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2.2 病理生理变化 妊高症的基本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因小动脉痉挛,使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蛋白渗漏,表现为血压上升,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等。因缺血和缺氧,使全身各器官组织受损,严重时损及脑、心、肝肾及胎盘等而出现抽搐、昏迷、脑水肿、脑淤血、心衰、肾衰、肺水肿、肝细胞坏死及被膜下出血,胎盘绒毛退行性变、出血和梗死、胎盘早剥及凝血功能障碍和 DIC 等一系列病变川。

    2.3 诊断要点 2.3.1 分类与临床表现

    • 轻度妊高症: BP≥18.7,12kPa 或较基础血压升高 2/4kPa,可伴有轻度水肿或蛋白尿。
    • 中度妊高症: BP>18.7/12kPa≤21.3/16.4kPa,尿蛋白+,或伴有水肿,无自觉症状。
    • 重度妊高症: 先兆子痫:血压≥21.3/16.4kPa,尿蛋白++,或水肿,有头疼自觉症状。

    2.3.2 辅助检查

    1. (1 )血液检查:血液粘度>1.6,全血粘度>3.6,红细胞压积>35%,提示异常。
    2. (2 )肝肾功能检查:如 SGPT、尿素氮、肌酐、尿酸。
    3. (3 )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
    4. (4 )尿液检查:凡蛋白尿定量≥0.59/24h 为异常。
    5. (5 )视网膜检查:视网膜小动脉痉挛。
    6. (6 )心电图: T 波倒置,S—T 段压低。
    7. (7 )胎儿胎盘单位功能检查:测 24h 尿雌三醇 E,C 比值和胎心率监护 b1。

    2.4 鉴别诊断 2.4.1 慢性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妊娠

    有高血压史在妊娠 2 O 周之前血压升高,可高达>2 6.6 7,1 6 k P a(2 O O/1 2 0 m m H g )以上,无蛋白尿、浮肿、眼底显示血管硬化,尿酸值往往正常。

    2.4.2 慢性肾炎合并妊娠

    有肾炎史,在妊娠 20 周之前出现蛋白尿、管型、眼睑浮肿,肾功能不良的表现。产后病情可加重。

  • 1. 空腹吃药:相对而言,空腹一般是指餐前 1 小时和餐后 2 小时。一般来说,没有特殊规定的药物空腹吃好,因为可以延缓药物吸收,所以一般尽量空腹吃。

    完全空腹:是指清晨空腹将药服下,因为此时胃和小肠内的食物经过一夜的消化基本不存在了,又因空腹时,药物在胃内刺激胃液分泌,引起胃的蠕动,胃粘膜供血多,具备使药物充分吸收的条件,能快速发挥药效。

    2. 饭前服药:这并不意味着吃了药就可以吃饭,而是至少离进餐 15~30 分钟时间,因为如果离进餐时间太近,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会阻碍药物在体内流动和吸收,从而影响药效发挥。

    3. 饭中服药:避免药物和胃接触,减少胃肠道刺激和不良反应。有的药物与食物同服反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或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 饭后服药:饭后服用的药物利用食物的混合,能减少药物刺激。

    5. 早晨服药

    6. 睡前服药

    【常见口服药服用适宜时间如下:仅作参考】

    1. 空腹:驱虫药、鞣酸蛋白、降压药、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等);预防骨质疏松药(阿仑膦酸钠等);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等);盐类导泄药(硫酸镁、蓖麻油等);利尿剂(氢氯噻嗪、安体舒通等);治疗乙型肝炎药(恩替卡韦等)

    2. 饭前: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等);促胃肠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片、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瑞格列奈;抗酸药(碳酸氢钠、胃舒平等);部分抗菌药物(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头孢克洛、克拉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钙磷调节药;广谱抗线虫类。

    3. 饭中:助消化药(多酶片等);降糖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肝胆辅助药(熊去氧胆酸);胰酶、丁胺乙醇、美洛昔康、奥利司他、曲美他嗪、卡马西平。

