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点击查看
你知道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烹饪用油的选择和使用方式,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错误的用油习惯,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个常见的炒菜用油误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科学用油。 误区一:高温炒菜 许多人炒菜时喜欢用高温爆炒,认为这样可以让菜品更加美味。然而,高温油不仅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等,增加患癌风险。正确的做法是先将锅烧热,再倒入适量的油,待油温升高至5成热左右时,再进行炒菜。 误区二:完全拒绝动物油 有些人认为动物油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因此完全拒绝动物油。实际上,动物油中也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D、E等。适量食用动物油,可以补充这些营养成分。但要注意,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过多食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误区三:长期只吃单一品种的油 不同的食用油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烹饪特点。长期只吃单一品种的油,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建议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和食材,选择不同的食用油,如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等,以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误区四:血脂异常人群无需控制用油量 血脂异常人群,如高血脂、高血压等,需要更加注意饮食中的油脂摄入。虽然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但过多食用也会增加热量摄入,导致体重增加。因此,血脂异常人群的用油量应控制在每天20-25克,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 误区五:用油量与烹饪方式无关 不同的烹饪方式对用油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煎炸食物需要较多的油,而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则相对较少。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和食材,合理控制用油量。 总之,正确的用油习惯对维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自己的烹饪用油方式,选择健康的食用油,为家人带来美味与健康。
点击查看
近年来,关于植物油与癌症关系的争议一直备受关注。多项研究表明,过量摄入植物油可能增加癌症发病率,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许多益处,如增强免疫力、改善皮肤状况、加速胃溃疡痊愈等。然而,长期过量摄入植物油可能导致体内过氧化物增加,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研究表明,长期过量摄入植物油的人,其乳腺癌、结肠癌等癌症发病率较高。英国《每日邮报》也曾报道,过量吃油会增加癌症、高脂血症等健康风险。除了植物油,动物油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动物油(鱼油除外)含有饱和性脂肪酸,容易导致动脉硬化,但适量食用动物油也有益于身体健康。动物油中含有对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物质,可以改善颅内动脉营养与结构、抗高血压和预防脑中风。那么,如何正确食用油脂呢?首先,要控制吃油量。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摄入油脂的标准是25-30克,老年人、血脂异常人群和肥胖人群的摄入量应更低。其次,要多样化油品选择,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如炒猪肉时使用色拉油,炒牛肉时使用豆油等。最后,要动植物油搭配食用,比例约为10:7,以取长补短。总之,适量摄入植物油和动物油,合理搭配,才能更好地保障身体健康。
点击查看
“油”,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其使用方法是否科学,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错误的食用方式,长期积累下来,甚至可能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 近日,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针对人们在饮食生活中对食用油方面容易造成的误区,提出了以下建议。 误区一:高温炒菜。许多人炒菜时喜欢用高温爆炒,等到油冒烟才炒菜,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高温油不仅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建议先将锅烧热,再倒油,这样就可以炒菜了,无需等到油冒烟。 误区二:一味强调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实际上,在一定的剂量下,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是有益的。 误区三:长期只吃单一品种的油。现在,一般家庭还很难做到炒什么菜用什么油,但我们建议最好还是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或者一段时间用一种油,下一段时间换另一种油,因为很少有一种油可以解决所有油脂需要的问题。 误区四:血脂不正常的人群或体重不正常的人群,用油没有什么不一样。对于这类人群来说,我们更强调的是选择植物油中的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在用油的量上,也要有所控制。血脂、体重正常的人总用油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25克,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基本上各占一半。而老年人、血脂异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肥胖相关疾病的人群或者有肥胖家史的人群,他们每天每人的用油量要更低,甚至要降到20克。 除了以上误区,以下是一些关于食用油的健康知识,供大家参考: 1. 食用油的种类:常见的食用油有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和动物油(如黄油、猪油等)。不同种类的油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 2. 食用油的储存:食用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开封后的食用油应在保质期内食用完毕,以免变质。 3. 食用油的烹饪方式:不同的烹饪方式对食用油的影响不同。建议尽量采用低温烹饪方式,如炖、煮、蒸等,减少高温油对食物营养成分的破坏。 4. 食用油的搭配:不同的油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建议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和食物搭配不同的油。 5. 食用油的摄入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以内。 总之,正确使用食用油,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食用油的使用方法,远离疾病,拥有健康的身体。
