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我们应该及早预防。在这里就介绍一下心肌缺血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易感人群
- 年龄在 40 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以及处于更年期之后的老年女性人群,这两种都是容易出现心肌缺血的易感人群。
- 高血压疾病患者、高血脂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肥胖人士,身体同时伴有这些诱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肌缺血性胸痛。
- 家族中有患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如果父亲在 55 岁之前或者是母亲在 65 岁之前患上了冠心病,那么他们的子女中,会患上冠心病的概率就明显增大,发生心肌缺血性胸痛的危险性也就越大。除了以上三种人群外,我们在多年的临床中,还遇到一类心理、情绪性心肌缺血的病人也非常多。这类人群,往往是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中常常有不顺心的事情,情绪长期压抑。其特点是:压抑性或者多疑、敏感、激动、急躁、攻击性性格人群。
预防
- 合理饮食:粗细粮合理搭配,应以低脂饮食为主,摄取过量高脂肪食物可使血脂浓度突然上升,使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加重心肌缺血症状。
- 劳逸适度:体力消耗后应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进行多次的休息,每次在二十分钟左右,上班久坐的办公室人群,应该从桌旁站起来数次,每次 3-5 分钟。
- 睡眠充足: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 7-8 小时。
- 注意气候变化:天气炎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加之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要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冬季则应适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
- 积极治疗原有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导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已确诊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有效的降压、降脂、降糖药物。
- 按时进行体检:三高疾病的人群,需要按时进行测量血压、检查血脂、测试血糖,有条件者的人群,最好要定期检查心电图,以及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异常及早治疗。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文章 脂肪肝最怕的3个运动

黄鑫
住院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文章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黄鑫
住院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文章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营养防治

黄鑫
住院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文章 贫血和低血糖的区别

黄鑫
住院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检测手段研究进展

黄鑫
住院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文章 如何保养五脏

黄鑫
住院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文章 这些症状预警冠心病

黄鑫
住院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文章 高血压是如何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

黄鑫
住院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文章 心脏放了支架后,还能运动吗?

黄鑫
住院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文章 正确服药指南

黄鑫
住院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