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医生常说的定期查眼底,到底应该怎么查?

我经常说,像以下这些眼底病高危人群,需要每年定期检查眼底: 糖尿病患者:确诊糖尿病且暂时未发现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每年检查一次,发现视网膜病变的则应缩短检查周期。 近视患者(特别是大于600度的高度近视):近视患者应做到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度数越高眼底病变风险越大,尤其是周边视网膜变性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 青光眼家族史人群:青光眼存在非常明显的遗传倾向,40岁之后应该每年检查一次眼底。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易引发视网膜病变,应每年检查一次眼底。 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氯喹等有毒副作用的药物患者:此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可威胁眼底健康,服用此类药物的的人群需要遵循医嘱定期检查眼底。 此外,当出现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看完这些,有些人就问了,眼底检查到底该怎么查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看,眼底检查的方式有哪些。 欧堡全视网膜照相 现在眼底疾病的检查手段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眼底彩照。通过给眼底做一个造像,可以看到眼里是否有出血、水肿等。 照相有两种,后极部照相和欧堡全视网膜照相。 后极部照相主要检查眼底中心区域,可以发现很多疾病,例如黄斑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等。通常不需要散瞳,无创快捷,是很多眼科门诊的常规检查。 欧堡全视网膜照相可以看到200度的眼底,范围大,分辨率高,能避免漏诊;成像速度快,不需要散瞳(当然散瞳可以检查的更细致)。 (欧堡眼底照相和普通照相的范围对比) 最细致的欧堡全视网膜照相是这样进行的,正前方+上下左右一共5个方向拍照,这样可以避免漏诊。如果装载了“欧堡Review读图软件”,还可以随时调整对比度和亮度,可以让一些隐秘的病灶无所遁形。 有的医院服务比较人性化,还可以给您提供pdf版本的电子版照片,清晰度要比打印的高很多,方便长期的观察和对比。 高度近视做ICL手术或者激光手术前,欧堡全视网膜照相是必须的检查,一旦发现周边视网膜有变性区,赶紧进行激光光凝,就可以免除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我经常跟术前检查发现裂孔的患者朋友说,还好你动了做手术的念头来做检查,成功拆除了定时炸弹,躲过一劫 oct光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是黄斑区域,黄斑是人眼里接受光信号最灵敏的部位。当黄斑发生病变时,视力会迅速下降,可出现视物变形、扭曲、直线变弯、眼前固定黑影遮挡等不适,甚至会导致失明。 对于黄斑的检查,有个很好的检查手段,叫OCT光相干断层扫描,还有更高级的,可以同时查看血流的OCTa,通过这个检查我们可以明确很多黄斑相关的疾病,而且这个检查方法没有创伤,可以快速得到结果。 (a)正常黄斑(红色箭头所指凹陷处);(b)黄斑裂孔;(c)黄斑前膜(蓝色三角之间) 散瞳眼底检查 医生也可以使用检眼镜为患者做全面的眼底检查,但通常需要散瞳,常用的装置是三面镜、前置镜或者间接镜。这些方式可以让医生直观地观察眼底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面镜 散瞳眼底检查一般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如果患者的瞳孔括约肌对散瞳药物的反应性较差,其瞳孔散大所需要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如果散瞳以后要进行眼底检查的项目较多,则检查所需要的时间就长一些,视个人具体情况会有所差异。 除了以上几种方式,我们常用的还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箐绿造影、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以及视野等等检查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评估眼底的健康情况,定位到具体的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的眼底检查,每个都要做吗?当然不是了,健康状态下,眼底的定期检查,查一下欧堡全视网膜照相和OCT就可以了,如果通过这一项检查发现了问题,可以根据医生的方案,增加其他检查

赵阳

副主任医师

北京美尔目医院

135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根据眼底病变的程度分成单纯性视网膜病变和增值性视网膜病变。 在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时,属于比较轻的视网膜病变,这时已经有视力下降,患者可以有闪光感飞蚊症。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指轻中度非增殖期阶段(I, II 期),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第二阶段属于重度非增殖期(III 期),一般通过激光进行治疗。第三个阶段(IV 期)患者眼内出现新生血管增殖或者出现黄斑水肿,需要进行眼内抗-VEGF 针治疗,最后一个阶段(V, VI 期)是增殖膜增加和玻璃体出现积血,需要手术玻切治疗来缓解病变的发展。 平时只有控制好血糖,才能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预防或者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是控制好血糖,禁血糖忽高忽低,不遵医嘱用药,平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辐射时间久。

