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怎样才不会得冠心病?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李建华医生
李建华医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高血压治疗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多数人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中国目前有3亿以上的高血压病人,一旦确诊高血压,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或多或少的心理影响,许多人疑问,高血压怎样才能不得冠心病?

 

 

第一,按时足量服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事件!

 

高血压最好的治疗就是把药吃好,我已经啰嗦无数次,因为把药按时足量的吃好是治疗高血压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都是空谈。好多人迷恋于各类养生保健,杜仲降压茶、葛根降压饼等等各类降压保健食品举不胜举,因为开发降压保健品的风险小、获益大、好忽悠,已经成为骗子们忽悠人的一块宝地。

 

第二,低盐低脂饮食,降低高血压诱发因素!

 

中国人多数饮食习惯是以高盐摄入为主的,而高盐摄入使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更高。而中国高血压患者对盐更敏感,产生血压增高的几率就也更高。每天食盐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摄入量为每日应小于6克,而在我国,北方人每天吃12—18克盐,南方人为7—8克。使得我国高血压患者不但盐吃得多,血压还对盐很“敏感”。中国六成的高血压患者都属于“盐敏感性高血压”,所以,低盐低脂饮食,对于降低血压极其重要。

 

第三,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减少血压升高的诱发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熬夜,不运动等,是现代社会快节奏下年轻人罹患高血压的主要诱因之一。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本身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使得交感神经张力升高,从而使得血压更高。而避免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于神经内分泌导致的血压升高有不言而喻的效果。

 

 

第四,监测血压并使得血压达标,减少高血压损害!

 

是不是按时足量服药就算是控制好血压了呢?当然不是,还需要血压的自我监测,保持血压控制达标。许多人服药以后自认为已经规律的口服药物,但实际上血压控制并不理想,使得自我蒙蔽状态下高血压仍然危害着自己。但监测血压不能只靠住院期间的几次血压监测,需要定期监测,使得血压达标,才是降压的目标所在。这就是常说的“降压才是硬道理”。

 

第五,保持良好心态,使得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内!

 

高血压后出现情绪障碍,也是高血压患病后的一个普遍问题,许多人过度关注血压情况,认为按时足量的吃好药以后就应该血压持续平稳,过高的要求导致每次血压波动升高对自己都是一次心理挑战,从而频繁的到医院找医生调整血压。所以,有人提到关于高血压——“要关注,莫过度”是个非常好的理念。需要关注高血压,可以从行动上重视,但从心理上藐视它,从而为减少因为情绪变化导致血压波动的可能。

 

最后,降压药千万不要迷信特效药,保健品。真正的高血压不可怕,迷信特效药保健品才最害怕!因为,保健品就是保健食品,其替代不了药品,如果一个保健品真的有降压奇效,其肯定有西药降压的成分。

 

不管你信不信,我只能说到这里了!注意这些情况,才能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当然,不患冠心病可能吗?

 

这真是降压药物不管怎么选?

 

一定牢记前几点;

 

不要迷信特效药,

 

按时足量最关键。

 

高血压,不可怕,

 

盲目迷信才最怕;

 

低盐运动加心态,

 

吃好药物控好压!

 

若要永不患冠心病,

 

一定牢牢记住它!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推荐医生列表
吴双头像
吴双 3 可开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好评1.0 | 接诊量930
擅长: 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早、室早、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周围血管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病等
¥139.0
问医生
杨红艳头像
杨红艳 3 可开方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 中医内科
好评0.9992 | 接诊量26608
擅长: 擅长脾虚湿蕴,肥胖、口臭、便秘、泄泻、胃痛、痞满、呕吐、噎嗝、呃逆、腹痛、失眠、多梦、焦虑、抑郁、心悸、胸痹、心慌、憋闷、气短、胸痛、头晕、头疼、眩晕、汗症、多汗、自汗、盗汗、脱发、白发、乏力、虚劳、腰疼、痛经、耳鸣、耳聋、阳痿、早泄、遗精、少弱精、亚健康、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老年病、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中医慢病调理治疗。
¥40.0
问医生
莫利花头像
莫利花 3 可开方
长沙市第三医院 产科
好评0.9967 | 接诊量2353
擅长: 先兆流产,早产,复发性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剧吐,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产前检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帆状胎盘,双胎。
¥29.0
问医生
孙微微头像
孙微微 3 可开方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产科
好评0.9986 | 接诊量2416
擅长: 孕前和孕期保健及高危妊娠处理,尤其擅长围产期保健及高危妊娠处理,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先兆流产及宫颈机能不全、前置胎盘及其他常见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备孕妇女及孕妇早孕期、孕中晚期新冠感染、流感、发热等治疗及康复指导、产后康复、哺乳指导等。
¥59.0
问医生
赵春慧头像
赵春慧 3 可开方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好评1.0 | 接诊量13226
擅长: 脑梗塞 脑出血 头晕 头痛 失眠 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狭窄 脑血管介入治疗 高血脂 高血糖 高血压 高尿酸 脑血管病后遗症 卒中后抑郁焦虑 癫痫 新冠 甲流 重症肌无力 焦虑 睡眠障碍 面瘫 偏头痛 脑供血不足
¥24.9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大家还在看
高血压的预防怎么做?

