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心肌损害
- 本病常无特异性症状,多通过医学检查确诊
- 可以治愈,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简介
新生儿心肌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心肌呈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其特征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及变性,导致不同程度的心肌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的疾病,主要病因是各种病原体感染,其中以病毒感染为多见。本病常无特异性的症状,部分患儿可表现为发热(腋温大于37.2摄氏度)、咳嗽、拒奶、呕吐、腹泻、皮肤苍白、黄疸(皮肤、巩膜黄染)等;严重患儿还可出现呼吸急促且费力,心率增快(常大于160次/分),脉搏细弱,皮肤及嘴唇发紫,少尿(每小时尿量小于1.0毫升/千克体重)或无尿(每小时尿量小于0.5毫升/千克体重),四肢张力低下(表现为全身松软),嗜睡(表现为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不易唤醒或唤醒后很快又入睡)等。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取药物治疗。大多数患儿可在1~2周内完全康复,预后较好;少数患儿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预后一般,若未及时治疗,导致患儿病情加重,可危及生命[1][2]。
症状表现:
本病常无特异性的症状,部分患儿可表现为发热(腋温大于37.2摄氏度)、咳嗽、拒奶、呕吐、腹泻、皮肤苍白、黄疸(皮肤、巩膜黄染)等;严重患儿还可出现呼吸急促且费力,心率增快(常大于160次/分),脉搏细弱,皮肤及嘴唇发紫,少尿(每小时尿量小于1.0毫升/千克体重)或无尿(每小时尿量小于0.5毫升/千克体重),四肢张力低下(表现为全身松软),嗜睡(表现为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不易唤醒或唤醒后很快又入睡)等。
诊断依据:
临床医生结合症状(发热、咳嗽、拒奶等)、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血清心肌酶、病毒学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及心肌活检等,综合做出诊断。
新生儿心肌炎有哪些类型?
本病暂无其他分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新生儿心肌炎是一种常见于新生儿中的疾病[3]。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大多数患儿可在1~2周内完全康复,预后较好,少数患儿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预后一般,未及时治疗,患儿病情加重,可危及生命[1]。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李保锋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巩义市人民医院
王静
主治医师
小儿内科
莘县人民医院
于长海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