王贺平

住院医师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137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哪些人容易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和糖尿病的病程、血糖的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等密切相关。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 在糖尿病病程小于 10 年的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 7% 在病程为 10 到 14 年的人群中,发生率为 26% 病程大于 15 年的发生率为 63% 病程超过 30 年则为 95% 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升高。另外,国内外很多学者达成共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预防、延迟全身微血管病变及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 12 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较低于 12 的糖尿病患者要高 3.2 倍。总的来说,血糖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水平波动大、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较易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这样的人群而言,积极预防与及时治疗对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姜林林

健康管理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健康管理师团队

135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各种眼病中主要的致盲因素之一。20岁以上人群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17.6%,40岁以上人群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34.1%,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4.5%。我国目前成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而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达30%-50%。

姜林林

健康管理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健康管理师团队

135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最终导致失明。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高达 5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体内糖代谢的异常,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微血管病变。反映在眼底,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眼底改变:视网膜出现出血、渗出、新生血管,黄斑部出现水肿,玻璃体出血,最后视网膜因为增殖膜牵引而脱离。若出现大量的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将严重影响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往往没有特殊不适,患者在不知不觉中病情逐渐加重。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的眼底检查、及早的诊断治疗是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最为有效的手段。

姜林林

健康管理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健康管理师团队

135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体检中常见的眼底病变

体检时总有人认为眼部体检项目如眼底检查不是非常重要,觉得没必要做检查,其实不然。 眼底病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大多对视功能损害较大,大众普遍缺少对眼底病的正确认知,常常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使视力受到不可挽回的损伤,甚至失明。如果能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晚期治疗则难度大、恢复时间长、效果差。因此,眼底“年检”十分有必要。 那么,体检中有可能会发现哪些眼底问题或病变,对这些病变该如何进行处理?本期科普专家将就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 眼底有非常重 要 的 结 构,包括视神经、视网膜、视网膜动静脉血管、黄斑(视物中心)等。通过检查眼底,医生可以发现各种眼科疾病。 1.视网膜变性、裂孔 视网膜为眼球后部最内层组织,结构精细复杂。 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是眼底病中一类严重损害视功能的眼病,主要是视网膜功能出现了障碍。视网膜变性是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有些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特别容易形成视网膜裂孔。这是因为变性降低了视网膜的粘着力,抗牵引力降低。 视网膜有变性时,就要密切检查眼底,一旦发现视网膜变性或裂孔,应根据病情可进行预防性激光治疗,封闭变性或裂孔区,预防视网膜脱离。 2、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 一般情况下,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可称为高度近视。与普通的近视不同,高度近视除了视力差,还有可能引起各种眼底的并发症,包括: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视网膜变性、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可致失明。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碰撞眼球,定期到医院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如发现眼底变性或裂孔可及早进行激光治疗。 3、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发生病变的一类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根据病情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类。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为缓进型,病程进展缓慢;急进型多发生于青壮年,病初即迅速发展或经数年的缓慢过程而后突然发展。眼底病变的程度与高血压时间长短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血压下降和控制,眼底出血、渗出等病变会逐渐好转,但到晚期效果较差。有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者易发生动脉阻塞、静脉阻塞、视网膜大动脉瘤及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眼底检查。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因此,治疗该病的同时也要控制血压,综合治疗。另外,高血压患者平时要多加注意,预防此病的发生。 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的病变,造成视力改变,严重者可致盲,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早期无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黄斑后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进展与血糖的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血压、血脂相关,应严格控制血糖,治疗高血压,定期眼底检查,根据病变所处阶段采取适当治疗,包括药物、激光、手术等治疗。 5.玻璃体混浊(飞蚊症) 飞蚊症一般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的,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也即随着年纪老化,玻璃体会“液化”,产生一些混浊物。因而,飞蚊症正式的名称是“玻璃体混沌”。飞蚊症的症状多为眼前常有黑点飘来飘去,有时清楚,有时模糊,当病人在看蓝色天空、白色墙壁等较为亮丽的背景时,更容易发现它的存在。患者时常感到眼前出现有如蚊虫般飘动的黑影或蜘蛛丝,会随着眼球的转动而游动。 飞蚊症大部分是玻璃体老化所致,定期追踪与检查不可忽略。多数飞蚊症是生理性的,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少数可能伴有威胁视力的病变,其中主要的是视网膜裂孔形成,所以一旦发现“飞蚊”,应尽早到医院进行完整的散瞳眼底检查,之后根据情况定期复查。如果症状突然加重明显、视力下降明显或有闪光感,应立即就诊。多数飞蚊症无需治疗,少数可进行激光治疗,严重者可以手术。 6、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人常见的致盲眼病,该病可能与长期慢性光损伤、遗传、代谢、营养等因素有关。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患者多为50岁以上,双眼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并且进行性损害视力,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是发达国家老年人致盲最主要的原因,我国也日益增多。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老人是否有视物变形、视野中有暗点或视力下降等情况,一旦发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带老人到正规医院检查,明确诊断。由于黄斑变性疾病预后差、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及早就医干预非常重要。高危患者可以定期使用阿姆斯勒(Amsler)方格表进行自查。 Amsler表格是一种简单的黄斑病变的自我检查工具,甚至可以打印在一张白纸上,定期检查双眼,以便及早发现眼底黄斑病变并监测黄斑病变的进展。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眼睛还是每个人全身情况的窗户。因为眼睛是全身唯一可以不需要划开皮肤就能直接看见血管形态和走形的部位。通过观察眼底,直视眼底血管情况,可以提示全身多种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都可以在眼底血管上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眼底检查可以直接看到特异表现。 与其发现疾病后想方设法治疗,不如防患于未然。要想保护视觉健康,最应该做的,就是进行科学的眼底检查啦!

