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东西变形”是个什么鬼?

 

今天一位同事带着家里老人来看病,
主诉是看东西变形,
看东西变形究竟是个什么鬼?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疾病
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黄斑变性
是引起50岁以上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黄斑位于眼底视网膜的中央位置,
布满了视椎(感光)细胞,
从而使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

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
读书、看报、驾驶、看时间、识别面部特征等都是靠黄斑区域。
一旦黄斑损伤,
人的视力就会严重下降,
视物扭曲,视野中心出现黑点。
白内障等可手术恢复的致盲性眼病相比,
黄斑病变的后果更严重,
会造成视功能永久丧失,不可逆转。

黄斑病变发病原因不明,
但大量研究表明,
其与年龄、遗传环境、营养、日光照射、吸烟等因素相关。

黄斑病变患者早期常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
但许多中老年人会误以为是衰老引起的自然变化或“老花眼”而延误就医,
最终引起视力的严重损害,
甚至失明
如果及时就诊,
是能够减少或延缓湿性黄斑病变引起的视力丧失的。

老年性黄斑变性,
临床上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个类型。
简单的理解:干性即没有出血的黄斑变性;
而湿性则是有了新生血管,引起出血的黄斑变性。

85%的患者都属于干性黄斑变性。
这类患者早期可能根本就没有症状,
即便有也只是轻微的视力模糊、
视物变形等,极易被人忽略。
而湿性黄斑变性会在黄斑区形成新生血管,
这些血管过于脆弱,
极易导致出血。
出血一旦变成了疤痕
就很难治疗,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因此建议:
50岁以上中老年人
(特别患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的人群)
均应定期做健康体检,
定期检查眼底,
这是早期发现黄斑病变的有效方法。

平时如有视力下降,
且看东西变形,
或中心视野有缺损则应尽快到眼科,
进行眼底镜检查、光相干断层扫描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最终才能确诊是否罹患老年黄斑变性。

向本文作者提问
章玲·副主任医师
章玲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青光眼科
好评100%|接诊量14971|响应时长5分钟
擅长:角膜病、屈光不正、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白内障、青光眼
¥80
问医生
#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变性#老年黄斑变性
阅读数 1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各种因素的影响使黄斑发生萎缩,可以自我诊断常见症状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色觉异常治疗可改善症状,延缓进展,但能彻底治愈简介黄斑变性为慢性常见病,是最常见的能造成视力永久性损害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影响眼睛后部视网膜(黄斑)中央区域的疾病,由于年龄、遗传、良环境、慢性光损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眼部视网膜处的黄斑发生萎缩,或代谢异常,导致黄斑部位出现异常代谢物聚集、结构改变、功能减退,导致患者出现视力异常的疾病。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随患者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率在性别上明显差异,与种族有关,一般认为白人患病率明显高于有色人种[1]。患者主要表现为单眼或双眼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症状,并逐渐加重,严重者甚至失明。黄斑变性目前法完全治愈,通过药物治疗可缓解患者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的症状,预后较差。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诊断依据:通过眼底检查,如出现黄斑区部金属样反光,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清,有散在的玻璃疣,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呈地图状,可确诊本病。黄斑变性有哪些类型?1.依据病因可分为:(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2)遗传相关性黄斑变性(3)近视性黄斑变性2.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1.干性黄斑变性2.湿性黄斑变性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较常见。患者发病在性别上明显差异,与种族有关,一般认为白人患病率明显高于有色人种[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完全治愈,确诊后通过药物可治疗本病引起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章玲·副主任医师才瑜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