)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这类反应的症状出现较慢,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出现。常见的症状包括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此外,还可能出现过敏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食物诱发小肠结肠炎综合征、食物诱发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症状。 二、诊断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诊断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过敏原检测等。对于疑似病例,首先应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感染等。对于疑似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RAST检测等方法进行检测。对于非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可通过排除饮食、食物激发试验等方法进行诊断。 三、预防与治疗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预防关键在于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食物变态反应,患者应严格避免接触该食物。此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食物。 避免进食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 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已经发生食物变态反应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治疗措施包括: 抗组胺药物:用于缓解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等。 糖皮质激素:用于控制过敏反应,如哮喘、过敏性肺炎等。 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 脱敏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的剂量,使机体逐渐适应过敏原,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疾病解码者

1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困扰。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措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诊断方法 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家族病史,以便初步判断是否为食物变态反应。 2. 食物日记:记录患者的饮食情况,有助于医生发现可疑的食物变应原。 3.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特异性IgE抗体,可以帮助诊断食物变态反应。 4. 皮肤点刺试验:将可疑食物变应原制成溶液,滴在皮肤上,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 5. 食物激发试验: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可疑食物,观察是否出现过敏症状。 二、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治疗方法 1. 避免变应原:一旦确诊为食物变态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该食物。 2.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缓解症状。 3. 免疫疗法:对于部分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免疫疗法,以降低对特定食物的敏感性。 三、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日常护理 1. 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避免食用含有可疑变应原的食物。 2.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 4. 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小儿食物变态反应,让宝宝健康成长。

智慧医疗先锋者

1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张树建

副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三甲
天津市儿童医院
血管瘤(7例) 瘢痕(3例)
专业擅长:外伤处理,瘢痕修复,肛周脓肿,包皮炎,包茎,烫伤治疗,血管瘤诊治等。 小儿外科各类疾病的微创和腹腔镜治疗: 体表肿物,血管瘤,淋巴管瘤,黑色素痣,斜疝,鞘膜积液,隐睾,鳃瘘,甲舌囊肿,淋巴结炎。 肝胆疾病,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腹部肿瘤,肛门疾病,消化道疾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21016
王雪琪

主治医师

小儿外科

三甲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高眼压症(4例) 湿疹(3例)
专业擅长:肛裂、肛周脓肿、湿疹、血管瘤、腮漏、疝气、食管狭窄、阑尾炎、巨结肠、胆总管囊肿、肛门闭锁、胆道闭锁、幽门狭窄、鞘膜积液、消化道异物、结肠息肉、直肠息肉、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肌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1252
刘率斌

主治医师

小儿外科

三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挫伤(1例)
专业擅长:小儿普外科常见疾病,如小儿骨科(儿童骨折、骨肿瘤、骨病等);小儿普外(先天性巨结肠、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实质性肿瘤、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小儿肝胆外科疾病(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胆道结石、肝胆管扩张、胆道寄生虫、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小儿泌尿外科(肾积水、隐睾、疝气、鞘膜积液、尿道下裂、膀胱输尿管异位、泌尿系结石、肾囊肿、肾母细胞瘤等);新生儿外科(先天性膈疝、幽门肥厚、食管闭锁、肛门闭锁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4630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