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别名:鳞癌,表皮样癌,棘细胞癌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鳞状细胞癌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儿童防晒:预防皮肤癌的重要一步

德国联邦环境部近日强调,儿童时期的晒伤是引发皮肤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皮肤癌应从儿童防晒开始。然而,仅仅防晒是否足以预防皮肤癌? 皮肤癌是一种来自外胚叶的恶性肿瘤,主要以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为常见类型。这些癌症通常出现在裸露部位,如头、面、颈和手背等,也可能出现在口腔粘膜、唇、舌和外阴等部位。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最高,而基底细胞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约为10∶1.5。 导致皮肤癌的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强烈日晒、皮肤干燥、萎缩和角化;长期接触沥青、煤焦油或砷剂等化学物质;不稳定性疤痕、慢性溃疡及窦道长久不愈等物理性刺激;以及皮肤过度角化、粘膜白斑、色素性干皮症、乳头状瘤等皮肤增生病变。 德国环境部下属的联邦辐射保护局发布了儿童防晒指南,包括穿宽松舒适的衣服、正确佩戴太阳镜、抹防晒霜并随时补抹、避免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期间晒太阳以及记得补水。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品、注意电离辐射、及时治疗癌前病变以及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健康百科

3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光化性角化病:一种需要重视的癌前病变

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 AK),也被称为日光性角化病、老年性角化病,是一种由日光中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前期病变。这种病变最早出现在角质形成细胞向肿瘤转化的临床阶段。AK主要影响老年人、浅肤色人群和长期暴露在日光下的人群。据报道,澳大利亚40岁以上人群的AK患病率在40%~60%,而英国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9%~24%。在美国,估计有12%的人口受到影响。尽管我国缺乏明确的流行病学数据,但一项针对上海市某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研究发现,光线性角化病的发病率为3.7%。 为什么AK的诊断和治疗如此重要?因为AK有可能发展成鳞状细胞癌(SCC),高达82%的SCC发生在AK皮损内部或邻近部位。如果AK皮损迅速扩大呈疣状或结节状,甚至破溃,那么就有可能恶化成鳞癌。恶变通常发生在多发皮损病程长者中,拥有10个以上AK皮损的患者在5年内有大约10%的风险发展成鳞癌;AK患者发生鳞癌的风险随着皮损数量的增多而升高。 AK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结合。首先,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患者年龄、皮损部位和皮损特征。如果临床表现不典型或皮损表现出硬化、面积大(直径>1cm)、生长迅速、出血、红斑和溃疡等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AK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好发人群(50岁以上浅肤色人群,男性较女性多见)、好发部位(日光暴露部位,如头、面、颈、耳部、手背、前臂)和典型皮损(皮色至红棕色、边界不清的斑疹或丘疹;皮损表面覆有粘着性鳞屑,如强行剥去可见轻度出血;皮损一般较小,直径通常0.5~1cm,少数病例可达数厘米;单发或多发;日光性唇炎是本病的一种类型,多见于下唇中部)。 AK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冷冻、电灼、微波或激光等,但这些方法可能不够彻底。对于单发的小病灶,手术切除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对于多发的、面积广泛的病灶,光动力疗法可能是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已成为国外的首选治疗方法。

跨界医疗探索者

4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018年下半年PD-1/PD-L1药物临床试验进展汇总

PD-1/PD-L1药物的问世为癌症治疗开启了新的篇章。继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之后,这类药物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下面,我们将按病种分类,汇总2018年下半年PD-1/PD-L1药物的临床试验进展。 肺癌 K药(Keytruda)在ESMO2018免疫肿瘤学大会上公布了对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数据。与多西他赛化疗相比,Keytruda显著延长了总生存期。O药(Opdivo)在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未能达到总生存期的主要终点。T药(Tecentriq)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三阴性乳腺癌 T药(Tecentriq)联合化疗在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试验中,显著降低了疾病恶化或死亡风险。 结直肠癌 O药(Opdivo)联合低剂量Yervoy在微卫星不稳定性高或DNA错配修复缺陷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持久的临床益处。 肾癌 K药(Keytruda)联合阿西替尼在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临床试验中,显著改善了总生存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以及客观反应率。O药(Opdivo)联合Yervoy在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临床试验中,显著延长了无治疗生存期(TFS)。 黑色素瘤 O药(Opdivo)联合Yervoy在晚期黑色素瘤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持久并长期的生存益处。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K药(Keytruda)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在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试验中,显著改善了总生存期。 食管癌或食管胃结合部癌 K药(Keytruda)单药治疗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或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试验中,达到了总生存期的主要终点。 膀胱癌 K药(Keytruda)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高的完全反应率。 尿路上皮癌 O药(Opdivo)联合Yervoy在接受过铂类治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试验中,具有更高的客观反应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以及总生存期。 以上是2018年下半年PD-1/PD-L1药物在不同癌症类型的临床试验进展。随着更多更深入的研究进行,相信癌症将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变成慢性病。

