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如果患者因为肿瘤部位特殊等原因而无法接受手术,则可考虑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
治疗目的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防止肿瘤发生癌变。
药物治疗
1.双膦酸盐类药物
此类药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活性并促进破骨细胞凋亡。常作为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方法,也可用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如肿瘤位于脊椎或骨盆部位的患者等)。但如果是患有严重的口腔疾病或需进行牙科手术的患者不建议使用。临床常用药物有:唑来膦酸、阿仑膦酸钠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呕吐、皮疹等[1]。
2.迪诺赛麦(地诺单抗,Denosumad)
此类药物不仅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成熟,还可以使巨细胞数量消失,但不能完全清除肿瘤的基质细胞。因此,这类药物只能作为治疗骨巨细胞瘤的辅助手段,不能单独用来治疗该病。常可用于复发和无法手术的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及肾功能损伤患者禁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乏力、头痛、恶心等。
手术治疗
对于大多数骨巨细胞瘤患者来说,针对原发肿瘤的治疗仍然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
1.肿瘤刮除+残腔植骨术
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骨巨细胞瘤患者,通过建立一个至少与病变等大的骨皮质窗(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是一种用于观察骨质结构的窗口技术),使用高速磨钻在各个方向将瘤腔扩大1~2cm,将肿瘤刮除后,用液氮、苯酚、骨水泥、电灼和氩电刀等辅助措施协助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再选用骨移植物(或人工替代品)或者异丁烯酸甲酯骨水泥填充刮除术后的缺损。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极大限度地保留肢体的功能,还能降低肿瘤的复发率[3]。
(1)骨移植物或人工替代品: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人造替代骨片。选用这些材料能够恢复关节面的正常生物力学,防止远期发生退行性关节疾病并保存了骨质,有利于必要时进行后期的再次手术。而缺点是关节必须保护较长时间以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同时也较难或无法鉴别肿瘤复发和移植骨吸收。
(2)骨水泥:能够提高稳定性,有利于早期的康复训练,还可尽早发现肿瘤复发,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
2.节段截除术
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肿瘤侵犯绝大部分骨端,关节面已经塌陷,或病理表现已有纤维肉瘤改变的患者,还适用于截除后不遗留明显功能障碍者,如腓骨和尺骨处的骨巨细胞瘤。
(1)膝关节融合术:效果可靠,持久耐用,但缺点为膝关节丧失活动度。
(2)人工关节置换术:出现松动的可能性大,容易发生机械障碍、感染。
(3)异体半关节或大段异体骨移植术:排斥反应较小,但术后关节活动欠佳,容易发生远期骨折塌陷、感染等并发症。
其它治疗
动脉栓塞治疗:常应用于头、颈、脊柱肿瘤,用于控制肿瘤出血、缩短手术时间、获得最好的外科切除。术前可考虑行瘤体血管介入栓塞,尽可能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缩小手术切除范围,也可单独使用,导致肿瘤坏死,缩小肿瘤体积[2]。
康复治疗:患者需要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扩大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等,以恢复自身关节的活动功能。
治疗周期
骨巨细胞瘤患者经过手术切除肿瘤后,一般短期即可恢复。
治疗后效果如何?
经过手术切除后,患者通常是可以痊愈的,但偶有复发者,可再次进行手术治疗。若未规范治疗,则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术后前两年内,每隔3个月复诊一次;随后一年,每隔6个月复诊一次;此后每年复诊一次[1]。
李凯群
主治医师
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沈晔华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杨琛轩
主治医师
肿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