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
- 可见对侧偏瘫、感觉迟钝,眼睛运动功能异常
- 治疗后通常可以改善症状、但预后较差
简介
丘脑出血是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丘脑出血的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本病诱因多为寒冷、情绪激动、劳累。病情进展较快,常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达到高峰。患者既往多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前驱症状不明显,随后可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均受累,通常运动障碍轻于感觉障碍,浅感觉轻于深感觉。患者存在特征性眼征,包括上视不能或眼球偏斜、或分离性斜视、眼球会聚障碍和无反应性小瞳孔等。患者经过药物及血肿祛除手术等治疗后通常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出血量大、治疗延误者,通常预后较差[ 1 ]。
症状表现:
患者常见症状为偏瘫、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上视不能或眼球偏斜、斜视等。
诊断依据:
依据病史、出现对侧偏瘫、偏深感觉障碍、上视不能或眼球偏斜、斜视、眼球会聚障碍和无反应性小瞳孔等表现,结合头颅CT或核磁检查,可见丘脑存在出血影像,可确诊。
丘脑出血有哪些类型?
依据病变范围可分为:
1.局限型(血肿仅局限于丘脑)
2.扩延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本病较不常见,约占脑出血病例的10%~15%[ 2 ]。
是否可以治愈?
较难彻底治愈,经过药物及血肿祛除手术等治疗,可缓解症状,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如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丘脑出血是怎么回事?
丘脑出血主要是丘脑穿通动脉或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引起。出血侵及内囊可出现对侧肢体瘫痪,多为下肢重于上肢,感觉障碍较重,深、浅感觉同时受累,但深感觉障碍明显,可伴有偏身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优势半球出血的患者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有体象障碍及偏侧忽视等。丘脑出血破入第三脑室可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缩小,中枢性高热及去大脑强直等症状。
住院医师张徽
文章 还是血钠低的问题吗?范老师的故事之三
2020 年,到了八月份的时候,全国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人们又开始恢复正常生活,经过近三个月休养的范老师已经基本痊愈,为了打发时光,养了只宠物狗,这天和老伴儿因养宠物吵了几句,突然察觉左侧肢体麻木,头晕恶心,范老师心里直嘀咕,以为老毛病又犯了,这次发病后不敢耽搁时间,叫了 120 救护车,到医院急诊,查头颅 CT,发现丘脑出血,直接住进了神经内科病房,当晚夜间。
范老师病情加重,昏睡。复查头颅 CT:发现出血变化不大。查血生化血钠 110 毫摩尔/升,发现范老师血钠低后,值班医生予以静脉补盐治疗,老伴儿从家中拿了几块腌制咸菜头儿,放在范老师口中吮吸,用来补盐(口服盐水容易引起呕吐),范老师夜间一在吧唧嘴,吮吸咸菜,早上病情有所缓解,意识逐渐转清,但复查血清钠 115mmol/l 仍偏低,唐主任查房后分析病情,认为范老师此次低血钠和脑出血相关。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SIADH 一一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受丘脑出血刺激。分泌过多所致,果然血清激素水平检测和尿钠检测证实了诊断。通过限制液体入量每天小于 800 毫升后,范老师意识转清。复查头颅 CT 出血逐渐吸收而出院。
出院时,范老师感慨道,没想到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盐会引起这么多病症,以后一定注意。
主任医师田立军
文章 脑出血15毫升,为什么还没醒?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晨光中醒来,却没想到,这将是改变我命运的一天。
我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仿佛有无数针在脑中穿梭。我挣扎着起床,却发现自己无法站稳,眼前一片模糊。我跌跌撞撞地走到镜子前,看到自己的脸色苍白,额头上满是冷汗。
我立刻拨打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电话,医生询问了我出血量和出血位置。我颤抖着回答:“左侧基体节出血15毫升。”医生的声音听起来严肃而冷静:“基底节区脑出血,15毫升出血量是很大的。”
我心中一紧,脑中浮现出各种可怕的情景。医生接着说:“患者意识不好,可能与存在脑梗死有关系。”我感到一阵绝望,脑出血合并脑梗死,这对意识的影响是巨大的。
医生问我:“你能把影像胶片发给我看一下吗?”我按照指示操作,心中充满了不安。医生告诉我:“这是丘脑出血,对意识影响比较大,好在出血量不是很大,患者有苏醒的机会。”
我听到这里,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医生接着说:“治疗方面,目前需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促醒等药物。奥拉西坦和醒脑静可以使用。”
我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我试图回忆起过去的点滴,那些快乐和痛苦,都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治疗的过程是漫长的,每一天,我都期待着能够醒来,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我听到了家人的哭泣,他们的担忧和期待,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
终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我缓缓地睁开了眼睛。我看到了家人惊喜的表情,我听到了他们的笑声,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奇迹吧。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看到希望的光芒。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的话,你们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绿色医疗倡导者
史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北京医院
刘佳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