主治医师陈斐斐

126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患者,应多久检查一次眼底?这个问题一定要早知道】

在眼科门诊经常见到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导致眼底病变,来医院检查时就发现眼底病变已经非常重,视力非常差,最终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稍改善,或者随着病情进展,视力越来越差,为这些患者深感惋惜。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也就是说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生几率几乎是100%,所以及时眼底检查及控制病情进展非常重要。 我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人口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最终致盲,是目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如黄斑水肿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前膜和黄斑牵拉等都会引起低视力和盲。DR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寿命的提高,DR也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如何降低DR致盲率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糖尿病,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外还有到眼科门诊了解眼底情况,建立档案,定期复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一般在糖尿病早期,患者可以每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如果已经开始有病变,就要每6个月复查一次。要是已经出现严重的病变,如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等眼部疾病,就要每1-3个月复查一次,以免延误治疗。一些糖尿病患者如果有视觉症状,诸如眼前有黑的“漂浮物”,“蝌蚪”,“蚊子”或“蜘蛛网”等,应及时检查眼底。   一旦出现了重度非增殖期病变,就要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控制眼底病情,一旦眼底出现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变,就要遵医生医嘱进行药物、激光光凝、手术等方法治疗。 糖尿病患者最根本的是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这样才能避免全身多器官的损害,同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常会推波助澜,所以要经常内科综合调控血糖、血压、血脂。同时,患者应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有益血管健康的行为都有利于预防视网膜病变。患者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定期复查,留住光明”。

郑坤坤

主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126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失明了怎么办?失明的原因都有哪些?

失明又称为盲,可由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角膜混浊、儿童盲、屈光不正、沙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引起,本病表现为管状视野、无光感,如果是疾病因素所致的失明,可通过降眼压滴眼液和抗感染滴眼液治疗,外伤或疾病严重等情况下,可接受手术治疗。失明临床上较为常见,盲患病率2.29%,我国50岁以上人群约有盲人500万人。本病好发于中老人以及女性,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相应的预后也有区别。失明的典型症状是矫正视力小于0.05或者视野半径小于等于10度,部分患者可出现外斜视。外斜视是部分患者的常见症状,盲目可以引起废用性外斜视。 一、失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失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可能由于内分泌疾病或其他眼科疾病引起。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可由外伤诱发。 1.主要原因: 白内障:目前全球白内障致盲者2千万,预计2025年将有4千万人因为白内障而失明。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致盲眼病,后果极为严重,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欧美发达国家主要的不可治盲原因,近年来也成为我国重要的致盲眼病。 角膜混浊:角膜病引起的角膜混浊是我国致盲的主要原因,感染性角膜盲最多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是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并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导致严重的视力损伤,甚至致盲。 2.诱发因素:外伤也可导致失明,包括眼球穿通伤、贯通伤和眼球破裂伤、热烧伤、化学伤、辐射伤和毒气伤等。 二、确诊失明需要做哪些检查? 当患者出现视力低下时,需要到眼科就诊,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眼科影像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盲。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视力低下,并出现看东西模糊、存在角膜、眼底、视神经疾病等等症状,高度怀疑失明时,应及时就医。 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是检查眼球前节和眼后节的重要工具,可以了解屈光间质、视乳头视网膜病变等。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电图检查: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电图检查可以了解视觉通路的病理性改变,是了解视功能的主要检查方法。视力检查中显示矫正视力大于等于0.02小于0.05为3级盲,矫正视力小于0.02到光感为4级盲,双眼无光感为5级盲。