健康驿站

4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乳腺癌中罕见的化生性癌: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预后

化生性癌是一种在乳腺癌中非常罕见的亚型,占浸润性乳腺癌的不足1%。根据2003年版的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化生性癌被分为两类:纯上皮化生性癌和上皮/间叶混合型化生性癌。 从临床角度来看,乳腺化生性癌的表现与侵润性导管癌相似,患者的平均年龄约为55岁。肿块通常大小在3-4cm之间,但也可能超过20cm。影像学检查中,化生性癌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致密肿块,有时伴有骨化,钙化则不常见。 在大体病理学上,化生性癌肿块质地硬,边界清晰,切面呈实心状。如果伴有鳞化或软骨化生,切面可能呈珍珠白色或有光泽。体积较大的鳞状细胞癌可能因坏死而在切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 在组织病理学上,鳞状细胞癌包括角化大细胞癌、非角化大细胞癌、梭形细胞型和棘层松解型。梭形细胞鳞癌有明显的间质细胞反应;特点是浸润性乳腺癌中伴有大量梭形细胞成分,这些梭形细胞实际上来自腺管,而非鳞癌或其他来源。腺鳞癌是指浸润性癌中具有明确的腺管或腺体分化,同时混合有广泛的鳞状上皮分化区域。大部分低级别腺鳞癌患者的预后较好。 上皮/间叶混合性化生性癌形态多样,上皮成分常表现为侵润性癌,间质中可能出现各种异源性成分,包括骨化生、软骨化生、软骨肉瘤和骨肉瘤等。当间质成分为恶性时,称为癌肉瘤,这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产生基质的癌是一种罕见的上皮/间叶混合性化生性癌,定义为浸润性癌直接转化为黏液软骨样基质或骨样基质,中间无梭形细胞或破骨细胞过度带。低度恶性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化生性癌,预后相对较好。 化生性癌是一大组异质性疾病,不同类型的化生性癌的生物学行为有所差别。大部分化生性癌恶性程度较高,侵袭性较强,如癌肉瘤;少数化生性癌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相对较好,如低度恶性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

AI医疗先锋

4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一个成功案例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个66岁女性患者的成功案例。 患者主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疼伴气促3个月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右肺门5cm大小肿物,伴纵膈淋巴结肿大,活检结果为鳞状细胞癌,中等分化,临床分期ⅢB。 初拟给予同步放、化疗,但患者及家属考虑毒副作用过大而拒绝。最终采取放疗加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案。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技术,靶区包括肿瘤及纵膈内阳性淋巴结引流区,放疗剂量为大于95%PTV给予60Gy/30f/6w。放疗期间出现Ⅱ度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支持处理后缓解。放疗后1个月开始行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TP(多西他赛75mg/m2 d1和卡铂AUC 5 d1),共四个周期。 放疗后3个月复查肿瘤接近完全消失,但右肺放疗区出现纤维样改变伴渗出,相邻胸膜轻度增厚伴少量胸腔积液,临床诊断为放射性肺炎。患者出现活动后气喘、下肢无力懒于活动等症状,舌像偏红带淡色,边缘有淤斑,脉象沉细微弦,诊断为肺肾阴虚,阴虚生内热,伴气血淤积,肝气淤积致木侮土。 给予中药处方一,服用3服后患者咳嗽、咳痰及气喘好转,乏力及腹胀明显减轻。继续服用7服后症状及病情稳定。后患者因感冒后出现痰中带血,给予中药处方二,服用6服后患者咳嗽、咳痰及气促明显缓解,痰血停止,乏力及腹胀也缓解。改处方三一直服用,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绿色医疗倡导者

5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口腔癌的治疗选择:手术、放疗还是化疗?

