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诉您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

副主任医师邸亮·首席健康管家
副主任医师邸亮
首席健康管家

给大家讲述了阿司匹林的适用人群,这期给大家详细讲述阿司匹林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现在市场上的阿司匹林剂型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100毫克,一种25毫克的。目前临床应用的都是阿司匹林肠溶片。顾名思义,就是大部分阿司匹林是通过肠道消化吸收的,目的就是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的破坏和刺激,减少胃出血的风险。

一般来说肠溶阿司匹林可以空腹(早餐前1小时吃),而不是吃饭的时候吃。肠溶阿司匹林有一层耐酸的包衣,使得它在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释放吸收。推荐使用的阿司匹林是进口的拜阿司匹灵。如果餐中或餐后马上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就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停留在胃内的时间,而在胃内溶解释放而损伤胃。如果忘记了怎么办?那就等到餐后2h后补吃,下一餐进食时间也要和服药时间有所间隔。

那么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呢?有人说夜间血流缓慢,易生血栓,应该睡前吃,又有人说清晨是心脏病脑梗塞高发时段,应该清晨吃。其实哪个时间段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坚持吃。因为虽然血小板的半衰期只有15-20分钟,但抗血小板的作用可耻持续7-10天(整个血小板的生命周期)。

我们通常都要吃多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呢?阿司匹林最佳剂量是75~150毫克。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有人担心副作用大,吃阿司匹林肠溶片(25毫克/片)一片或两片,不能达到治疗和预防效果。超过150毫克不能增加疗效,只会增加副作用。

临床急性心梗急救的时候可以给300毫克阿司匹林嚼服快速起效抗血小板聚集。之前有网传胸痛之后嚼服阿司匹林可以救命,但非专业人士对心脏病缺乏鉴别知识,消化道疾病主动脉夹层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建议怀疑心脏病发作时首先呼叫急救,在急救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应随时注意胃部副作用,特别是有胃溃疡病史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吸烟饮酒或经常口服止痛剂、同时服用5种以上药物者,更应小心谨慎,严密观察防止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初期每个月到医院检查大便隐血,稳定后可3个月查便潜血,必要时加用胃粘膜保护剂或换用其他药物。

有阿司匹林过敏、阿司匹林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引发哮喘的、胃溃疡初血期、脑出血期禁用。对于阿司匹林过敏、引发哮喘的可换用其他类抗血小板药物氢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作为一个心内科医生,一定要告诉大家的是做过支架的患者如何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之后改为阿司匹林100毫克1/日终身服用。经常有患者双联抗血小板1年后,停用阿司匹林,应用氢氯吡格雷,这是不对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理用药#心血管内科#药物治疗#冠心病
阅读数 2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胸闷、胸痛伴有呼吸困难,或心悸等主要需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及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目前冠心病法治愈,仍需长期药物治疗简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发生的疾病。当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积聚形成斑块时,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这些斑块会形成血栓,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减少或阻碍流向心脏的血流量,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最典型的症状是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胸痛、乏力、呼吸困难等。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积极规范的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保证患者生命质量。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诊断依据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CTA或冠脉造影等)确诊。心电图可大致提示冠心病发作的迹象;超声心动图明确心室运动情况;冠脉造影用以明确狭窄的血管以及部位。疾病类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症状型冠心病(隐匿性冠心病)(3)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2.3%[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一旦确诊,需终身服药。因血管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后,斑块在短期内易消失,如果控制好,有可能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如心绞痛、急性心梗等严重并发症。是否遗传?有。遗传因素对冠心病有影响。是否医保范围?是
副主任医师邸亮·首席健康管家程姝娟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