点击查看
在日常生活中,酱油是我们厨房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它不仅能增添菜肴的色泽,还能提升口感。然而,关于酱油的使用,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呢?酱油的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但在酱油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由于卫生条件等因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甚至可能混入肠道传染病致病菌。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国酱油国家标准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其中,佐餐酱油是专门用于直接入口食用的,如蘸食、凉拌等。其卫生质量要求非常高,菌落总数必须小于或等于30000个/毫升,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而烹饪酱油则适合用于炖、煮、炒等热菜加工。如果将烹饪酱油用于凉拌菜、饺子蘸料等生吃,则可能由于食用过多致病菌而导致腹泻或其他胃肠疾病。此外,酱油还有“酿造”与“配制”之分。酿造酱油更为天然,以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天然发酵而成,口感更佳。而配制酱油则是以50%以上的酿造酱油为基础,添加水解植物蛋白液等成分制成,在鲜味变化上有更多空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酱油,并正确使用,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
点击查看
酱油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评判酱油的质量呢?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呢?一、氨基酸态氮:评判酱油质量的关键指标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指标之一,它代表了酱油中氨基酸含量的高低。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浓,质量也越好。在行业标准中,酱油的质量等级主要是依据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确定的。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要求分别为:≥0.80、≥0.70、≥0.55、≥0.40g/100ml。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17-19966《酱油卫生》标准中规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0.40g/100ml。造成氨基酸态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产企业为了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而不惜牺牲产品的质量。有的企业为了使生产的劣质酱油合法化,在企业标准中制定了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氨基酸态氮指标,这显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相关规定。二、其他影响酱油质量的指标除了氨基酸态氮,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会影响酱油的质量。1. 全氮全氮表示酱油中蛋白质、氨基酸、肽含量的高低,是影响产品风味的指标,不属于强制性指标。推荐性标准中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的要求分别为≥1.60、≥1.40、≥1.20、≥0.80g/100ml。产品工艺不同,要求略有差异。2.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指的是酱油中除水、食盐、不溶性物质外的其他物质的含量,主要是蛋白质、氨基酸、肽、糖类、有机酸等物质。是影响风味的重要指标。推荐性标准中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的要求分别为≥20、≥18、≥15、≥10g/100ml。产品工艺不同,要求略有差异。3. 总酸总酸指酱油中全部的有机酸折合成乳酸的量。主要反应了生产发酵过程的工艺水平,一般来说是由于菌种不纯或在工艺过程中引入杂菌所致。总酸过高,使用产品有酸味,影响产品的内在质量。4. 铵盐铵盐是考核发酵工艺、酸水解植物蛋白液、焦糖色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制曲过程中杂菌生长过多会产生铵盐,劣质酸水解液和劣质焦糖色都会带入铵盐。也有可能人为加入铵盐(化肥)以提高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点击查看
一、植物油的加工与食用安全植物油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经过压榨和精炼等环节。虽然精炼过程会去除部分杂质和营养成分,但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例如,花生油是通过压榨花生仁获得的,虽然精炼后会失去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但其营养价值仍然很高。二、植物油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等多种保健作用。其中,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对心血管健康尤为有益。三、食用油的选择与使用方法1. 选择优质的植物油:建议选择压榨油而非精炼油,因为压榨油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2. 控制用油量:过量摄入油脂会导致能量过剩和肥胖,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适量食用。3. 注意烹饪方式:高温烹饪会导致油脂氧化,产生有害物质。建议采用低温烹饪方式,如炖、煮、蒸等。4. 定期更换食用油:食用油不宜长时间反复使用,以免产生有害物质。建议根据食用油的种类和用途,定期更换。四、食用油与疾病的关系长期过量摄入油脂,特别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合理选择和使用食用油,对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点击查看
