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肾好不好,看两处可自测,牢记3字,常做4动作

肾好不好,看两处可自测,牢记3字,常做4动作

肾脏是很重要的一个器官,它能帮人体排泄出废物,同时分泌激素,维持身体内环境地稳定,还可以调节体液平衡,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简而言之,肾脏是很重要的器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多注重养护我们的肾脏。

  

 

但是有一个问题,肾脏在我们的身体内部,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如果没有时间去经常体检,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上面方法才能知道肾脏异常?接着看,先教你两招如何自测肾脏,接着教你牢记3字,多做4个动作,来保护我们的肾脏,使它更健康。

  
一看双脚

 

我们通过观察双脚,是可以判断出我们肾脏是否健康,是否受到损伤,如果你的小脚趾是大而且厚实的,那说明肾脏是很健康的,如果是细小且单薄的小脚趾,那说明肾气出现亏损的情况,肾脏存在着某些问题。

 

 

其次如果脚在睡觉时还是很冰冷的话,那也很有可能是肾脏受损而导致的。

 

上面提到肾脏可以排泄出身体内代谢的废物,如果肾脏受损,那么身体内水就不能很好的排出,时间长了,双脚会出现浮肿等情况。

  
二看耳朵

 

通过观察耳朵我们也能看出肾脏的健康状况。

 

首先,如果你感到耳朵听力下降,那就要小心是不是因为自身肾脏受损而导致的。

 

当耳朵出现红肿的情况,则表示我们的肾火比较大,耳朵颜色比较淡白,而且手脚冰凉,则是因为肾阳不足产生的。

 

当通过观察自己的双脚和耳朵,发现自身的肾脏出现了一些问题时,也不必过于惊慌,下面教你3个字,经常做4个动作,都能起到保养肾脏的作用。

  

 

肾脏怕寒冷,喜欢温热,所以记得第一个字就是"暖",即加强身体的保暖,特别是双脚的保暖,在冬天记得要穿厚袜子,也千万别为了爱美而经常露出脚踝,这样不利于肾脏健康,而对于双脚保暖,可以采取用热水泡脚的方法,睡前泡脚,既能使身体发热有利于助眠,而且有利于我们保护肾脏。

  

 

第二个有益于我们肾脏的关键字就是"黑",即多吃黑色食物,可以保护滋润我们的肾脏。

 

比如像黑豆,桑葚,黑芝麻,黑米等等,平时不妨多吃点这些黑色食物,美味又健康,有益于我们的肾脏健康。

  

 

第三个关键字就是"水",肾脏还是喜欢水的,长时间摄入水太少的话,能伤害我们的肾脏,所以,平时记得要多喝水,保证摄入足够多的水,每隔半个小时就可以补充一次水分,可在起床后就喝一杯温开水,能促进肾脏排毒,减少肾脏的负担。

  
经常踮脚

 

踮脚的这个行为,可以刺激经络,有益温补肾脏,改善生长那个的机能,而且还同时锻炼我们足部的肌肉,加快我们的血液流动,有效改善双脚冰冷的情况,还能消除疲劳,可谓一举多得,平时不妨多做踮脚的工作。

 

经常搓耳

 

经常搓耳朵,有益于强健肾脏,闲暇时刻,我们可以多做做搓耳,既放松了身体,还保护了肾脏。

 

握固

 

多做握固,也对肾脏起保护作用,握固就是把大拇指放在手心,接着弯曲其他四个手指,紧紧握住大拇指,经常握固对肾脏很好,而且简单易学,看电视,走路时就可以握固,既保护了肾脏又不浪费多余的时间,何乐而不为?

  
搓腰

 

经常揉搓我们的腰部,也是有保护我们肾脏的功能,有助于强健肾气,温补肾阳,平时不妨多做搓腰的动作。

 

通过观察两处我们可以自行检测肾脏的健康与否,而记得上述三字和四个动作则有利于我们保养肾脏,不知道你学会了没?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慢性肾脏病3期不治疗会怎样?

慢性肾脏病3期通常不会自愈。 慢性肾脏病3期是指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在30-59ml/min之间,此时肾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无法通过尿液排出大量代谢废物。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浮肿、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等症状。 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无法逆转,慢性肾脏病3期通常无法自愈。患者的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进展到慢性肾脏病4期甚至尿毒症期。 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可以通过使用排毒药物、改善肾脏循环的药物以及利尿剂等来减缓病情发展,但无法逆转肾脏功能。

绿色医疗倡导者

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肾盂肾炎不治疗会怎样?

