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骨样骨瘤

骨样骨瘤

就诊科室:

脊柱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骨样骨瘤介绍
  • 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以骨疼痛为主要症状
  • 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高
  • 手术治疗为主,可辅以药物治疗

简介

骨样骨瘤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四肢长骨骨干的良性骨瘤,通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炎症、感染、发育异常等。本病常会引起骨疼痛,并会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部分患者述夜间骨痛明显,甚至无法入眠。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药物常作为辅助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为主。经有效治疗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症状表现:

骨样骨瘤以骨疼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局部肿块、活动受限等症状。

诊断依据:

本病诊断不难,通过典型症状、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骨样骨瘤有哪些类型?

根据肿瘤数量,可分为:

  1. 单发性骨样骨瘤
  2. 多发性骨样骨瘤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本病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3%,良性骨肿瘤的10%~12%。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尤其是5~20岁人群,以男性居多,男女比率为2.6:1,发病部位多见于胫腓骨和股骨[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主要以手术治疗辅以药物治疗治愈。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骨样骨瘤相关问诊记录

17岁男生身高175cm,想改善身高,询问医生建议。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骨瘤检查有助于判断骨骼发育情况,建议使用适合成年人的补钙产品。保持均衡饮食和良好作息,进行适当的拉伸锻炼,有助于骨骼健康。

查看详情

骨肉瘤,靶向治疗效果不明显,寻求建议。患者女性66岁

就诊科室:肿瘤科

总交流次数:5

医生建议:骨肉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靶向治疗是可选方案,但效果可能不如化疗。建议患者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若靶向治疗无效,可考虑其他治疗方法。生活上,请保持乐观心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查看详情

我有既往的骨肉瘤转移,肺部也转移了。最近新冠检测阳性,晚上肺功能很差,咳嗽严重影响睡眠。想知道能否使用辉瑞的poxvloid来治疗新冠?患者男性64岁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9

医生建议:对于骨肉瘤患者合并肺部转移新冠感染,我们需要密切监测肺功能,并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虽然poxvloid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由于供应紧张,可能难以获取。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治疗选项,例如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或支持性治疗来帮助管理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休息、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病情。

顾振

主治医师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骨样骨瘤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认识骨样骨瘤

骨样骨瘤为成骨性肿瘤,有成骨细胞及其骨样组织构成,是一种良性肿瘤。临床上表现为疼痛、肌肉萎缩、骨骼畸形、关节压痛、肿胀、活动受限、斜颈、脊柱侧弯、脊柱僵硬,好发于 10~15 岁儿童,男多于女,生长缓慢病程长,以局部固定性疼痛为主要症状,早期疼痛较轻,为间歇性,随病情发展疼痛进行性加重,变为持续性,夜间尤甚,不能安眠,服用阿司匹林可短暂缓解。拍片、薄层 ct 扫描或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多能明确诊断。拍片可见骨骼上有一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缺损区,一般不超过 2 厘米,如在骨骺骨松质内可达 4~5 厘米,成为巨型骨样骨瘤。

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 骨皮质脓肿为低毒性感染,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
  • 外伤性骨皮质增厚有外伤史,拍片无“瘤穴”。
  • 骨斑症无任何症状,圆形或不规则局限性骨质密度增高,无“瘤穴”显示。
  • 慢性骨脓肿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其中心有时有死骨形成。
  • 硬化性骨髓炎部分骨干有密度增高影,水杨酸类药物无效。

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良性骨肿瘤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恶性骨肿瘤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

主治医师王目国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骨样骨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一)临床表现

好发于 10~15 岁儿童,男多于女,生长缓慢,病程长,以局部固定性疼痛为主要症状,早期疼痛较轻,为间歇性,随病情发展疼痛进行性加重,变为持续性,夜间尤甚,不能安眠。不少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短时缓解。

(二)影像学检查

  • X 线摄片、薄层 CT 扫描或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多能明确诊断。
  • X 线片可见骨骼上有一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缺损区,一般不超过 2cm,如在骨骺骨松质内可达 4~5cm,成为巨型骨样骨瘤。
  • 肿瘤所在部位又称为“骨巢”,其周围常有骨质密度增深应,为一片阴影;如在骨松质内,仅有轻微密度增高反应。
  • 所以骨皮质中肿瘤者由于广泛密度增高、增厚将肿瘤阴影掩盖,需过度曝光,多方向投照或分层摄片才能显示。

主治医师王目国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反复双下肢疼痛1年的真凶竟然是“它”

         小明(化名),4岁9个月,1年前双下肢反复出现疼痛表现,每次疼痛部位不变,偶有膝关节疼痛,疼痛程度不剧,转移注意力后疼痛可减轻,夜间频次较日间多,持续约半小时-数小时不等,先后在当地医院就诊均考虑“生长痛”,近日因双下肢疼痛持续一夜,程度较剧前来就诊;否认外伤史及药物使用史。入院后系统查体及完善相关抽血检查均未见异常,难道真的就是生长痛这么简单?

那么大家真正的了解生长痛吗?

         “生长痛”:由1823年 Duchamp医生首次提出,由于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生长期,因此得名;它是儿童时期导致下肢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的最常见原因,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双下肢间歇性疼痛,尤以小腿、膝关节及其周围部位明显,通常是非关节性的,几乎总是发生为双侧,多发生在夜间或晚些时候,可痛醒,导致小儿哭闹,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可自行缓解,晨起无疼痛感,日间活动不受影响,程度较轻微,一般偶尔发生,几天至数月间隔里不发生,严重情况可每天发生。主要原因与解剖、活动强度、骨代谢、骨密度水平、下肢微循环、心理社会因素、痛阈值等相关;此外,能引起儿童双下肢疼痛的病因不仅限于此,如急性肌炎、急性骨髓炎、皮肌炎、骨肉瘤、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血液恶性疾病等结合该患儿双下肢疼痛性质及实验室检查,以上疾病依据均不足。

导致患儿双下肢疼痛的真正的真凶到底是谁?

 

 

骨样骨瘤,这个又是什么疾病呢?

        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成骨性骨肿瘤,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良性肿瘤的10%,而我国报道仅占良性肿瘤的1.81%,90%的患者年龄在10-30岁,男女比例约2:1-3:1,半数以上发生于股骨和胫骨;典型表现为:局部疼痛为主,夜间疼痛加剧,水杨酸类药物可缓解疼痛。主要分为4型:骨皮质型、松质骨型、骨膜下型、关节囊内型,;诊断主要依靠X线、CT、MRI检查;但是因为松质骨型和关节囊内型的骨样骨瘤常无典型的X线表现(半数以上为“牛眼征”),所以CT及MRI检查显得至关重要,其中MRI显示瘤巢周围骨髓腔及软组织的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明显优于X线及CT。

疾病治疗及预后如何?

        治疗关键在于手术完全破坏瘤巢,一般不易复发,预后良好,但少数病人仍可能因瘤巢切除不彻底而复发。

         总之儿童双下肢疼痛不要想当然的以为就是“生长痛”而延误疾病本身的诊治,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积极就诊扫除成长道路上隐藏的“地雷”。

      

 

 

主治医师赵鹏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