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导管癌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 肿瘤内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浸润性导管癌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及诊断要点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以单一形式出现,但有时也会与其他类型混合存在。以下是其典型的超声表现: 在乳腺腺体层内可见肿块; 肿块内部大多数呈现不均匀的低回声; 纵横比大于1,但当肿块大小超过20mm时,形态可能趋于类圆形,部分边缘呈现成角; 肿块边缘呈浸润性,无包膜,边缘模糊、毛刺状、成角、微小分叶; 肿块形态不规则; 可能出现多发性的微小钙化,甚至微钙化可能是发现乳腺癌的唯一线索; 周围可见高回声晕; 后方回声可能出现衰减或混合性改变; CDFI显示肿块内部、边缘出现增粗、扭曲及“马赛克”血管走行,RI>0.7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腋下淋巴结转移:无论肿块大小,均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大多数转移性淋巴结体积增大,呈内圆形,内部呈低回声,淋巴门偏心或者消失;多发性肿大时,淋巴结之间可见融合,彩色多普勒可见淋巴结内丰富的血流信号。

疾病解码者

3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乳腺癌化疗后月经淋漓不尽怎么办?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三十岁出头就面临乳腺癌的挑战。2021年2月1日,我的世界被彻底颠覆了。左侧乳腺肿物的发现,像一把利刃划破了我平静的生活。紧接着的区段切手术和病理报告,证实了我的最坏猜测:多处导管内癌未排除一处浸润可能。 2月6日,我接受了左侧乳房全切术和同侧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其余几处均为导管内癌。这个消息像一记重拳,打得我措手不及。接下来的4TC化疗方案,成为了我必须面对的现实。 第二次化疗是在3月31日。化疗回来后,4月7日,我来月经了。月经提前了21天,一开始第一周月经量少有血块,4月11日开始月经量多起来,以晚上为主。4月17日晚上,月经量增多,仿佛一场无法控制的洪水。我曾服用宫血宁、维生素K4、妇科止血灵,但都没有效果。第一次化疗后也是五天来了月经,但是月经量很少只有三天。这一次完全止不了,血常规是没事的。我感到无助和恐惧,仿佛被困在一个无底洞里,无法逃脱。 我开始失眠,多梦,晚上睡觉也是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下周三又开始第三疗程化疗了,月经量今天有点多,今天早上肌注缩宫素,妇科医生说应该不管用,不过当地也只有这个药适合我用了。我还可以怎么办?我感到绝望,仿佛被抛弃在一个荒凉的沙漠中,找不到任何出路。 我去看了中医,中医说我是肝郁脾虚,脾虚不统血。这个解释让我有些安慰,但更多的是疑惑和不解。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体,怀疑自己的命运。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要承受这样的痛苦?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帮助下,我决定去照B超看看。医生建议我继续服用宫血宁,直到月经停了为止。我已经吃了三四天了,还是没止住。以前吃三天都可以止住的呀,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自己。现在的我,仿佛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利和自由,成为了疾病的奴隶。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我不能放弃。我要继续战斗,直到最后一刻。因为我相信,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深度和宽度。我要用我的经历,去帮助更多的人,去让他们知道,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它,就一定能战胜它。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我们可以互相支持,共同度过难关。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医疗趋势观察站

3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及诊断要点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通常以单一形式出现,少数情况下可能与其他类型混合。这种癌症的超声表现有以下特点: 肿块位于乳腺腺体层内; 肿块内部大多数呈现不均匀的低回声; 纵横比大于1,但当肿块直径超过20mm时,形态趋向于类圆形,部分边缘成角; 肿块边缘呈浸润性,无包膜,边缘模糊、毛刺状、成角、微小分叶; 形态不规则; 出现多发性的微小钙化,这可能是发现乳腺癌的唯一线索; 周围高回声晕; 后方回声衰减或后方回声呈混合性改变; CDFI:肿块内部、边缘出现增粗、扭曲及“马赛克”血管走行,RI>0.7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腋下淋巴结转移:无论肿块大小,均可出现淋巴结转移;大多数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体积增大,呈内圆形,内部呈低回声,淋巴门偏心或者消失;多发性肿大时,淋巴结之间可见融合,彩色多普勒可见淋巴结内丰富的血流信号。

医疗之窗

3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辅助化疗对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的生存获益相似:基于ER和Ki67的研究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包括遗传学、临床表型、转移模式和化学敏感性。然而,在辅助治疗中,两者通常被视为相同。我们通过比较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两个乳腺癌患者组中的早期ILC和IDC,探讨了这些差异。 研究方法:我们比较了在香港和澳大利亚连续确诊的202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了肿瘤组织学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包括ER/PR和Ki67)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239例患者被诊断为ILC(11.8%),1790例患者被诊断为IDC。澳大利亚患者比香港患者年龄更大,绝经后更常见。ILC的分级和增殖率低于IDC,ER阳性和HER2阴性更常见;然而,ILC可能与IDC一样出现淋巴结转移。IDC的ER/PR和Ki67状态之间呈现强烈的负相关,而ILC未能证明任何这种反相关。 结论:这些数据表明,ILC中原发灶黏附缺陷可能导致瘤旁回馈缺陷,既降低抗转移性(辅助性)又降低肿瘤渐退性(姑息性)细胞毒治疗的疗效。因此,我们建议不要假定辅助化疗对同样的ER和Ki67的ILC和IDC生存获益相似。