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酒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追求的酒,往往是入口绵柔、酒后不上头的佳酿。然而,饮酒后常常会出现头晕、头疼等不适症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研究发现,导致饮酒后头疼的罪魁祸首是杂醇油。杂醇油是一种高沸点的混合物,是酿酒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它在口感上弊大于利,含量过高时会对人体产生中毒麻醉的伤害,导致神经系统充血,从而引发头疼。杂醇油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难以排出体外。即使酒精已经代谢,杂醇油的麻醉效果仍然存在,因此即使酒醒了,头疼感依然会持续。那么,如何降低饮酒后的头疼感呢?首先,要选择低杂醇油的酒品;其次,饮酒时要适量,避免过量饮酒;最后,饮酒后要充分休息,帮助身体尽快恢复。此外,饮酒后出现头疼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饮酒过度、空腹饮酒、酒精过敏等。因此,如果饮酒后经常出现头疼,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总之,饮酒需适量,过量饮酒会损害身体健康。了解饮酒后头疼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更好地享受饮酒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酱油这一调味品。然而,你知道吗?酱油的品质与“氨基酸态氮”含量息息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氨基酸态氮”,以及如何通过它来挑选优质的酱油。一、什么是“氨基酸态氮”?氨基酸态氮是指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在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最低不得小于0.4g/100ml。它直接关系到酱油的鲜味和营养价值。二、酱油的等级与“氨基酸态氮”根据“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酱油可以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其中,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达到≥0.8g/100ml,而三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最低,为≥0.4g/100ml。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好,营养价值也越高。三、挑选酱油的注意事项1. **查看QS认证标识**:购买酱油时,首先要查看产品是否有QS认证标识,这是国家对食品安全的保障。2. **按等级购买**:同一品牌相比,等级越高,鲜味越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等级。3. **选择纯酿造酱油**:纯酿造酱油采用传统工艺,营养价值更高,更适合长期食用。4. **注意配料表**:尽量选择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剂较少的酱油,更健康。5. **根据用途选择**:上色选“老抽”,凉拌选“生抽”。6. **了解产品标准**:产品标准分为“低盐固态”和“高盐稀态”,两者与酱油的咸淡无关,但颜色和口感略有不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总之,挑选酱油时,关注“氨基酸态氮”含量是关键。通过了解酱油的等级、配料表、产品标准等因素,我们可以买到既美味又健康的酱油,为日常饮食加分。
点击查看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食品中,食用油作为日常烹饪必备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而香油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其品质更是备受关注。然而,市面上存在着大量假冒伪劣香油,让消费者难以辨别。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辨别真假香油的方法,帮助大家选购到真正的香油。 一、看色 纯正香油的颜色呈淡红色或红中带黄,色泽均匀。如果香油中掺杂了其他油脂,如熟菜籽油、棉籽油等,其颜色会发生变化,如深黄或发青,甚至呈黑红色。因此,在选购香油时,要仔细观察其颜色,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二、闻味 纯正香油的香味醇厚浓郁,具有独特的芝麻香味。如果香油中掺杂了花生油、豆油等,其香味会变得刺鼻,甚至带有花生或豆腥味。此外,如果香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还可能产生焦糊味。因此,在选购香油时,要仔细闻其香味,确保购买到真正的香油。 三、摇晃 将瓶装香油轻轻摇晃,如果产生的气泡透明且很快消失,说明香油的品质较好。如果气泡不透明且为黄色,消失得较慢,则说明香油品质较差。这是因为纯正香油中含有的油脂成分较为稳定,而劣质香油中的油脂成分容易分解,产生气泡。 四、水试 将一滴香油滴入一碗清水中,纯正香油会呈现出薄而透明的大油花,迅速扩散后凝结成若干细小的油珠。而掺假香油油花小而厚,不易扩散。这是因为纯正香油中的油脂分子较为稳定,而掺假香油中的油脂分子容易分解,导致油花不易扩散。 总之,在选购香油时,消费者要仔细观察其颜色、闻其香味、摇晃瓶子观察气泡以及进行水试,以确保购买到真正的香油,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点击查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大鱼大肉也成了餐桌上的常客。然而,过多摄入油腻食物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如何缓解油腻感,保持健康饮食呢?本文将介绍十种具有刮油功效的食物,以及一些健康的食物搭配,帮助您远离油腻,享受健康生活。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十种刮油食物:1. 山药:山药被誉为“神仙之食”,富含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2. 洋葱:洋葱含有环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于血栓的溶解,缓解油腻感。3. 玉米:玉米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4. 燕麦:燕麦具有降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5. 海藻:海藻被誉为“海洋蔬菜”,低热量、低脂肪,是营养学家的关注对象。6. 银耳:银耳滋而不腻,富含膳食纤维,可加强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7. 芹菜:芹菜富含膳食纤维,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8. 山楂:山楂中的果胶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9. 冬瓜:冬瓜具有利尿消肿、清热、止渴、解毒、减肥等功效,常吃冬瓜对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均有良好的疗效。10. 地瓜:地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类排便物质,被誉为“肠道清道夫”,具有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防癌抗癌的作用。除了以上刮油食物,以下几种食物搭配也具有很好的健康效果:1. 火腿+甜瓜:火腿含钠量高,甜瓜富含钾,两者搭配可中和多余的钠,缓解油腻感。2. 啤酒+泡菜:泡菜中的烟酸有助于分解酒精和乙醛,促进脂肪代谢,缓解油腻感。除了以上建议,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的小贴士,帮助您远离油腻,保持健康: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2. 增加运动量,促进新陈代谢。3.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疾病。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