    4. 饭后:助消化药(碳酸镁等);维生素类(维生素 B12、维生素 C、复合维生素 B 等);慢作用抗风湿药(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白芍总苷、硫酸氢氯奎等);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雷公藤多苷、甲氨蝶呤等);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呤、秋水仙碱等);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H2 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抗贫血药;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消炎痛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溴己新、草乌甲素、软骨保护剂、碳酸钙、骨化三醇、双氯芬酸钠、洋地黄、黄连素、硫酸亚铁、盐酸小檗碱。

    5. 晨起:激素(早上 7~8 点服用)、抗高血压(若为一日两次,宜早上 7 点,下午 4 点服药,不可临睡前服用,以免夜间血压下降,清晨日间血压波动现象)、抗抑郁药、利尿剂(氢氯噻嗪一般为早 7 点,速尿为早 10 点)、驱虫药、导泄药、治疗骨质疏松药。

    6. 睡前:催眠药(睡前半小时);血脂调节药;缓泻药(睡前半小时);平喘药(睡前半小时);抗肿瘤药;铁剂(硫酸亚铁等,晚 7 点服用较适宜);阿片类镇痛药(二氢唉托啡、美沙酮、曲马多);驱虫药;沙利度胺。

    临床实践中,我们还要不断加强服药时间的学习与经验积累,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发挥到最佳,毒副作用降至到最低。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健康的时候,对疾病、身体往往有着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当我们变成病人之后,尤其患有风湿病、自身免疫病的时候,心理状态就不同了,看待疾病的态度容易差生偏差,从而产生错误的“疾病观”,不能客观、正确对待疾病,并在治疗过程中走了弯路。

    1、 疾病初起,病人容易“掉以轻心”。一些风湿免疫病,例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其早期症状较为轻微,主观没有明显的痛苦体验(如关节痛、发热、呼吸困难、身体浮肿乏力等),但此时肾脏损害(如尿蛋白)、肺脏损害(如肺间质改变)、血小板减低等“暗箭”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内脏。故应到正规单位好好诊治。

    2、 得知患病后,“过度担心”。风湿免疫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内,不是“绝症”,并且大部分治疗效果很好,经过治疗,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上学、工作、结婚、生育,家庭事业美满。有一些网上的信息比较陈旧,沿用 10 年、20 年前的数据和观点,让我们觉得“某些病很严重”,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3、 接受治疗的时候,“急于求成”。生病之后一开始不够重视,没有好好治疗,到了病情加重或疗效不好的时候,病人便非常急切的希望“得到根治,或者快速好转”,多处奔走,花钱不少、身心疲劳,还是没有取得“应有效果”。病人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事物有客观规律——风湿病的治疗是一个有规律可循、有步骤可依、有经验可依、与时俱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4、 盲目相信某些医药、医疗广告。某些单位(私营居多)、医托等,披着“部队、祖传、最新发明”等外衣,迎合病人的心理需求,使用“快速、根治、纯中药、无毒副作用、免疫调节、平衡疗法”等等不负责任、夸大、吹嘘的字眼和信息,很容易取得病人(尤其是从偏远地区来广州看病的病人)的信任。看病之前多听听身边亲人朋友、医务人员的意见,可以少走弯路。我们治疗的目的是——经过持之以恒的治疗复诊调理,让病人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地恢复健康机能,维持疾病稳定,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和长寿,回归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帮助病人实现人生价值。

  • 三、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发生于结肠或直肠的癌症,其症状可能包括粪便带血(或潜血)、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及长期疲累等。

    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但由于结直肠癌的发展速度比其他癌症缓慢且有明显的癌前病变期,如果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是医学界公认为最可治疗及预防的癌症之一。

    结肠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内窥镜,可清楚地发现肠道病变同时可对部分肠道病变进行治疗,是中国目前用于结直肠癌诊断和筛查的金标准。但其具有侵入性,且需要较长的肠道准备时间并有副作用风险,因此患者依从性较低。为了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如要大规模地进行结直肠癌早筛,还需要推广一种更为无创、方便、安全的早筛方式。

  • 家长发现孩子长不高,从这几方面找原因

  • 增生性(化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症状不明显者,无需特殊治疗。

    炎症性息肉:又称假息肉,炎性息肉。是肠粘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息肉样肉芽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肠、克罗恩病(Crohn)及血吸虫病。炎症性息肉也是这些原发疾病的表现之一,炎症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病为主。

