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房性心律指的是由心房发出的节律,正常人的窦房结是在右心房内,所以窦房结发出的节律其实也算是一种房性心律,除了窦房结以外,心房当中的任何其它部位发出的节律都属于心律失常。

    这种节律可能会出现房性早搏,这种早搏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由于心肌纤维化可能进一步会导致发生房性心动过速,有一些患者心肌纤维化比较明显,产生多个异位起搏点,就会产生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叫做房颤。

    房性心律又根据它产生了不同的心律失常,来评判它的危害性。

  • 临床上单纯性甲状腺肿往往甲状腺功能正常,但甲状腺却出现肿大,与缺碘以及食用致甲状腺肿的食物和相关酶缺乏等因素有关,只是单纯代偿性的甲状腺肿,并没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生,当然也有很多甲状腺疾病与单纯性甲状腺肿容易混淆,临床上需要我们进行鉴别,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相鉴别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也会出现甲状腺肿大,这与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出现的代偿性肿大容易混淆,都有可能会呈弥漫性的甲状腺肿大,但是甲亢的患者会有甲亢的症状,而单纯性甲状腺肿却没有甲亢的症状,其中甲亢的症状包括代谢亢进、食欲增加、怕热多汗、烦躁易怒、眼球突出、精神亢奋、身体消瘦等症状。

    第二,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肿相鉴别

    •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肿与单纯性甲状腺肿是有一定区别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的肿大以双侧或者单侧弥漫性小结节状或者巨块状肿块为主,而单纯性甲状腺肿是弥漫性为主,通过触诊可以鉴别,当然也可以通过甲状腺功能以及抗体的检查进行区分,桥本氏病的患者 TPOAb、TgAb 皆为阳性。

    第三,与甲状腺癌相鉴别

    •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疾病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这与单纯性甲状腺肿有一定的区别,甲状腺癌的患者往往呈单发性或者多发性的肿块、质地非常坚硬、常常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血清学的检查可见降钙素水平升高,而单纯性甲状腺肿血清学一般没有变化,通过甲状腺细针穿刺的病理学检查也可以进行区别。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非手术治疗:

    • 持续胃肠减压,减少胃肠内容物继续外漏;
    • 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营养支持;
    • 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 经静脉给予 H2 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拮抗剂等制酸药物。

    非手术治疗 6-8 小时后病情仍继续加重,应立即转行手术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

    • 单纯穿孔缝合术:穿孔时间超过 8 小时;
    • 彻底性溃疡手术:穿孔在 8 小时内或超过 8 小时,腹腔污染不严重。

    胃十二指肠溃疡术后早期并发症:

    • 术后胃出血;
    • 胃排空障碍;
    • 胃壁缺血坏死、吻合口破裂或瘘;
    •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 术后梗阻。

    胃十二指肠溃疡术后远期并发症:

    • 碱性反流性胃炎;
    • 倾倒综合征;
    • 溃疡复发;
    • 营养性并发症;
    • 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腹泻;
    • 残胃癌。

  • 烧伤泛指由热力(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造成的伤害;化学物质(如酸、碱、磷等);以及电流、放射线、激光等所造成的组织损害和烧伤有类似表现,有皮肤损害时归入烧伤治疗范畴。

    烧伤的症状主要与烧伤深度、面积、伤前疾病、合并伤及并发症等有关。不同致伤物导致的烧伤可能症状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化学物质所致伤害,在这里以介绍热力导致的烧伤症状为主。

    烧伤急救原则为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转运。

    轻度烧伤,一般没有特殊饮食禁忌。疼痛较明显者给予适当药物止痛。

    处理中、重度烧伤:

    • 创面需进行消毒、保护创面。
    • 在进行相应急性期处理后需制定补液计划,并进行合理补液,常用液体有血浆或血浆替代品、平衡盐溶液及 5%~10%葡萄糖溶液。
    • 需保持患者良好的呼吸功能。
    • 进行适当的镇静止痛。
    • 如上述方法仍然不能纠正休克,可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强心药物等。
  • (续前)Zollinger-Ellison 综合征的治疗

    3. 化疗

    恶性胃泌素瘤有不同的化疗方案,包括链脲佐菌素、链脲佐菌素+5-氟尿嘧啶、链脲佐菌素+5-氟尿嘧啶+阿霉素。化疗不能提高患者存活率,也不能减少胃酸分泌,但对缩小肿瘤体积、减轻肿瘤肿块压迫或侵袭引起的症状有一定效果。目前认为干扰素可以阻止 25%的转移性胃泌素瘤患者的肿瘤生长,但不能缩小肿瘤大小,提高生存率。

    4. Zollinger-Ellison 综合征的预后:

    使用抑酸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只能达到暂时的疗效,但很难治愈 Zollinger-Ellison 综合征。

  • 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说我们腹泻也会造成心慌无力的,还有我们说运动过量了也会造成心慌无力的,就它的原因很多,哪一种原因引起了您的心慌无力,那么我们就针对这种原因去进行处理治疗就 ok 了,那么您的心慌无力就会得到一个有效的缓解。

  • 在临床中,脑瘫这种疾病早期干预的话,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改善,但是康复或者根治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要有心理准备才行。

