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酒精消耗所致的脑组织减少
- 这种脑组织损害是不可恢复的
- 通过治疗可获得一定的症状改善
简介
酒精性脑萎缩是指因长期饮酒,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酒精伤害性病变,使得大脑组织不可逆性减少,发病隐晦,且进展缓慢。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将其称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该病多见于长期过度饮酒的中老年人,男性较女性多见。一般会伴有酒精中毒,早期可见焦虑不安、失眠、头痛、乏力等,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出现智能减退和人格改变,如若出现了严重的脑萎缩还会见到痴呆。这种脑组织损害是不可恢复的,但通过治疗可以使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记忆力减退、综合分析能力下降,情绪不稳、易激怒、生活散漫、缺乏责任感、工作效率低、人际关系紧张等。
诊断依据:
患者有长期过度饮酒史,出现记忆力减退、综合分析能力下降,情绪不稳、易激怒、生活散漫、缺乏责任感、工作效率低、人际关系紧张等临床症状且有充分证据证明该临床症状与饮酒有关,即可确诊。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
是否可以治愈?
目前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改善患者症状。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长期饮大量酒会引起脑萎缩吗
AI医疗先锋
文章 酒精性脑萎缩疾病病因
癌症防治先锋
文章 酒精性脑萎缩晚期症状
运动与健康
郎黎琴
主治医师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北京医院
陈功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