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战壕热

战壕热

别名:五日热,胫骨热,碎骨热,马斯热,华伦热,城市战壕热

就诊科室:

传染科 急诊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战壕热介绍
  • 由五日热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 常表现为发热(38.5~40℃)、疼痛、丘疹等症状
  • 可治愈,采取抗生素治疗,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简介

战壕热,曾用名“五日热、胫骨热、碎骨热、马斯热、华伦热、城市战壕热”,该病是由携带五日热巴尔通体的体虱叮咬而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首次发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壕战的士兵中,而得名“战壕热”。本病常表现为发热(通常为38.5~40℃)、疼痛(头痛、骨骼及全身性肌肉疼痛等)、丘疹(多发在胸、背和腹部的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等症状。由于本病属于细菌(五日热巴尔通体是一种需氧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抗菌消炎治疗,若治疗及时,预后较好;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引起坏疽、心内膜炎、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

症状表现:

本病常表现为发热(通常为38.5~40℃)、疼痛(头痛、骨骼及全身性肌肉疼痛等)、丘疹(多发在胸、背和腹部的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等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病史(有无被体虱之类的昆虫叮咬史,或者猫、狗、鼠之类的动物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发热、疼痛、丘疹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外斐试验、病原学检查、PCR技术、免疫荧光法)等综合确诊本病。

战壕热有哪些类型?

根据临床特点主要可分为:

  1. 阵发型;
  2. 类伤寒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本病为急性传染性疾病[1]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本病是由于巴尔通体杆菌感染引起的,昆虫体虱、钝猴虱为主要传播媒介,本病可通过感染虱直接传播,也可由感染虱叮咬老鼠、野猫等动物,造成病原体在动物身上的寄生,人类与被感染的动物接触间接感染本病。感染虱直接传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1. 叮咬传播:当感染虱在叮咬吸食人的血液时,可将五日热巴尔通体注入人体而感染发病;
  2. 呼吸道传播:人吸入空气中随尘埃漂浮的感染虱粪微粒从而引发感染;
  3. 接触传播:感染虱的粪便、感染虱被掐死挤破污染皮肤、手指,通过破损的皮肤或接触眼结膜进入体内而感染发病[1]

怎么预防?

不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去野外的次数,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比如小儿。

如果必须前往,要做好自身防护,携带驱虫药,避免裸露的皮肤被昆虫叮咬。尽量不要与野生动物接触。家中豢养宠物的要定期做好动物的疫苗接种和身体检查,减少动物被传染的几率。做好家庭和个人卫生工作,消灭体虱,可有效预防本病。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人群对巴尔通体普遍易感,发病年龄在2个月~85岁之间,以青少年及成年人居多,男女比例大约为1.17:1[2]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由于本病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抗菌消炎治疗,治疗及时,预后较好;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引起坏疽、心内膜炎、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战壕热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细菌感染与用药--立克次体病

立克次体病是由立克次体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具有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的特点。其主要传播媒介为节肢动物,如蜱、虱、蚤、螨等,也可通过家畜的抓咬传播。人类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和战壕热的唯一或主要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皮肤侵入人体,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立克次体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皮疹。其中,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猫抓病和战壕热等都是常见的立克次体病。 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虱传播。其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头痛、瘀点样皮疹或斑丘疹,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地方性斑疹伤寒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类似,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恙虫病是由恙虫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啮齿类动物传播。Q热是由贝纳柯克斯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急性发热、头痛、肌痛、无皮疹,常伴有间质性肺炎、肝功能损害等。猫抓病是由汉赛巴通体经猫抓、咬伤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皮损及引起淋巴结肿大。战壕热是由五日热巴通体经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周期性发热、严重肌肉疼痛、胫骨痛、眼球痛等。 立克次体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外斐反应、病原体分离等。治疗立克次体病的首选药物为多西环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立克次体病的治疗需要坚持完成7天全疗程,以确保疗效。 预防立克次体病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传播媒介。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消灭传播媒介,也是预防立克次体病的重要措施。

全球医疗视野

1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