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抗癌机制大起底!临床研究提示:可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阿司匹林被业内称为“神药”。神奇之处不仅体现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更多体现在了癌症的“跨界”治疗上。

临床医学大量病例证实,阿司匹林具有抗凝作用,能抑制血液中的血小板凝集,长期低剂量服用可以有效降低高风险人群罹患冠心病中风及血栓的风险。[1]

学界证实:阿司匹林的抗癌功效——防与治

2019年初,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证实,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让癌细胞无法利用血小板与其他细胞抱团,使其暴露在免疫系统的打击之下。

同时,阿司匹林可以有效的破坏癌细胞在转移部位形成生态位,使其难以定向种植。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打击靶细胞的各种膜受体,抑制多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减少肿瘤的增值,降低肿瘤的侵袭能力,最终减少肿瘤细胞的转移。[2]

在细胞受到刺激时,NF-KB会改变细胞正常的信号传导,促进细胞增殖,同时启动癌基因的转录,最终导致癌变。[3]这时,阿司匹林的靶目标之一就是NF-KB。

Navone等[4]学者通过一项人脑胶质细胞瘤的研究,总结出阿司匹林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影响着肿瘤细胞的活力,甚至是减弱肿瘤血管的生成。

在治疗层面上,很多临床数据证实,阿司匹林能对化疗药物(比如顺铂)有一定的增敏作用。

Jiang等[5]学者在多个体外实验中,证实了结肠癌化疗中阿司匹林的正向作用,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增值减缓、迁徙和侵袭的能力明显减低。

各种风险显著降低,尤其是结直肠癌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布的指南中指出,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药物。

该研究提示,每日服用日常剂量的阿司匹林,10年间胃癌食道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及死亡率会降低40%,死于其他癌症的几率也会降低16%。

指南中还指出,推荐近十年心血管风险超过10%的人群、无出血风险的50-69岁人群,建议可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6]

辩证看待:服用任何药物,均有利有弊

通过这篇文章已经对阿司匹林的抗癌、治癌的作用有了很深的了解。那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吃这个药?是不是可以放开政策,全民预防性的服用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任何药物,都不可以离开医生的医嘱随便服用!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医生评估,制定用药建议,大家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听从医生的意见。

要在医生建议下服药

如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定期(半年一次)检查出血、凝血的指标,甚至会安排检查一下大便隐血,来排除是否有出血倾向或者是凝血障碍的问题。

肿瘤一直都是医学界的难题,每一项攻克都能使整个行业和医学界沸腾。但是,对于癌症这个疾病仍然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还是要高度警惕,定期筛查,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科学、早期、配合是患者在治疗癌症途中最应该遵循的原则,切忌到处寻找“最新药物”,胡乱尝试。


参考文献:

[1]郑刚.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最新的证据和解读.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31:99-102.

[2]宋一萌,李明真,马潞林.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进展.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32:236-240.

[3]Jiang L , Ren L , Zhang X ,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PIMREG promotes breast cancer aggressiveness via 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NF-kB signaling. E Bio Medicine,2019,43:188-200.

[4] Brambilla E, Negoescu A, Gazzeri S, et al. Apoptosis-related factors p53, Bcl-2, and Bax in neuroendocrine lung tumors. Am J Pathol, 1996,149:1941-1952.

[5] Jiang W, Yan Y, Chen M, et al. Aspirin enhances the sensitivity of colon cancer cells to cisplatin by abrogating the binding of NF-kB to the COX 2 promoter. Aging( Albany NY), 2020, 12: 611-627.

[6] 欧阳学农.阿司匹林: "老司机"跨界抗癌[J].家庭医学,2017,(1):24-25.

审稿医生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肿瘤外科 住院医师 余见洪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预防#癌症
阅读数 3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明原因的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等癌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治疗简介癌症,是指以异常细胞的发育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这种异常细胞受控制地分裂,并具有浸润和破坏正常人体组织的能力。癌症多表现为身体明原因的出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等异常。癌症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基因、环境污染、辐射、良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癌症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基本可实现临床治愈;而中晚期患者、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治疗也法治愈,只能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症状表现:根据癌变部位同症状表现同,常见的癌症症状表现为:身体某部位出现肿块、结节;皮肤变化或伤口难愈合;食欲振、排泄异常;异常出血;明原因的虚弱等等。诊断依据: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由癌症引起的各项异常;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通过必要的病理活检进行确诊及明确癌症类型。病理活检为癌症诊断的“金标准”。癌症有哪些类型?癌症类型很多,以下是较为常见的类型:胃癌肺癌肝癌白血病淋巴癌乳腺癌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有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约以3.9%的幅度增长,且癌症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在常见癌症中,肺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一[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部分可治愈。大部分的癌症目前并特效的治疗方法,难以彻底治愈,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化疗等方式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周期。病情较轻且发现较早的部分癌症,经过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杨宏副主任医师北京肿瘤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