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老是觉得自己“肾虚”,可究竟什么是肾虚呢?
绕不过去的理论假说
大家应该深有体会,学习中医,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学方子,最难受的事情就是看中医理论。方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是什么门派,古方派,时方派,折衷派,用去用来就是那些药与方,区别只是在于指导你用方的“理论”不同。
而中医理论门派太多了,各承其说,经常会把人弄糊涂,可中医理论却又是绕不过去的,因为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引,只学习方药,就只能“套方”,套方若套得好,还是有效果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面对的是患者变幻莫测的病情,要找到完全合适的方子来“方证对应”很难,如果硬套,多半取效甚微。不得已,我们还是要面对中医理论。
不过,我想提醒的是,我今天聊的“理论”也只是一种假说,不过,我个人认为可以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所以大家要批评地看待我的观点。
中医的肾是指什么?
我们经常说补肾,补肾。那么就得把一个事情搞清楚,中医的肾究竟是指什么?由于中医不是基于解剖观察,显微镜观察这种还原论的思维发展起来的,而是秉承整体观,以外揣内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医的“肾”,一定是“功能的集合”。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传统中医学认为肾主要有下面几个功能:
1、肾藏精。
2、肾主水。
3、肾主纳气——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解释,在人体中,具有“藏精、“主水”、“纳气”功能的就是“肾”。
什么是肾藏精?
所谓藏,即闭藏,贮存,封藏精气之意。所谓精,就是构成人体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中所藏之精,一部分身不由已,承自父母,先祖,也即“先天之精”。一部分来源于脾胃,乃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也被称为“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融合的。所以,一些先天禀赋不足的人,通过后天调理,科学锻炼,体质也能逐渐好起来。在经方学派中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就是通过补脾胃,再加一些有肃降之力的药物,来补肾,这种方法,我实践下来,感觉有时效果比直接补肾还要好,后面我们会详谈这种技巧。
肾精流动的时候,则为肾气,肾气、肾精其实是同一种物质,聚则为精,散则为气。肾精有促进和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力量,肾精不足的人,会发育得慢,衰老得快——年轻时,面黄肌瘦,发育不良;壮年时,遗精早泄,带下清稀;年长后华发早生,发堕齿槁。肾精还有调节机体代谢和生理活动的能力。它是通过精气中所含的两种物质,肾阴,肾阳来实现的。肾阴则有使机体滋润,宁静,成形,制约阳热的力量;肾阳具有促进机体温煦,活动,兴奋,化气的功能。
肾阴虚,会潮热,五心烦热,心烦不安,口干咽燥,脉细数,舌干红;肾阳虚,则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脉沉无力而迟缓,津液运行减慢而浮肿,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肾阴,肾阳,虽然看似作用相反,互相制约,但是两者是彼此相依,互根互用的,有时会此长彼消,有时会此消彼长,有时此长彼亦长,有时此消彼亦消。所以临床上,我们需要细细辩证,或扶此抑彼,或阴阳双补。
何为肾主水?
江部洋一郎先生有个理论,给我很大启发。他认为中医的人体气与津液肃降的两个阶段,是由肺与肾接力完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推动气与津液从肺→胸→膈→心下流动=第一肃降(主要由肺承担)。第二阶段,是推动气与津液从心下→小肠→大肠/膀胱流动=第二肃降(主要由肾完成)。当肾的“主水”功能失调或衰退时,患者机体的第二肃降功能就会发生紊乱,或者就会出现小便,大便失常等一系列症状。
而鉴别“肾著病”和“肾病”重要的手段就是判断小便的“利”与“不利”,“问小便”是我们辩证时不可缺失的环节。由于中医学认为,津液代谢的第一阶段是肺在主持,第二阶段是肾在控制,所以,当人体出现水液代谢障碍时,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等症状时,光治疗肾效果是不好的,还需要运用麻黄,黄芪等药物调节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这是中医治疗水液代谢障碍的一个思路。
肾纳气的真意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呼吸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肺气的肃降(吸气),这个阶段伴随着膈的收缩下降。最后一个阶段是肺气的宣散 (呼气),这个阶段伴随着膈的松弛上升。但肺气并不是从肃降,一下子就跳到了宣散,在吸与呼之间,还有一个间歇期,这个间歇期质量决定了吸气的效果,呼吸的质量,而这个阶段与肾的固摄作用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分析治疗外寒内饮所致“咳、喘”的经方小青龙汤,我们发现其中,不仅仅有发汗解表的麻黄,桂枝,有使肺气肃降的芍药,有化饮的半夏,干姜,有守胃气的炙甘草,还有鼓舞肾气的细辛,固摄肾气的五味子。这个方子的“治法”就完美的呈现了中医的“理”。
所以,在中医中,所谓的肾虚,就是指肾的“藏精、“主水”、“纳气”等功能出现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