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脱水,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提醒我们喝水:口渴。理论上来说,有了这种提醒,我们应该不会脱水,但实际上许多人都饮水不足。那么,到底什么是口渴?什么时候会口渴?口渴感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我们一直不明白口渴所传达的信息?
口渴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提醒你这时该喝水了。但是,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口渴,因此陷入了慢性脱水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为了避免脱水,身体缺水时,就会发出警告信号,口渴感随之而生。口渴时,我们不但要喝水,而且要尽可能地多喝水,以便扭转体内的水失衡。
口渴感与缺水量的多少成正比。身体缺水不多时,只会出现轻微的口渴感。缺水量一旦变大,口渴感也随之增强。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口渴感会继续增强,因为即使身体处在缺水状态,但为了排泄毒素和调节体温(通过流汗),水分仍然在继续流失。
口渴当然是通过口腔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咽喉、声门和舌头会出现不舒服的紧绷感。在饮用过大量水之后,缺水状况得到扭转,口渴感就会消失。因为体内缺水,短时间内大量喝水也不会利尿(增加尿液的排出)。只有摄入的水量超过身体所需时,尿液才会增多。
大量缺水会迅速出现致命后果,口渴感越强,说明缺水状况越严重。正常情况下,这种口渴就是命令,直到喝了水为止。尽管口渴以同样的方法表现出来,但根据体内哪个部位缺水最严重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口渴:低渗性脱水(血容量减少性)和高渗性脱水(渗透性)。
1.低渗性脱水
当血液量和细胞外液过少时,人体会出现低渗性脱水(血容量减少性口渴)。口渴的作用是敦促人们尽快摄入水分,使血液量和细胞外液量恢复到正常水平,避免身体从细胞外液吸收更多水分。这种口渴可能会造成生理学上的损害,因此无法通过简单的补水来解决。
乍一看,低渗性脱水只是由于排泄器官活动导致的液体减少而引发的。尽管血液和细胞外液引导毒素到达肾脏和皮肤,也给需要产生尿液和汗液的器官提供水分,但这些液体的损失不足以解释这种口渴,因为并不是每次排尿或从事正常的日常行为流汗后都会出现喝水的需求。
当然,这些排泄应为水流失负责,但这种排泄是逐步发生的,完全可以通过日常水摄入进行补偿,不至于引发低渗性脱水。这种口渴必然与另一种情况相伴:大量液体的排泄伴随着大量盐分的流失。体内的盐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一点都没有。盐分的作用是留住水:1克盐需要溶入11克水中。盐能预防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剧烈萎缩,避免危及其存活盐能预防脱水,是身体保护系统的组成部分。
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有惊人数量的盐分离开身体,比如大量出汗时且长时间滞留在高温的地方,发高烧或长时间从事剧烈体育活动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量出汗会带走大量盐分。运动员因习惯于有规律的大量流汗,会采取保护性措施来预防盐分流失,因此他们除外。身体失去的盐分越多,能保留的水分就越少;保留的水分越少,失去的盐分会越多,脱水就会越快。
呕吐和持续也腹泻也会损失大量盐分。如果低渗性脱水是由盐分和液体损失引起的,这种缺水状态就无法通过简单的喝水来扭转,原因如下:
1、细胞外液中的盐分使液体留在那里,盐分流失的情况下,不不管摄入多少额外的水分都无法留存。单纯喝水不但没有用,而且会恶化缺水引起的所有问题。盐分流失,血液中和细胞液中的盐浓度极具降低,只喝水不补充盐分会进一步稀释血液和细胞外液的浓度。
2、只有同时入盐分和水分オ能达到补救的目的:水用来补充液体的量,盐用来留住摄入的水。中暑的人(因长时间暴晒导致的中暑)如果只喝水,情况会进一步恶化,但如果在水中加点盐,情况会迅速得到改善。为避免体克,进水宜缓慢、小口。低渗性脱水至少就急性反应而言,是一种特殊状况。高渗性脱水更为常见。
3、高渗性脱水,高滲性脱水是由细胞内缺水引起的。细胞不会主动放弃水分,相反,它们会持续不断地保存水分以满足自身所需。水量减少时,身体会从细胞内吸收水分一一细胞无法抵御,只能听之任之。不过,这种极端情况只有在受到一系列威胁后才会出现:与我们想象的恰恰相反,这种口渴不是因为血液和细胞液损失太多,而是因为这些正常含量的液体浓度过高。
这种现象是由饮食导致的。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离开消化道,进入血液,之后又马上进入细胞外液。因此,这些液体的浓度在吃饭时会增加,增加量与进食量成正比(数量方面),也与食物营养的丰富程度和盐分高低(质量方面)成正比。如果摄入的液体没有用来稀释血液和细胞外液,两者浓度会变大,同时来细胞内液的透压也会变大。接着液体在滲透作用下转移,流出细胞,以保持细胞膜两侧的压力平衡。细胞失去水分,激发口渴。由细胞内缺水引发的这种口渴被称为“渗透性口渴”或“渗性脱水”。