高血压的预防怎么做?

#运动 #疾病预防 #吸烟 #饮酒 #心血管内科
罗萍艳
罗萍艳
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高血压?

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高血压?

#疾病预防 #患病护理 #养生知识 #心血管内科
李建华医生
李建华医生
高血压如何治疗?

高血压如何治疗?

#心血管内科 #保守治疗 #原发病治疗
张志伟
张志伟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患病护理 #合理用药
张新华
张新华
如何才能防止心血管堵塞?

如何才能防止心血管堵塞?

#疾病预防 #疾病检查 #吸烟 #饮酒 #保健 #心血管内科
李建华医生
李建华医生
高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高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疾病病因 #患病护理 #心血管内科
张新华
张新华
高压140低压90,怎么预防高血压呢?

高压140低压90,怎么预防高血压呢?

#疾病预防 #患病护理 #心血管内科
张新华
张新华
高血压的症状以及青少年该如何预防?

高血压的症状以及青少年该如何预防?

#青少年 #疾病预防 #疾病检查 #患病护理 #养生知识 #常见症状 #心血管内科
张焱磊
张焱磊
高血压一定要吃药吗?

高血压一定要吃药吗?

#患病护理 #合理用药 #药物治疗
李建华医生
李建华医生
预防高血压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预防高血压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疾病预防 #患病护理 #心血管内科
内科田主任
内科田主任
三高可以吃什么水果

三高可以吃什么水果

#疾病 #高血糖水果 #三高水果推荐 #三高 #高血压 #水果 #健康 #三高保健 #三高健康 #饮食 #治疗 #高血压水果 #高血脂水果 #三高生活 #三高饮食原则 #高血糖 #高血脂 #生活 #三高饮食 #三高饮食调理
有高血压,等出现流鼻血、眩晕再吃降压药,靠谱吗?

有高血压,等出现流鼻血、眩晕再吃降压药,靠谱吗?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治疗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 #高血压 #生活方式干预 #高血压防治 #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
体检出三高需怎么处理

体检出三高需怎么处理

#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 #药物治疗 #高血压 #三高 #高血压 #生活方式 #高血脂 #高血糖 #饮食调整 #运动疗法 #高血脂 #高血糖 #运动疗法
年轻人高血压勿自行选购降压药

年轻人高血压勿自行选购降压药

#心血管疾病 #降压药物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预防 #年轻人高血压 #年轻人 #降压药 #健康生活方式 #高血压 #预防
黄酒胀气了还能喝吗

黄酒胀气了还能喝吗

#胀气 #饮用 #食品安全 #胀气 #注意事项 #健康 #饮用方法 #健康 #黄酒 #黄酒
高血压可以抽烟吗

高血压可以抽烟吗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并发症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 #冠心病 #抗高血压药物 #吸烟 #心血管疾病 #吸烟 #脑梗死 #日常保养
糖尿病增加头颈部癌风险

糖尿病增加头颈部癌风险

#糖尿病 #预防措施 #糖尿病 #风险因素 #风险 #血糖 #胰岛素 #头颈部癌 #生活方式 #头颈部癌 #预防 #生活方式 #头颈检查
贴秋膘别太猛!否则这些危害会找上门

贴秋膘别太猛!否则这些危害会找上门

#肠胃疾病 #肠胃疾病 #过度进补 #健康问题 #贴秋膘 #健康 #秋季进补 #高尿酸血症 #肥胖 #进补 #高尿酸血症 #肥胖
快速降血压方法

快速降血压方法

#降血压 #饮食疗法 #降血压 #饮食 #运动 #高血压 #呼吸疗法 #高血压 #呼吸 #运动疗法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 #动脉硬化 #腔隙性脑梗塞 #动脉硬化 #治疗 #高血压 #预防 #高血压 #预防 #生活方式 #脑梗塞 #脑梗塞 #体检
高血压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