当被诊断出患有口腔癌时,患者和家属通常会感到困惑和恐惧,首要问题是如何治疗。然而,口腔癌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包括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因此,在确定治疗方案之前,必须首先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通过观察病变特征、临床表现和病史来做出初步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口腔内的淋巴瘤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对于这种类型的肿瘤,手术并不是首选治疗方法。 鳞状细胞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据了80%的比例。对于鳞状细胞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则作为辅助手段。是否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原发灶的大小、是否侵及周围解剖结构、淋巴结是否受到影响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要确定淋巴结是否有转移,需要将颈清标本中的淋巴结分区收集并进行病理检查。 由于口腔癌的治疗选择非常复杂,医生在患者入院时通常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有在获得所有影像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后,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才能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是否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医疗趋势观察站

5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日光性角化病:皮肤癌的前兆

日光性角化病(solar keratosis),也被称为老年角化病或光线性角化病,主要影响中老年男性和女性。这种疾病通常出现在面部暴露在阳光下的区域,尤其是那些在年轻时长时间在户外工作而没有采取皮肤防护措施的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影响的皮肤会出现褐色角化性斑块,表面覆盖着难以剥离的黑褐色鳞屑。这种病变通常是单一出现的,并且可能会持续数十年。 如果皮肤损伤迅速扩大,形成疣状、结节状或甚至破溃的症状,这可能表明日光性角化病正在恶化成为鳞状细胞癌。因此,鳞状细胞癌被认为是一个演变的病谱,包括癌前病变日光性角化(AK)、原位癌(鲍温病)和侵袭性鳞癌(SCC)。

医疗科普小站

3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常见皮肤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皮肤肿瘤是一类常见的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良性皮肤肿瘤通常生长缓慢,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而恶性皮肤肿瘤则生长迅速,边界不清,表面粗糙,可能伴有溃疡、出血等症状。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有脂肪瘤、血管瘤、汗腺瘤等;恶性皮肤肿瘤则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对于皮肤肿瘤的治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良性皮肤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而恶性皮肤肿瘤则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预防皮肤肿瘤的发生也非常重要,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防晒、避免过度曝晒等措施。

癌症防治先锋

3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深入了解结直肠癌: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0%。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1。该疾病的病理分型主要包括腺上皮癌、鳞状细胞癌、类癌和腺鳞癌等。其中,腺上皮癌又可细分为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类型。 结直肠癌的致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食因素、遗传因素、息肉和慢性炎症刺激等。例如,高脂、高肉食、低纤维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直肠癌患者家族中,约有1/4有癌肿的家族史;直肠癌的发病与息肉有密切关系;慢性的炎症刺激也可能导致直肠癌的发生。 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直肠癌到晚期常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直肠癌还可以向远处转移到肝脏,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症状、体检发现和辅助检查。其中,血常规示小细胞性贫血,血沉增快;大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X线表现为钡剂充盈缺损,病变肠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肠袋不规则,肠管狭窄或扩张;结肠镜检查能明确病变性质、大小、部分甚至发现早期病变;另外血清癌胚抗原(CEA)、B超、腹部CT检查亦有助于诊断。 结直肠癌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手术治疗是根治结、直结癌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药物治疗可提高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放射治疗可缩小肿瘤,提高切除率;中医中药治疗可作为辅助及支持治疗,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对于早期粘膜层癌,可内镜下切除,晚期肿瘤,可在内镜下放置支架,以防狭窄及梗阻。 结直肠癌肝转移极为常见,在确诊时已有20%-40%的病人发生肝转移,异时性肝转移的发生率亦高达50%。因此,肝转移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肝切除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机会。对于不能切除的转移病变,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全身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病灶内化疗、放疗和中医药治疗等。中医药治疗在改善全身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延长生存期方面有相当的价值。

医疗科普小站

6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肺占位患者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在面对肺占位、疑似肺癌的患者时,经常会有家属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已经考虑到肺癌的可能性,为什么还需要进行病理检查?毕竟气管镜或CT引导下肺穿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是否可以跳过这个步骤? 实际上,病理检查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肺癌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包括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又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每种类型的肺癌都有其特定的治疗原则。 例如,对于早期的I期肺癌,无论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方式通常是手术。但如果小细胞肺癌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但没有远处转移,首选的治疗方式将不再是手术,而是根治性放化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如果有淋巴结转移,可能需要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后手术,或者直接手术治疗,术后再根据PD-L1及基因检测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化疗后免疫或靶向治疗。 对于IV期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及PD-L1检测,以确定是否有敏感基因突变。如果有,建议进行靶向治疗;如果没有,根据PD-L1的表达情况,可以选择免疫治疗或免疫联合化疗。对于鳞状细胞癌,基因检测和PD-L1检测同样重要,治疗原则也类似。对于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或肉瘤样癌,治疗原则则有所不同。 因此,尽管病理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它对于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现代医疗技术已经使得气管镜或CT穿刺的风险大大降低,所以不必过于担心。有时候,等待病理结果需要一些时间,甚至免疫组化还需要再等待2-5天,但这都是值得的。

AI医疗先锋

45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00条记录共30页
...
...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