家庭医疗小助手

4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成功案例:6年带瘤生存

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在2001年接受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结果显示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直径2.5cm,ER+、PR+、HER2+++,淋巴结5/18。术后,患者接受了化疗和放疗,并开始内分泌治疗。由于患者未绝经,未使用赫赛丁靶向治疗,而是选择了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2004年,患者出现了胸椎和肋骨两处转移,接受了局部放疗,并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内分泌治疗。后来,由于CA153增高,患者更换了另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继续治疗。目前,患者的病情保持稳定,能够正常工作。 这位患者的经历表明,即使在乳腺癌转移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内分泌治疗,患者仍然可以带瘤生存,并过上正常的生活。因此,对于乳腺癌转移的患者和家属来说,不要轻易放弃希望,积极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医疗数据守护者

5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乳腺癌X线检查报告与病理诊断报告范例

以下是一个乳腺癌X线检查报告与病理诊断报告的范例,供参考。 乳腺X线检查报告 检查号:58687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49岁 检查日期:2006-10-21 门诊/住院号:217166 床号:809 科室:外科 送检医师:XXX 临床诊断:左乳腺癌 投照体位:R左侧:头足(轴)位、侧斜位;R右侧:头足(轴)位、侧斜位 影像学表现描述:双侧乳腺腺体型。左乳腺外上方可见一大小2.8cm × 1.8cm的肿块影,高密度,边缘不规则并伴有毛刺,内见多形性细小钙化。右乳腺未见明显肿块与异常钙化。双侧皮肤、乳头影正常。双侧腋下可见小淋巴结,形态密度无异常。 影像学印象:左侧:BI-RADS:5;右侧:BI-RADS:1 报告医师签名:XXX 审核医师签名:XXX 报告日期:2006-10-22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 病理号:2006-10924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49岁 送检日期:2006-10-24 住院号:217166 床号:809 科室:外科 送检医师:XXX 标本类型: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镜下描述:(此处略) 组织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 组织学分级:II级 乳腺肿瘤大小:4cm × 2.5cm × 2cm 肿瘤累及部位:左侧外上象限 脉管内癌栓:(+) 神经侵犯:(-) 皮肤累及:(-) 乳头累及:(-) 胸肌累及:(-) 保留乳房手术切缘:/ 上:/ 下:/ 内:/ 外:/ 基底:/ 区域淋巴结情况:腋下淋巴转移情况:4 / 14 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情况:/ 内乳区淋巴结转移情况:/ 淋巴结融合:(-) 淋巴结结外侵润:(-) 其它检查:免疫组化:ER:1+;PgR:1+;c-erBb-2/neu:2+ 报告医师签名:XXX 审核医师签名:XXX 报告日期:2006-10-30

智慧医疗先锋者

6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I级低分化的治疗方案

一位58岁的女性患者被诊断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I级,低分化),并且淋巴结中发现了5/24的转移癌。由于缺乏免疫组化的资料,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病期较晚,预后不佳,需要进行化疗和放疗。推荐的化疗方案包括紫杉类药物,一般需要进行6个疗程。免疫组化的结果将有助于确定更精确的治疗计划,包括ER/PR/Her-2等指标的检测。

医疗数据守护者

6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成功战胜三阴性复发转移乳腺癌:化疗联合放疗的治愈之路

在2009年2月,刘女士被诊断出患有左乳癌,并于同年2月18日在乳腺外科接受了全麻下的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后的病理报告显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合并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皮肤未受累,腋下淋巴结:2/7,ER(-)、PR(-)、HER-2(-)、TOP-Ⅱ 26%、P53 30%。为了进一步治疗,刘女士接受了TE方案辅助化疗6周期,具体包括:表阿霉素110mgd1+多西他赛(希存)120mg d1,q21d。然而,她并未进行放疗。 在2010年9月11日的门诊彩超复查中,发现左锁骨上有一低回声团,大小23*17mm。随后进行的PET-CT检查显示:左锁骨上及胸骨左旁内乳淋巴区域多个结节,代谢增高,考虑淋巴结转移。2010年9月16日,刘女士到医院就诊,并进行了左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左锁骨上)低分化腺癌浸润,考虑转移性;ER (-),PR (-),HER-2(-)、Ki67 50%。最终,刘女士被诊断为“左乳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并从2010年9月21日开始接受NP方案化疗6周期。两周期后,疗效评价显示临床完全缓解(CR)。在第5、6周期,刘女士同时接受了患侧胸壁、内乳及锁骨上下区局部放疗。 值得一提的是,刘女士在化疗期间经历了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尽管使用了多种止吐药物治疗,但仍无法很好地控制。然而,她以极强的意志力坚持按治疗计划,完成了足量、足疗程的化疗和放疗。这种个人努力无疑是她取得如此满意的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刘女士在2011年2月10日结束治疗后,按照术后复查间期要求定期复查,前两年内每3个月、第三年开始每半年复查一次。截至2019年1月,刘女士已经实现了疾病完全缓解8年多,并恢复了正常生活。