慢性肾盂肾炎如果不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导致肾脏功能受损,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1. 一般治疗:多饮水、勤排尿,有助于降低髓质渗透压,提高机体吞噬细胞功能。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时应卧床休息。 2. 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治疗周期通常为2周左右。 3. 手术治疗:存在肾脏结构异常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老年健康守护者

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肾病不治疗会自愈吗?

治疗糖尿病肾病,及时就医是关键。 糖尿病肾病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并发症,高血糖会导致肾脏代谢紊乱和水肿。因此,不建议不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如血常规、血糖、生化、肾功能等,以明确病情。同时,通过活血化瘀、消肿、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控制血糖,避免劳累、受凉,限制水钠摄入,有助于病情康复。

健康解码专家

1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老年人体检不治疗能自愈吗?

老年人体检一般包括血压测量、心电图、胸部X光片、血常规和尿液分析等项目。不治疗,部分疾病可以自愈,但具体情况需根据疾病类型而定。 血压测量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心电图用于检测心脏节律及异常情况。胸部X光片可显示肺部结构及是否存在异常。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血液成分是否正常。尿液分析有助于肾脏功能评估以及发现潜在疾病。 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如果在体检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医者仁心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骨质疏松和痛风不治疗会怎样?

骨质疏松和痛风如果不治疗,情况会逐渐恶化。 骨质疏松:如果不及时治疗,骨质疏松可能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影响生活质量。 痛风:痛风如果不治疗,可能导致关节损伤、痛风石形成,甚至肾脏损害。 因此,对于这两种疾病,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家庭医疗小助手

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肾盂肾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疾病,可能导致肾脏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1. 一般治疗: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降低髓质渗透压,提高机体吞噬细胞功能。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应卧床休息。 2. 抗感染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治疗周期通常为2周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3. 手术治疗:若患者存在肾脏结构异常,如肾积水、肾结石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医疗故事汇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肾炎的症状如何预防?

慢性肾炎会影响患者的排尿系统,对生活造成影响。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限制蛋白质、高钾、高钠食物的摄入,并控制水分摄入。 1. 限制蛋白质摄入:慢性肾炎患者应限制蛋白质饮食,选择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但每日不得超过0.8克/公斤体重。 2. 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出现少尿、无尿或血钾升高时,应限制含钾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如黄豆芽、韭菜、青蒜、芹菜等。 3. 限制高钠食物摄入:有水肿和高血压的病人应采用低盐、无盐膳食,避免含盐多的食品,如咸菜、泡菜等。 4. 限制水分摄入:根据病人每天的尿量多少来控制水分的摄入,尿量少或伴有水肿者,每日摄入的液体量应不超过1000毫升。 除了饮食调整,患者还需及时治疗,定期检查病情,避免误诊和误治。

家庭医疗小助手

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脏损害。 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在于定期检查肾功能、尿蛋白等指标。如果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控制血糖、血压和饮食是关键治疗措施。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 严格控制血糖,使其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 2. 积极控制血压,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 3. 饮食上要低盐、低蛋白,以优质蛋白为主。 4. 定期复查肾功能、尿蛋白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治疗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

医疗故事汇

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多高需要吃药的症状?

当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时通常需要考虑吃药。 140/90mmHg是一个较为明确的界限,如果经过多次测量,血压均在此之上,说明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长期的高血压会增加患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等疾病的风险。有些人可能血压稍高于140/90mmHg,但已经出现了相关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等,这时也应及时用药干预。 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等,其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更为严格,可能在130/80mmHg甚至更低,以更好地保护脏器功能。 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那么即使血压没有达到140/90mmHg,也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尽早开始药物治疗,以稳定病情,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在发现血压升高后,首先应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熬夜等。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血压仍不能有效降低至目标值以下,就需要启动药物治疗,不能单纯依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延误病情。 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吃药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血压水平、个体情况、合并疾病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的效果等多方面因素。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血压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医嘱进行合理的治疗。

疾病解码者

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尿毒症是怎么回事?

尿毒症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 一、高血压病人中的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 二、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转归就是尿毒症糖尿病。 三、肾病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都将是尿毒症。这其中慢性肾炎是首要原因,在导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5.7%。 四、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引起。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尤以育龄已婚妇女为常见,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是尿毒症的第二位因素。 五、药物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引起。约25%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与药物的肾毒性相关。 六、年龄因素。我国老年达到总人口的10%,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将达到19.3%。在体检中发现,有17.3%的老年罹患有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在住院病人中,患泌尿系统疾病的老年占3.4%~6.3%,是老年住院病人的第八位死因。 七、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尿毒症呈上升趋势。此原因现已占到尿毒症诱因的1%。

健康解码专家

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