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新生儿怕热不怕冷”,不少人把这句话信以为真,于是疏忽了对宝宝的防寒,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受冷着凉的孩子,很容易发生新生儿硬肿症。
也许你对新生儿硬肿症比较陌生,但这种病症在寒冷的冬春季节经常发生,每年都有新生儿因保暖不够导致硬肿症的病例,而且早产儿群体发病率为最高。
由于新生儿对寒冷的抵抗能力较差,大人觉得适中的温度对于新生儿已经有可能造成损伤了!所以不要再说什么“宝宝怕热不怕冷”的话了,事实是宝宝怕热也怕冷!
什么是新生儿硬肿症?有何表现?
新生儿硬肿症又叫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指新生儿在处于寒冷的环境时,身体发生的一系列包括低体温、皮肤硬肿、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综合征。严重者可能并发肺出血、肾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最直观的表现是低体温,全身皮肤冰冷,体温在 35 ℃ 以下,在孩子的下肢、臀部、脸颊等部位会出现皮肤变硬,触摸如同橡胶感,也可出现水肿,皮肤肿胀而且弹性下降,按压后留下凹陷无法回弹,皮肤硬肿的范围越大,孩子的病情越严重。 此外容易出现反应少、不吃奶、哭声低、不活动等表现。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容易散热。综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饥饿时的能量来源是白色脂肪。
如小儿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散热过多,棕色脂肪容易耗尽,体温即会下降,这些情况下皮下脂肪都容易凝固而变硬,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易发生水肿,结果产生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一,寒冷环境。新生儿处于温度过低的环境是引起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寒冷会使新生儿末梢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棕色脂肪分解,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寒冷时间长,则棕色脂肪耗竭,化学产热能力剧降,导致新生儿寒冷损伤,发生心肺功能抑制的恶性循环。
二,摄入量不足,加之新生儿糖原储备少,产热来源受限,环境较为寒冷时,棕色脂肪很容易消耗。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最容易出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对于早产儿来说,适宜的环境温度在 32~35 ℃ 之间。如果低于此温度,可能就会出现低体温的表现。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可以预防,在各方面注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保暖可以减少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生,具体包括:
一,给新生儿的衣物预热。如果为低体重儿可以考虑使用薄膜进行保暖。早产儿使用新生儿暖箱维持正常的体温。
二,给新生儿选用合适的保暖衣物。 避免孩子衣物处于潮湿状态,因为液体的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新生儿低体温。
文章 宝宝经常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宝宝长不高?是爸爸妈妈没有做对这几件事!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湿热便秘怎么办?你知道吗?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女性开始衰老的6处变化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抑郁的人,背后都有这样一个原因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过敏性鼻炎,可能与这个习惯有关,尽早改掉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大便不成形、放屁增多“根源”是什么?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做好3事、常喝2水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科普:孕早期流产率高?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自闭不合群的,送你5个方法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两岁多宝宝能理解事物和模仿动作,但不说话,目前只会叫爸爸,家长担心是否正常并寻求专业建议。患者男性1岁11个月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18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八个月宝宝肌张力低,运动落后,其他能力正常,特别怕生。患者女性1岁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34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想了解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女性4岁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26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