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点击查看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购买各种水产品,如鱼、虾、螃蟹等,享受美味的海鲜佳肴。然而,你知道吗?清洗水产品时如果不小心被刺伤,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近期,一位64岁的黄大妈就遭遇了这样的不幸。她在清洗刚买回家的明虾时,不慎被虾刺伤。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伤口竟然引发了严重的感染,导致她生命垂危。杭州市中医院外一科副主任医师王凯诚表示,根据当时的病情,黄大妈可能面临截肢甚至死亡的风险。王凯诚医生分析,黄大妈可能是因为伤口被明虾刺伤,感染了某种细菌。细菌通过创口进入血液,引起脓毒血症。至于黄大妈感染的具体细菌种类,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化验。事实上,水产品中确实存在许多细菌,如淋球菌、阴沟杆菌、葡萄球菌甚至海洋创伤弧菌。如果不小心被海鲜扎伤,或手上本身有伤口,就可能导致感染。当然,对于抵抗力正常的人群来说,发生严重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对于抵抗力差的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危险系数就大大增加。那么,如何避免因清洗水产品而引发的感染呢?王凯诚医生提醒大家,清洗水产品时最好戴手套,以免被刺伤。万一不小心被海鲜扎伤,要用酒精或碘伏进行伤口消毒,并注意不要让伤口沾水。此外,海产类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再食用,以避免细菌中毒。除了清洗水产品,广东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黄琼博士还指出,肝硬化、慢性肝病、血色素沉着病及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在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后,可能在12小时至3天内发病。这些患者可能出现休克、低血压、大疱状皮损、血小板减少症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病死率甚至高达90%以上。
点击查看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对如何选择和烹饪虾类食品感到困惑?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种美味又健康的虾类烹饪方法——茄汁琵琶虾。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道菜的制作原料和步骤。原料:主料:新鲜草虾400克。配菜:西兰花少许焯水备用(配菜可根据自己喜好添加)。做法:1:挑选大个草虾,洗净控干水备用;2:用剪刀将虾头剪掉;3:从背部开始将虾皮剪开,剪至虾尾最后一节前;4:剥去虾皮,保留虾尾和虾尾前一节的皮;5:注意虾背中部的泥线,将其去除干净;6:用刀在虾背中部切入3/4;7:虾切开后的样子,注意不要完全切断;8:用手将虾背抚平,整好型的虾就像一把琵琶一样;9:虾肉加白葡萄酒几滴,盐,白胡椒少许,去腥提鲜;10:将调料与虾肉抓拌均匀,腌制十分钟;11:面粉20克,玉米淀粉10克,盐,白胡椒少许,清水40克,一起搅拌均匀成糊状;12:在面糊中倒入食用油少许;13:拌匀调好炸制虾肉的面糊;14:锅内热油,油热后调至中火,将虾肉裹满面糊;15:用手捏住虾尾,虾肉切口朝下放入油锅;16:下锅后手不要松开,再捏一会虾尾。待虾尾定型后松开;17:不时将油撩向虾背,使其成熟,待虾身变红,取出装盘;18:锅内留少许底油烧热,下入番茄沙司;19:番茄沙司下锅炒香;20:在锅中加入白醋,与番茄沙司炒匀;21:加入一大勺白糖,融化均匀;22:加入葱丝,姜丝,翻炒均匀;23:酸甜茄汁制作完成,将其淋在炸好的虾身上。一盘漂亮的茄汁琵琶虾制作完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些与虾类食品相关的健康知识。1. 虾类食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2. 虾类食品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适合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食用。3. 虾类食品中的虾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4. 虾类食品中的锌元素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5. 食用虾类食品时,要注意新鲜度,避免食用变质食物。6. 患有过敏体质的人应谨慎食用虾类食品。7. 虾类食品与某些食物不宜同食,如柿子、葡萄、西瓜等。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虾类食品,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
点击查看
近年来,广东近海海域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以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广东近海生蚝中铜元素和镉元素分别超标740倍和90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广东沿岸工厂林立,偷排现象屡禁不止,导致渔港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严重。这些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专家指出,重金属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严厉打击偷排行为,刻不容缓。为了保护自身健康,消费者在食用海鲜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检查海鲜的质量。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治理,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点击查看
