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眼睛?如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亿糖尿病患者,而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也从20世纪70年代的不足1%上升至约3.5%,全国糖尿病患者已达5000万之多。 糖尿病对健康的威胁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巨大。如果患者的病情控制不佳,往往会合并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肾病、足病及眼病等。其中,糖尿病引发的眼部疾病尤其需要重视。 糖尿病眼病通常由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导致,眼部组织因缺氧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缺氧还可能导致眼内虹膜和前房角新生血管生成,阻碍眼内液体排出,造成眼压升高,最终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时,血液可能进入玻璃体,导致视野突然变黑。这种出血反复发作,会形成玻璃体机化条索,进而牵拉视网膜,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患者眼部护理的建议 为了预防糖尿病引发的眼部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以下五项指导性建议: 初次确诊为糖尿病且年龄在30岁以上的患者,应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和眼底检查。 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如果发现眼部有病变迹象,应增加检查频次,并遵循医生建议。 如果糖尿病患者已怀孕或计划怀孕,应增加眼部检查的次数,因为怀孕可能加重眼病。 糖尿病患者如出现视力下降、失明或其他眼部异常,应立即就医。 视网膜已受到糖尿病影响的患者,应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及时治疗眼部病变,以减少失明风险。目前,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是一种能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治疗 视网膜病变可分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分为三个阶段:Ⅰ期患者眼底可见小米粒大小的微血管瘤,这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表现;Ⅱ期出现不规则形状的白斑,与脂肪组织堆积有关;Ⅲ期出现棉絮状白斑,这是局灶性缺血引起的。如果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加重,可能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会出现纤维组织增生、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措施 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是预防和治疗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措施。如果病情发展迅速,应及时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诱因。降压治疗能有效降低眼底出血风险,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药物治疗:尽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一些药物可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小板聚集,从而对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疗效。例如: 胰激肽原酶:扩张微血管,防止血栓形成。 羟苯磺酸钙: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帮助控制病情。 此外,对于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建议在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利用氩激光阻断微血管瘤的血液供应,防止眼底出血。 冷冻治疗:适用于无法进行激光治疗的患者,如存在白内障或玻璃体出血者。 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因玻璃体出血导致失明的患者,术前需通过眼电图和视网膜电流图检查确定视功能良好。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一旦发现眼部出现病变,应及时控制血糖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少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风险。
糖友关爱中心
37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