脊柱康复陈医生

124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网”病知多少,早防早治最重要

“糖网”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简称,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眼部并发症。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以糖网最为多见,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高血压,高血脂有关,而糖尿病病程是糖网发生的主要危险。 糖网患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眼睛不红不痛,视力正常,但实际上已有视网膜病变。中期,会出现视力下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等。晚期,患者常常会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最终走向失明。 糖网可怕吗?如果不管不顾,后果往往不堪设想,短短数月就可致盲。但糖网可防可控,只要积极控制血糖,早期、定期监测眼底情况,发现问题早治疗,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得了糖网也不必忧心,控制好血糖,定期检查眼底吧。 正常视网膜 中期糖网 晚期糖网

赵媛

副主任医师

绵阳市中心医院

118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会发生眼底出血呢?

眼底出血是由于眼部疾病或者全身疾病等原因导致的眼底视网膜出血,是视网膜内外屏障异常引起的。眼底出血的发生是动态过程,发生出血的血管部位(视网膜、脉络膜、深层、浅层)、性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新生血管)和当时血管内压力决定了出血波及的层次和范围,眼底出血可以表现多种形态。通过药物、激光光凝、手术等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一、眼底出血可以分为哪几类? 视网膜浅层出血:来自视网膜表浅毛细血管丛,出血沿着神经纤维层走行分布,呈现线状或者火焰状。 视网膜深层出血:来自于视网膜内颗粒层附近的深层毛细血管丛,出血沿细胞走向在垂直的空间延伸,呈现圆点状、色暗红。 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出血位于视网膜内界膜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之间,多在黄斑区,呈现舟样上方半透明液体、下方红细胞沉积,内界膜发生圆拱形脱离。 视网膜前出血:位于视网膜内界膜与玻璃体后界膜之间,呈现舟样出现在视网膜不同部位,缺乏内界膜脱离形成的圆拱状形态。 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出血:出血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之间,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破裂有关,形态片状,边界清楚。 视网膜色素上皮下出血:出血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下,颜色呈黑红色,主要是脉络膜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玻璃体积血:眼底出血进入玻璃体内,与视网膜血管破裂或者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有关。 二、哪些原因会引起眼底出血呢? 眼底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很多眼病和全身疾病导致的症状,一般是局部视网膜血管病变和全身血管病变引起。 眼部病变出血:炎症性(如葡萄膜炎、视乳头炎等),视网膜血管病变(如血管炎、静脉阻塞、大动脉瘤等),变性(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等),此外,还有眼外伤、眼底肿瘤等。 全身疾病引起出血: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白血病、贫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导致眼底出血。 三、眼底出血好发于哪些人? 糖尿病:糖尿病可损害全身各地方的血管,视网膜的血管处于高糖环境中,相对也变得脆弱,就像有裂缝的水管,容易发生渗漏、出血。 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动脉血管异常,导致眼底视网膜血管的损伤,可致出血。 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眼轴较长造成眼球壁的各层组织都会相应变薄、萎缩。尤其是视网膜变薄后,容易使得视网膜周边部发生病变,诱发新生血管等,还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或出血,视力下降。 老年黄斑变性:在视网膜黄斑区出现不该生长的“新生血管”,由于新生血管较脆弱且不健康,因此很容易导致破裂、出血。

手护妈妈

1164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00条记录共30页
...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贾红蔚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三甲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糖尿病(3例) 甲减(1例)
专业擅长:擅长糖尿病 甲状腺结节 甲亢 甲减 甲状腺炎 骨质疏松 性腺疾病 垂体肾上腺疾病 身材矮小等内分泌代谢病诊治
好评率:99% 接诊量:8777
陈贺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三甲
营口市中心医院
糖尿病足病(6例) 肥胖症(3例)
专业擅长: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硕士,擅长糖尿病、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肥胖、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痛风、高血压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10106
王志宏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三甲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糖尿病足病(253例) 病毒感染(76例)
专业擅长:1.糖尿病(血糖高,低血糖,降血糖,糖尿病用药指导,胰岛素用药指导,儿童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轻度乏力,口渴,胰岛素缺乏,糖代谢调节异常)2.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便秘,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足)3.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促甲状腺激素调理)4.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血压异常,血压高,降血压)5.高血脂(血脂高,降血脂,清血管)6.高尿酸(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高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痛风,降尿酸,祛湿)7.内分泌疑难杂症(脑垂体瘤,生长激素,乳房早发育,肢端肥大,库欣综合征)8.肥胖(减肥,减重,祛湿,脾胃调理,减肥塑身)9.增重(增体重,BMI,增肥)1
好评率:99% 接诊量:39573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