生蚝,又称牡蛎,是海洋中常见的贝类,肉质肥美爽滑,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底牛奶”。然而,在烧烤摊上,我们发现一些烤生蚝的生蚝肉往往不用费劲就自动脱落,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首先,我们来看看生蚝的营养价值。生蚝肉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肪7%~11%、肝糖19%~38%,同时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对健肤美容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烧烤摊上的生蚝却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冰冻或后期用蚝肉和壳“组装”的生蚝。这种“组装”生蚝的利润可高达20倍。长期食用这种生蚝,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那么,如何挑选新鲜的生蚝呢?首先,新鲜的生蚝开蚝时会有很大的阻力,蚝壳里应该含有海水,打开后会出现微“吐水”的现象。其次,蚝肉光滑有弹性、丰腴并充满水分,则证明是难得的好蚝。此外,疾控专家提醒,如果生蚝不新鲜,极易引起如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细菌的滋生繁殖,导致急性肠胃炎。在大排档吃烤生蚝前,要先看看生蚝新不新鲜,然后闻生蚝有没有腥臭味,就算是没开壳的,保存不好也有一股腥臭,最好看着摊主开壳。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生蚝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价格过低的“组装”生蚝。同时,也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点击查看
自古以来,鱼作为我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挑选鱼类时,你是否了解其中的门道呢?本期,我们将邀请水产专家为你揭秘选购鱼类时需要注意的7大要点,帮助你挑选到新鲜、健康的鱼。 一、鱼的个头选择:一般来说,鱼的体型与其口感成正比。体型过小,鱼肉可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不如体型适中的鱼类。而体型过大的鱼,体内可能积累了一些有害物质。因此,建议选择体型适中的鱼,例如鲤鱼和武昌鱼以1斤半为宜,鲫鱼0.5斤~1斤,草鱼4~5斤为宜。 二、鱼眼观察:鱼眼是判断鱼新鲜程度的重要指标。新鲜鱼的鱼眼饱满、角膜透明、富有弹性。相反,鱼眼浑浊、塌陷、角膜起皱,则说明鱼不新鲜。 三、鱼鳞检查:新鲜鱼的鱼鳞完整、有光泽,与鱼体贴附紧密。如果鱼鳞脱落、颜色暗淡,则说明鱼不新鲜。 四、鱼鳃气味:新鲜鱼的鱼鳃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且无异臭味。不新鲜的鱼鳃丝有破损或粘连,颜色呈灰红或灰紫色,气味不佳。 五、鱼身按压:新鲜鱼的肌肉结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不新鲜的鱼肌肉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较慢。 六、水箱水色观察:选购活鱼时,水箱内水色清澈、有水泵供氧、水流较快,说明鱼新鲜度较高。若水色发绿或藻类过多,则说明水质较差,鱼不新鲜。 七、价格判断:价格过低可能意味着鱼的来源和安全性没有保障,建议选择价格适中的鱼类。 了解以上7大要点,相信你一定能挑选到新鲜、健康的鱼类,为家人带来美味与健康。
点击查看
海鲜的食用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究竟生吃还是熟吃更健康?本文将从海鲜的来源、品种、产地等多个方面为您解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海鲜的来源。近年来,随着海洋污染的加剧,海鲜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海水中的寄生虫和细菌等有害物质很容易通过海鲜进入人体。因此,在食用海鲜时,一定要选择来源可靠、经过检验检疫的海产品。其次,海鲜的品种也是影响食用方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深海鱼类、贝类等肉质细嫩、口感较好的海鲜适合生吃,如三文鱼、金枪鱼、北极贝等。而一些味道腥臭、肉质粗糙的海鲜,如墨鱼、章鱼等,则不适合生吃。此外,海鲜的产地也是影响食用方式的重要因素。一些来自日本、挪威等国的深海海鲜,因为其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可以放心生吃。而国产海鲜,由于检验检疫标准相对较低,建议尽量熟吃。当然,我们国家的饮食传统是熟吃,这样可以在烹饪过程中杀灭大部分寄生虫和细菌,降低食用风险。此外,熟吃还可以保留海鲜的原汁原味,让口感更加鲜美。总之,在食用海鲜时,我们应该根据海鲜的来源、品种、产地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同时,为了保证健康,一定要选择来源可靠、经过检验检疫的海产品。
点击查看
近日,一则关于海带造假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指出,一些海带在浸泡后会脱皮,甚至像粉条一样,这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担忧。海带作为一种常见的海产品,一直以来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这起海带造假事件却让人们对海带的品质产生了怀疑。专家表示,海带脱皮的现象并非造假,而是由于海带中的褐藻胶吸水后顶破表皮所致。海带中含有丰富的褐藻胶,这是一种吸水性非常强的物质。当海带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时,褐藻胶会吸水膨胀,最终顶破表皮,导致海带脱皮。那么,脱皮海带是否可以食用呢?专家表示,只要海带没有变质,就可以放心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海带时,要选择新鲜、无异味的海带,避免购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此外,海带造假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造假行为。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学会辨别真伪,避免购买到不合格的产品。海带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海产品,含有丰富的碘、钙、铁、硒等矿物质,对身体健康具有很好的作用。