    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及混合性息肉(管状绒毛状腺瘤)。腺瘤直径大于 2cm 者,约半数癌变。管状腺瘤最常见,癌变率低;绒毛状腺瘤少见,但癌变率较高;混合性息肉癌变率介于两者之间。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从腺瘤到癌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 10-15 年。腺瘤性息肉需要治疗。有蒂息肉可用圈套器套住蒂部电灼切除。

    家族性肠息肉病:又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这种疾病与遗传有关,APC 基因突变。直肠、结肠布满息肉。癌变率极高,治疗上需要做全结肠切除、末端小肠与直肠吻合或全结肠直肠切除、末端小肠永久性造瘘。

  • 创伤性休克是指机体遭受到严重创伤的刺激和组织损害,通过反射所引起的以循环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以及由此导致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缺氧和内脏损害的综合征。

    常由严重骨折和内脏损伤引起急性失血所致,其中尤其以大的血管神经损伤,以及开放性损伤为主。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由于大出血、剧烈疼痛、组织坏死分解产物的释放和吸收、创伤感染等有害因素作用,可致神经、循环、内分泌、新陈代谢等正常生理功能紊乱,严重时导致休克。

  • 哮喘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家族因素丶诱发因素丶以及职业性的暴露有很密切的关系。

    家族史:如果你的父母或者近亲有过敏性的疾病,你更容易患哮喘;如果你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的皮肤病,湿疹,你患哮喘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诱发因素:尘螨,食物,霉菌,花粉,动物毛皮屑等;非过敏性诱发因素,包括运动,病毒感染,冷空气,烟雾,空气污染,吸"二手"烟丶阿司匹林等药物。

    职业性哮喘:工作时接触某些化学物质而发生职业性哮喘。

  • 高血压现在是越来越常见了,很多人对此都不理解,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患有高血压呢?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现在还不十分清楚,比较确定的是,有以下特点的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比其他人要高。

    喜欢吃咸味食物的人

    食盐含有钠,吃得越咸,摄入的钠就越多。钠把身体内的水分牵制住,使血的总量增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管道中,流动的水多了,压力自然就大了。所以,吃盐多,容易发生高血压。

    除了盐,酱油、蚝油、味精等常见的调料中,钠含量也不少。另外,一些可能不是咸味的调料中也会含有钠,比如沙拉酱、蛋黄酱。这些调料都要少用。

    想要了解调料中钠含量,平时可以多注意一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里面都标了钠含量。

    精神长期紧张,或性子急的人

    长期不良刺激,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过度、噪音等,这些都会影响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他们对血压的调节功能发生异常,就容易发生高血压。

    肥胖和超重的人

    肥胖和超重的人,体重大,心脏负担也会加大,更容易发生高血压。有数据表明,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的人的 3 倍。

    除了体重,还要注意自己的腰围,腰围男性 ≥ 90 cm 或女性 ≥ 85 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 4 倍以上。

    饮酒多的人

    喝白酒每天超过二两,久而久之造成酒精在体内损害动脉血管,使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如果又吸烟,则血管的损害更严重,血压升高会更厉害。

    遗传

    在高血压的发生当中,遗传因素约占 30%。就是说,家中有高血压患者的人,得高血压的风险,要比一般人大得多。但不是说父母有高血压,孩子百分之百也会有高血压。如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少吃盐、不吸烟、不饮酒、保持正常的体重,还是能够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为了健康的身体,平时应该多注意饮食,多进行锻炼,不要等到血压升高了才后悔莫及。

  • 1.2 诊断标准

    • 基本损害位于表皮深部的圆形水疱、丘疹,针尖至绿豆样大小,成批发作,周围无红晕,疱液干涸后形成脱屑
    • 皮损对称性分布于手掌、足底和指(趾)侧
    • 夏季多见,常伴有多汗,冬季自愈
    • 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或烧灼感

    1.3 纳入病例标准

    • 年龄 18~65 岁
    • 符合汗疱疹的西医诊断
    • 治疗前一周未进行本病相关治疗者
    • 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该项研究的患者

    1.4 排除病例标准

    • 对本实验用药过敏者
    • 患有严重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不能遵医嘱用药者
    •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或在备孕期的患者
    • 服药过程中合并其它疾病并应用与疾病相关的药物者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