医疗趋势观察站

4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浸润性导管癌的化疗方案及后续治疗

一位37岁的女性患者在接受右乳根治术和淋巴结清扫后,病理诊断为多灶性侵润性导管癌。该病例的特点是肿物大小分别为4cmX2.5cmX2cm及2cmX2cmX1cm,且淋巴结内有转移癌(8/14)。患者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PR(-)、ER(弱阳)、P53(+)、C-erbB-2(++)、Ki-67(10%阳性指数)。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的免疫组化显示ER(-)、PR(-)、C-erbB-2(-)、Ki-67(45%)。患者接受了六个周期的表柔比星和多西他赛化疗,并在化疗后半月进行了右乳和右侧颈部放疗。左侧淋巴结观察,出院后一月复查发现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有所增长,经穿刺病理有转移细胞,目前正在进行左侧颈部放疗。 对于该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方案,是否需要加强化疗以及后期预防治疗,存在不同的医生意见。一些医生认为需要追加2个疗程的化疗,因为病期较晚,且化疗后半月即有淋巴结转移。然而,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关于免疫组化结果,服用三苯氧胺或使用靶向治疗可能不太适合。针对C-erbB-2的靶向治疗也可能不适合。如果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可以考虑进行FISH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该药。非国家用药目录的靶向药物也可能是一个选择,但代价同样昂贵。 如果追加化疗,可能需要使用含有铂类的化疗方案,如顺铂或卡铂。然而,具体的化疗药物选择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健康百科

4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警惕!乳腺炎切口下隐藏的癌症风险

56岁的张大姐在30年前因右乳脓肿接受了切排手术,术后在疤痕下发现了一个小指头大小的硬结。虽然这个硬结在30年间无明显变化,但张大姐最近开始担心并就医。医生检查后发现了一个质硬结节,并怀疑可能是癌症。经过手术和快速切片,确诊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通常发生在哺乳期,特别是产后1~2个月内,表现为红肿热痛、寒战高热等急性炎症症状。早期可以通过手法排乳和抗炎治疗,但如果化脓则需要切开引流。 一般来说,急性乳腺炎、脓肿切开引流后并发乳腺癌的可能性极低,容易被忽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生率也在增加。因此,早期发现乳腺肿块并及时诊治乳腺癌至关重要。除了定期到医院专科门诊就医检查外,每月进行自我乳房检查也非常重要。 自我乳房检查的步骤包括:对镜子观察双乳房外形、轮廓有无异常;举起双臂,观察双乳房外形、皮肤、乳头、轮廓有无异常;用拇指和食指挤压乳头检查流出的液体;仰卧平躺,肩部稍垫高,举起右手臂,用手触摸对侧腋下、乳房尾叶有无肿块;用手触摸对侧乳房,转小圈,尽量覆盖所有的区域,轻压感觉皮肤下的改变,重压感觉深部乳房组织的改变。

药事通

6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86条记录共9页
...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杨琛轩

主治医师

肿瘤外科

三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专业擅长:擅长乳腺良性肿物、乳腺结节、乳腺纤维腺瘤、乳头状瘤的早期诊治与随诊评估;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原位癌、叶状肿瘤的术前筛查、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咨询和长期内分泌治疗。预约请提前准备病案号或登记号。
好评率:100% 接诊量:225
孙平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三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转氨酶高(2例) 胆汁淤积性肝病(2例)
专业擅长:肝胆外科良恶性疾病(肝癌、胆管癌、胆结石、肝肿瘤、肝血管瘤、小肝癌、肝良性肿瘤、继发性肝肿瘤、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股沟疝、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腹外疝、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道肿瘤、胆囊癌、胆囊良性肿瘤、胆管炎、胆管扩张症等)的规范化诊疗和微创治疗。尤其擅长肝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消融、介入(TACE/HAIC)、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自己相应的联合治疗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1739
钱瑞琴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贫血(1例) 脂肪瘤(1例)
专业擅长: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失眠、便秘、缺血性中风、脑梗、睡眠障碍等老年综合疾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自汗盗汗属汗证等内科疾病。     
好评率:100% 接诊量:235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