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很多人一旦出现手抖,首先就会想到是否得了帕金森病。医学术语中称抖动为“震颤”,帕金森病典型表现是静止性震颤(静止时一侧手、脚颤抖),然而其它疾病和某些生理状态也可引起手抖,不同的原因导致的手抖也各有特点。
1.特发性震颤:常常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多在45岁之前发病,以震颤为唯一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加重。与帕金森病相反,特发性震颤的患者在安静不动的情况下通常不出现震颤,绝大多数是活动或做某个动作,如拿筷子夹菜、倒水、喝水、写字时出现震颤,两只手同时发病,并且震颤范围逐渐扩大,常常还伴有头部震颤。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等情况下更明显,休息时症状缓解。
2.药源性震颤: 脑血管疾病等患者或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的患者,不恰当地服用某些药物如桂利嗪、氯丙嗪后,也会出现手抖症状,停药后一般好转,继续用药可加重。故在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谨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擅自加药、停药,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就诊。
4.低血糖:长时间饥饿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当时,可导致低血糖,一般也会出现手抖,还可出现冒冷汗、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在补充糖分或进食后这些症状都会缓解。
6.酒精戒断症状:长期饮酒者处于戒酒期间出现全身肢体抖动,同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精神异常、幻觉等表现,称为戒断症状。
7.生理性震颤:常出现于生气、焦虑、紧张、恐惧和极度疲劳等情况,情绪平复或休息后自行减轻或停止,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可见“手抖”需要鉴别的疾病还是不少的,除了帕金森病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疾病,一般进行对症、对因处理都会改善。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手抖”只是症状之一,其他还包括手脚肌肉变得僵硬、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走路时呈前冲步态、慌张步态)等,也要引起患者及家属等重视,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的时机。
向本文作者提问

邓钰蕾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40|响应时长282分钟
擅长:癫痫,痴呆,脑卒中,睡眠障碍,头痛,头晕
¥268起
问医生
#诊断#康复训练#神经内科#特发性震颤#反复低血糖发作#药物源性震颤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本病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手、手臂的震颤,运动时加重目前法治愈,可服药控制症状简介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本病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清楚,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是中枢自律性振荡器和外周肌梭传入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手部、头部震颤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上以药物控制症状为主,目前尚能治愈。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肢体震颤,以双上肢为主,在手臂运动或保持某一姿势时出现,部分患者饮酒后可暂时减轻,情绪激动或紧张、疲劳、寒冷等可使震颤加重。诊断依据:患者有家族史,多集中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出现双手及前臂出现明显的持续性姿势性震颤,或运动性震颤,并除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可以考虑特发性震颤。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遗传?是,30%~50%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可服药控制症状。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