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表现为遗忘的心身疾病
- 表现为不能回忆自己个人重要的事情
- 治疗上主要通过心理支持或药物治疗
简介
分离性遗忘是表现为对特定事件局限型遗忘(选择性遗忘)或对自身经历普遍行遗忘(广泛性遗忘)的分离障碍。分离性遗忘的病因尚不明确,通常是严重心理社会因素,比如面临伤害与死亡威胁、失去重要的人或物等。分离性遗忘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不能回忆自己个人重要的事情。本病可选择心理支持、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自行缓解。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不危及患者生命。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局限性遗忘、选择性遗忘、全面遗忘、持续遗忘、系统遗忘。
诊断依据:
依据局限性遗忘、选择性遗忘、全面遗忘、持续遗忘、系统遗忘等典型表现,结合精神评定量表检查表现为精神、意识、记忆力异常,结合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颅内病变,可明确诊断。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为罕见病,目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可以自行缓解,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患者可治愈,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不危机患者生命。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抑郁、自杀行为等严重情况。
是否遗传?
是,目前分离遗忘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发现分离遗忘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同病率较高。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癔症是什么症状
分离性障碍,曾被称为癔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分离性身份障碍和分离性遗忘等。
1、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会表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个性,每种身份或个性都有独特的自身体验和与世界的关系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不同的身份会交替出现,并控制患者的意识和心理。常见的分离症状包括遗忘、流浪、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这些症状无法用其他精神或身体疾病来解释,并会导致患者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等领域功能严重受损。
2、分离性遗忘:患者会遗忘重要的个人信息,通常与创伤性或应激性事件有关。遗忘的内容广泛,甚至包括个人身份。分离性遗忘不能用正常的失忆症来解释,也不是由精神活性物质或神经系统等疾病的直接生理效应引起的。
分离性障碍是一种易复发的疾病。及时消除病因,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患者应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不抽烟、不喝酒。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通过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缓解精神压力。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理性面对病情。
分离性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药物治疗:针对分离性障碍,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分离性障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于分离性障碍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人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女朋友突然失忆,医生说可能是分离性表现?
我和女朋友在一起两年了,感情一直很好。直到那天早上,我接到她的电话,听筒那头传来她熟悉的声音,但语气却异常陌生。她说不记得我们昨晚的争吵,也不记得我们在一起的许多美好时光。我心急如焚,赶紧联系了在线医生。
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分离性遗忘的表现,通常与压力过大有关。我的女朋友最近工作压力很大,可能是导致她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医生建议我们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我开始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现我们总是忙于工作和应酬,忽略了彼此的感受。从那以后,我决定改变,多抽出时间陪伴她,关心她的情绪变化。慢慢地,她的症状有所缓解,我们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稳固和深入。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探索癔症的多样化临床表现与应对策略
癔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这些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分离性遗忘,患者突然无法回忆起重要的个人经历,且这种遗忘与创伤性事件有关,不能用生理原因解释。其次是分离性漫游,伴随着个体身份的遗忘,患者会进行非计划内的旅行,通常与创伤性或无法抗拒的生活事件相关。情感暴发也是癔症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情感的极端波动,包括哭泣、笑声、吵闹等,且发作时意识范围可能会缩小,导致冲动行为。假性痴呆症状使患者显得傻呆幼稚,而双重和多重人格则表现为忽然间身份的改变,类似于民间传说的“鬼怪附体”。最后,精神病状态的出现可能会伴随着精神病性症状,但与分裂症不同的是,幻觉和妄想的内容不固定且易受暗示。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类似症状,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作为癔症患者的家属,耐心照顾和心理疏导也非常重要。了解癔症的多样化临床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这种疾病。
医学奇迹见证者
汤珺
主任医师
青少年儿童心理科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杨莉
主任医师
青少年儿童心理科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高学正
主治医师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