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人30年随访研究表明,这种性格的人更易活过85岁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如果爱笑、乐观、爱生活,恭喜你:你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长寿的人。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这其实真的有科学依据。美国的一项新研究,为乐观者更长寿再添新证据。

 

 

《生命时报》综合国外研究并采访专家,5招教你成为一个乐观的人。

 

受访专家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秘书长 杨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 汪冰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李君

 

乐观的人更易活到85岁以上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7万多名志愿者,长达30年的追踪随访后发现:乐观的人活到85岁及以上的几率更大。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两项大型长期研究的数据结合起来:一项是“护士健康研究”,涵盖69744名女性;另一项为“退伍军人事务部老龄化研究”,涉及1429名男性。

 

按照乐观程度,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最高组、最低组和中间组。

 

与最低组相比,最乐观女性的平均寿命高15%,活到85岁的概率至少高1.5倍;最乐观男性的平均寿命高11%,活到85岁的概率高1.7倍。

 

这项研究的最终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乐观给身体带来5大益处

 

乐观心态就像是一滴墨水,在清水中逐渐扩散,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对身体有以下5大好处。

 

1.睡眠质量好

 

研究发现,情绪乐观的人更有可能睡眠充足(每晚能安睡6~9个小时),他们没有失眠症状的可能性高出了74%,白天也不容易困倦。

 

 

积极的情绪可以通过促进适应性来缓冲压力的影响,从而使乐观主义者能够得到安稳的休息。

 

2.身体疼痛少

 

乐观的心态对疼痛有保护作用。

 

一方面,乐观主义者对疼痛的敏感性较低,即使有些许痛感,很多人也能较好地适应。另一方面,即使已经饱受慢性疼痛折磨,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来缓解疼痛。

 

3.心脏功能好

 

乐观的人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明显下降。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与悲观者相比,乐观的人血糖水平明显更好、胆固醇指标更健康、吸烟的可能性也更低、运动健身更积极,他们的心血管健康几率是悲观者的两倍。

 

4.脑子更聪明

 

乐观程度越高的人患上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低。

 

因为当人对未来感到乐观时,他们的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就能减少。           

 

5.抗压能力强

 

当人面临压力性事件时,体内应激激素含量会增加。

 

而经研究发现,悲观者应激激素水平高于乐观者,他们面对压力性事件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3种性格的人更易生病

 

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大家都需要正确面对、控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因为有些消极情绪不仅会破坏好心情,甚至会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寿命。身心医学表明,这3种性格的人更爱生病:

 

脾气暴躁的人:

 

每次发脾气都会让心脏的磨损更多一层,给身体增加一份负担。

 

如脑中风、心肌梗死等病症的发生,大多是因为生气、遇到重大压力事件等引起。

 

 

多疑嫉妒的人:

 

容易多疑嫉妒的人,人际关系多不好。容易孤独、郁闷,惴惴不安,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被害妄想。

 

研究表明,对别人怀有敌意、处处提防的人内心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导致体内一种蛋白质含量骤升。而这种蛋白质和心脏病、糖尿病有很大关系。

 

内向忧郁的人:

 

与脾气暴躁的人不同,有些人遇到事情惯于忍气吞声,把悲愤、生气、郁闷压在心底。这类人不但在社交方面处于劣势,而且身体素质也大打折扣。

 

这类性格的人容易患外周动脉疾病,早亡的几率较常人会大一些。因为他们更易受负面情绪影响,而忽略快乐的感受。

 

心理医生5招改变你的心态

 

在生活中,培养形成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不仅有利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高,还可以减少生病的风险,提高长寿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做一个乐观的人,积极面对生活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调整:

 

遇事不较劲、不生气

 

与悲伤相比,生气更易损害人的健康,增加炎症风险,进而使人患上心脏病、关节炎和癌症等疾病。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将注意力转移到让自己开心的事上。不要总纠结于一个问题,避免长时间生气。

 

主动结交朋友、缓解焦虑

 

经研究发现,社会关系会刺激人身体产生一种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可缓解疼痛和焦虑。而缺少朋友的人,体内皮质醇水平往往较高,导致长期精神紧张,更易患心血管疾病。

 

多交朋友,扩大交际,不仅有利于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更有利于树立乐观的心态。在与朋友的交流中互相倾诉,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

 

更理性地处理压力

 

压力就像“垃圾食品”,如何将其“代谢”掉,对健康至关重要。

 

在面对压力时,我们要主动,理性地思考压力的来源,平息不良的焦躁情绪,思考合理的解决方法。不要自暴自弃,自我否定。

 

保持充足的睡眠

 

美国宾汉姆顿大学经研究发现,相较那些睡得早、睡眠充足的人,睡得晚、睡得少的人有更多负面想法。

 

保持充足的睡眠,能为身体的各个器官提供休息的时间,使人拥有更旺盛而充沛的精力,面对新一天的生活。

 

坚持运动

 

运动是释放压力的出口。

 

运动时,大脑会释放血清素(与幸福感相关的神经递质),这有助于预防精神健康障碍、降低患抑郁症风险。

 

同时,运动会产生使人快乐的多巴胺激素,帮助改善不良情绪。

 

参考资料: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8/20/190071211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