    积极的治疗,综合性的处理,临床症状还是能够得到好转,所以说还是有治疗的必要性在里面。

    在生活中出现了疑似脑瘫方面的临床症状,需要及时到当地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或者康复科检查治疗,早发现,早处理,这样预后要更好一点,如果时间都已经比较久了,那治疗效果也不好的。

    需要完善头部和血液方面的检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两方面的情况,根据检查结果选择药物,药物治疗是基础。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需要尽早介入康复治疗,比如说头部针灸治疗,手脚针灸,推拿,手脚活动锻炼,站立训练,平衡功能训练,言语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综合性的治疗,临床症状才能够得到改善,只是药物治疗是不够的。

  • 脾肾两脏阳气虚衰,温煦、运化、固摄作用减弱测下利清谷,泄泻滑脱或五更泄泻;阳气虚,阴寒内盛,则畏寒肢冷,小腹冷痛,面色(白光)白。

    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司,则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阳气虚,水气泛滥,则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阴盛之象。

    禁忌辛辣食物

    但是需要大家注意一点千万不可以服用辛辣食物,因为辛辣的东西会严重的刺激我们的胃部健康,会对胃部造成损坏,也不利于改善脾肾阳虚的问题,应该改善自己的饮食行为习惯。

  • 肱骨外髁骨折占所有儿童肱骨远端骨折的 12%~20%,是第二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临床表现:肱骨单髁骨折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瘀斑、触痛以及畸形。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影像学表现:对于怀疑肱骨单髁骨折的患者,特别是骨骺尚未闭合的儿童,有多种影像方法可供选择以避免漏诊和误诊以及获得更多骨折信息,例如,黑白片、CT、MRI、超声以及关节造影等。

    具体诊断需要临床医生的判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才能确定。

  • 今天,肿瘤仍然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大致命疾病,尤其是老年人。

    下面分享两个病例

    1.叶某某,女,74 岁,以全身游走性骨痛 4 月,加重 10 天入院,患者 4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肩背疼痛,阵发性,酸痛为主,未重视,症状持续不缓解,3 个月前在某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骨质疏松,用药治疗具体不详,3 个月来规律用药,具体不详,病症未缓解,疼痛以躯干为主,部位不固定,10 天前无明显诱因加重,左腰及肩背部疼痛明显,发作频繁,止痛片可缓解。患者其他方面尚可,入院第二天 CT 回报:肋骨骨质破坏,椎骨压缩性改变,双肺多发团块,MT 考虑,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升高。

    2.饶某某,男,78 岁,双下肢浮肿 20 天,加重 3 天入院,入院前 20 天无明显诱因开始双下肢浮肿,前往当地卫生院吃药治疗,未见好转,近 3 天渐加重,来我院,患者既往听力较差,有高血压、糖尿病史 20 年,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左肺听诊呼气相有哮鸣音,余正常。入院第二天查: CA199: 172;鳞状抗原: 11.1,均高于正常数倍,白蛋白: 28,肺 ct:左肺 62x48cm 团块,纵膈淋巴结多发肿大,型腔积液,MT 待排除。

    两个老人有如下特点:

    • 首先,两个老人都是长期未进行过体检或者相关检查,

    第一个患者的家属描述老人独居,在半前老伴去世后,开始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可能是因爱人离世后精神受打击,出现一系列症状,而医生在采集病史时,如果不提高警惕,单靠经验和感觉很容易误诊。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患者儿子回忆,患者前三个月在另一家公立医院门诊已经查过胸部 CT,但患者拍完 CT 后没有等结果出来就先回家了,患者儿子过后去取的结果,而取回结果后,患者儿子并未仔细查看,且不慎将报告单掉到床底,本次住院检查出异常才回忆起此事,并在床下找到之前的结果,患者的儿子也是对自己的大意懊悔不已!

    第二个患者是水肿入院,常规筛查时发现肺部肿块,若没有这次水肿,或者水肿在当地卫生院治疗后退掉了,还不会住院发现肿块。

    通过这 2 个案例,提醒我们注意:

    • 上了年纪的老人发生癌症的几率大,定期健康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平时很少去医院的老人,往往很多肿瘤晚期被发现在这一类老人身上,因为他们平时很少就医,老人及家人会认为他们身体较好,忽视定期检查,而错失早期发现及根治的时机。所以这里有个建议:那就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每半年、至少每年做一下体检,尤其是肺部 CT,肿瘤系列,消化系,泌尿系彩超等。

    从健康角度来讲,跨越中西医界限,我们不应排斥体检,因为这种目前人类尚未攻克的疾病,我们早发现,才有可能通过手术或者放化疗来延长寿命,如果拖延到中晚期,癌症转移,手术就没有意义了,第一例多发肿块,骨破坏,明显已经转移,而第二例肿块很大,但属于周围型,在发现肿块时,家属第一时间纠结的是进一步检查对患者的伤害大小,而延误了一周多的时间才进行下一步增强检查,从家属角度,减轻病人痛苦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医学角度来讲,除非放弃积极治疗,否则尽快完善检查,明确是否可以手术及尽快制定治疗方案是很重要的,因为癌肿有的时候扩散的快慢是难以预料的。

    最后,希望大家能重视健康,为自己及家中老人定期体检,祝健康常在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