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期的翼状胬肉,如果体积较小,没有不适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检查并减少紫外线、尘土、花粉等刺激即可。发展期的翼状胬肉可首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目标
保守治疗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缓解眼部炎症,控制胬肉长大,不影响正常视力。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目标是将翼状胬肉完全去除,并控制术后感染,不再复发。
药物治疗
1.抗代谢药物:包括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等,其中以丝裂霉素为代表,局部注射可抑制细胞增殖,减轻瘢痕形成,降低翼状胬肉复发。但丝裂霉素有较强的副作用,应用不当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年轻近视眼患者、多次眼部手术的老年人、结膜较薄者、中重度干眼患者、角结膜上皮病变患者,均应慎用[2]。
2.抗炎药物:
(1)糖皮质激素:翼状胬肉通常由炎症引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抗炎能力,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延缓翼状胬肉的发展,常见的有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2)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一种导致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关键酶)的活性,抑制细胞增殖,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相似,且副作用小,常见的有普拉洛芬滴眼液。
3.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包括兰尼单抗、贝伐单抗等,通过抑制VEGF改善新生血管状态和临床不适的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翼状胬肉,且价格昂贵。
手术治疗
手术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有胬肉转埋术、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巩膜暴露法、结膜下转位术等,但因其复发率较高、并发症较多而逐渐被替代。目前,翼状胬肉切除加各种组织移植术是较常用的手术方法。当翼状胬肉持续引起眼部不适、视力下降、散光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1.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
彻底切除翼状胬肉后,取与缺损区域形状大小一致的羊膜覆盖并缝合,可以减轻炎症,减少新生血管。但羊膜在术后可能会溶解或脱落,保留时间短,因此不作为翼状胬肉的首选手术方式,通常用于结膜大片缺损、自体组织取材困难的病例,或合并青光眼的患者。
2.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彻底切除翼状胬肉后,根据缺损情况,进行结膜自体移植,该术式可以加快角膜的恢复,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多用于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
3.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彻底切除翼状胬肉后,将含角膜缘组织的结膜瓣移植到缺损部位,填补病变部位缺失的干细胞,加快组织修复,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适用于几乎所有翼状胬肉特别是复发性翼状胬肉。
其它治疗
1.物理治疗
(1)冷冻治疗:通过低温冷冻翼状胬肉,破坏新生血管,促进胬肉组织萎缩,适用于体积较小的翼状胬肉。
(2)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热效应阻断翼状胬肉组织的血管,抑制胬肉组织增殖,适用于体积较小的翼状胬肉。
(3)β射线放射治疗:减弱细胞增殖,闭塞终末血管,治疗时需注意照射的剂量,以免损伤视力。
2.中医治疗
中医称翼状胬肉为“胬肉攀睛”,由心肺风热、脾胃湿热、虚火上炎所致,可服用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的中药,对控制翼状胬肉的复发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周期
翼状胬肉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翼状胬肉通过合理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但因其复发率较高,可能需要反复进行手术治疗,尤其是35岁左右的年轻人。若不及时治疗就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术后1周或2周进行复查,不适随诊。往后每年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陈锋
主任医师
小儿眼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周红梅
主任医师
小儿眼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李川辉
主治医师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