可以看出是吃饭导致了口渴。实际上,吃饭时,喝水的需会规律地增加。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与习惯无关。世界上的人大多数生物都是如此。例如,老鼠会在进食后大量喝水,占水消耗量的60%,狗则达到了90%。高渗性脱水在饭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可能出现。深夜晚餐消化完之后,人们会感到口渴。早上,由于晚上排泄器官浄化血液的效率不高,人们也会感到口渴。因为细胞内液中仍然含有许从晚餐中吸收的毒素。
饮食和口渴的相互作用解释了以下几个现象:
为么食大的人口渴得历害,食量小的人只有轻微山口渴感;为什么斋戒时口渴感会大大减少(除血液中毒素突然增加);为么沙漠生物只喝少量的水就能在活下来(它们的饮食非常节制)。与高渗性脱水相反,喝不含盐的水能的的低渗性脱水、因为盐的摄入会提高血液和细胞外液中原本已经很高的浓度。而且,纯水比盐水更吸收毒素,有利于排泄器官排除毒素。由此看来,喝水能够解决多数情况下的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在特殊情况下,缺水会同时导致这两种口渴。
4、为何没注意到口渴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口渴是身体释放的警告信号。但有的人从来没有说过口渴,因此也很少喝水。口渴感的缺失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是对口渴的警告信号反应迟钝。
当一个人刻意有规律地限制饮水,即使口渴时也不喝水,那么对口干、咽喉紧绷感觉就不再敏锐,口渴感逐渐消失。常吃熟食,比如吃蒸煮食物的人会出现类似的经历。他们对烫手的灼热感没有反应,因为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手已习惯了这种热量,可以忍受高温。
喝水少的人对口渴的忍受程度越来越高,无法清楚地感知身体传送的警告信号。不过这仅是就口渴感而言,承担的后果都是样的:这些人尽管没有觉察到口渴,但最终都无法避免由此引起的慢性脱水。孩子一般不会出现口渴感的缺失。这种情况在成人中比较广泛,老人则相当普遍。后者尽管口千舌燥,却不想喝水,甚至不会有需要喝水的感觉。
二、是混淆了口渴感和饥饿感。
如我们所见,两种感觉尽管截然不同,有时却被搅和在一起。如果通过你饮食来有规律地缓解口渴,口渴感就会消失,或者不知口渴为何物。幸运的是,同所有生理功能一样,忽略对口渴的感知,无论何时都迫使自己正常饮水,那么口渴的唾眠状态就会结束,重新复苏。几天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尽管己经喝了水,我们还是感觉口渴。口渴的警告信号恢复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右臀疼引起右腿疼,口渴,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


医者荣耀
文章 扁桃体肿大,口渴微痛怎么办?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口渴不止,喝水也没用?可能是高血糖!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舌苔白点发黄、口渴尿味重,可能是脾虚湿热?


医疗之窗
文章 经常口渴,喝水难缓解,可能是糖尿病?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脖子中间肿大、口渴,可能是甲状腺问题?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口渴不止,可能是血糖问题?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一天不尿七八次,总是渴,喉咙发甜是糖尿病吗?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口渴、喉咙有痰、舌苔厚,可能是脾虚痰湿?


医疗故事汇
文章 嘴唇干口渴一个多星期了,会不会是糖尿病?


疾病解码者
晚上睡觉流口水,味道大,口渴口苦,大便干燥,持续多久?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9

张玲军
主任医师
安阳市心血管病医院
我总是感觉嘴巴有甜味,伴随口干,测过血糖正常,可能是什么原因?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总交流次数:12

王丽
主治医师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我最近出现了口渴、乏力等症状,想知道是否可能是新冠肺炎?患者女性46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14

黄宏灿
主治医师
潮州市人民医院

李广田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靳大力
主治医师
口腔黏膜科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王军
主治医师
口腔黏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