平时,我们可以将海带炒菜、炖汤或凉拌食用,既可以满足口感,又可以补充营养。总之,海带脱皮并非造假,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但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点击查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中鱼翅因其稀有和营养价值而备受追捧。然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名为“素鱼翅”的合成品,其成分多为明胶和海藻酸钠,不仅营养价值不高,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将介绍素鱼翅的成分、危害以及如何辨别真假鱼翅,帮助消费者避免购买到有害健康的假鱼翅。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素鱼翅的成分。素鱼翅的主要成分是明胶和海藻酸钠,这两种物质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增稠剂和稳定剂。然而,它们并不具备鱼翅的营养价值,长期食用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素鱼翅的危害。首先,素鱼翅中的明胶和海藻酸钠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其次,素鱼翅中的添加剂可能对人体消化系统造成刺激,引发胃肠道不适。此外,素鱼翅的营养价值不高,长期食用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那么,如何辨别真假鱼翅呢?以下是一些辨别方法:1. 观察颜色:真鱼翅颜色呈淡黄色或淡白色,质地透明;假鱼翅颜色偏黄或偏白,质地不透明。2. 感受弹性:真鱼翅弹性好,不易折断;假鱼翅弹性差,易折断。3. 闻气味:真鱼翅有淡淡的鱼腥味;假鱼翅无明显气味。4. 烹饪口感:真鱼翅口感爽滑,弹性好;假鱼翅口感差,易煮烂。5. 烹饪后黏性:真鱼翅黏性较强,不易脱落;假鱼翅黏性差,易脱落。最后,我们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鱼翅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到有害健康的假鱼翅。同时,也要理性看待鱼翅的营养价值,不要盲目追求。
点击查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逐渐成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然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一些潜在的危险。近日,日本和歌山县附近海域发现一种致命的剧毒螃蟹,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据了解,这种剧毒螃蟹名为“须佐美虾”,与河豚一样含有剧毒。一旦食用,轻则中毒,重则危及生命。目前,这只剧毒螃蟹已被寄养在当地水族馆,以防止其流入市场。那么,面对这种剧毒螃蟹,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 在选择海鲜时,要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避免购买来历不明的海鲜产品。2. 了解海鲜的来源,避免食用来自污染海域的海鲜。3. 在食用海鲜时,要确保海鲜新鲜,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海鲜。4. 如果不慎食用了疑似含有剧毒的海鲜,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5. 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安全动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文章内容:1. 介绍其他有毒海鲜种类及防范措施。2. 讲述海鲜中毒的救治方法。3. 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4. 探讨如何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5. 介绍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点击查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然而,海鲜虽美味,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本文将为您介绍正确食用海鲜的方法,以及哪些人群不宜食用海鲜。一、海鲜的营养价值海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富含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而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则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二、正确食用海鲜的方法1. 海鱼:在食用前,一定要洗净,去净鳞、腮及内脏,无鳞鱼可用刀刮去表皮上的污腻部分。2. 贝类:煮食前,应用清水将外壳洗擦干净,并浸养在清水中7-8小时。3. 虾、蟹:清洗并挑去虾线等脏物,或用盐渍法。4. 海蜇:新鲜的海蜇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需用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使鲜海蜇脱水3次。5. 干货:食用虾米、虾皮、鱼干前最好用水煮15-20分钟再捞出烹调食用。三、哪些人群不宜食用海鲜1. 血脂偏高的人:螺贝蟹类,尤其是蟹黄,存在着很高的胆固醇含量。2. 关节炎、痛风患者:海参、海鱼、海带、海菜等海产品中,含有较多的嘌呤。3. 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4. 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5. 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海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海鲜。总之,海鲜虽美味,但食用时需注意方法,并注意自身身体状况,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