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过便秘的经历,大便干燥,排不出或大便排出困难,强力排便,肛门容易裂开,撕裂疼痛,便血。大便偏稀时,可以排出少许大便,但总感觉排出不畅,肛门灼热疼痛。
一.便秘可不是你觉得
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简单来说就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便秘除常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外,还会引发腹胀、腹痛、头晕、食欲减退、易继发痔疮、肛裂等病。便秘是常见症状,如若长期持续存在,甚是扰人,影响生活质量。
有人会说,我两三天没有大便了,是不是属于便秘?
其实便秘不是随便就可以界定,也不是你个人觉得便秘就是便秘。有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习惯2-3天才排便一次,大便成形,没有明显腹痛、腹胀和排便困难等情况,那么就不应认为是便秘。通常,一个成年人一次排便量大约在100~300克之间,排便量越多,对健康越好。健康优质的大便,味道不会太重,状态是半沉半浮,表面含有较多的纤维质,香蕉状、牙膏状大便是健康的“金条”象征。
当然,排便量也是因人而异,如果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必要非要坚持一天一次,一次要多少克。
二.便秘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么?
我们每天进食,随之每天也都要排出粪便,粪便中含有浊毒,浊包括机体代谢出来的不需要的产物,毒则主要指热毒。为了健康,及时排泄大便非常重要,若长期便秘,这些浊毒会留滞于体内,为患甚烈,甚至是许多大病的源泉。
1.不少人未至老年即出现黄褐斑,或在手背,或在面颊,或在周身皮下。一般来说,黄褐斑者多有便秘的问题,因饮食浊毒不能及时排出,反被吸收,郁于皮下,即成诸斑。再者,肝主疏泄,平时肝气郁结之人往往疏泄不足,浊毒不得疏泄,亦易聚而成斑,故要治斑,只此两条:通大便,畅心情。
2.临床所见,便秘很容易长痘痘,因为浊毒不能从大便排出,上攻头面,郁于皮下,即成痘痘,所以说,治痘痘一定要通畅大便,否则,浊毒不去,痘痘难安。
3.再者,中风病人一定要重视大便是否通畅。按中医理论,饮食中的精微被脾运化后,浊气自肠而排出。若便秘,则浊毒内郁,上攻于脑,影响神明,最易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4.有些老年朋友还可增加脑溢血、肠缺血、自发性腹膜炎、肺炎等危急重症的发生。便秘日久,滞而不通,则痰浊瘀血易于积聚,久则生块,变生他症,也是百病之源。
三.为什么会出现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一症虽在大肠,但却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失调的一种局部表现,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皆有密切关系。便秘通常是由于粪便在消化道中移动太慢,或无法从直肠中有效清除时,导致粪便脱水、变硬和干燥,从而引发的便秘。
慢性便秘有许多可能的原因,一般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可能与直肠、肛门病变等器质性病变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结肠传输与排便功能紊乱等功能性因素有关,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年龄增长、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等都是便秘发生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排便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排便姿势其实更容易排便,此时人体肛肠角在100-110°。坐在马桶上时,也可以用小板凳把脚垫高,能够达到同样效果。
四.便秘是不是吃点泻药就好了?
生活中,人们遇到便秘,会自己买点泻药吃,用完泻药后,症状有所减轻。但后来越用,便秘反而越严重。
市面上的泻下药有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等。
攻下药比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这类药多味苦性寒,不宜久服,否则影响肠道正常功能。
另一类泻药为润下药,这类药多富有油脂,可以润肠,作用一般较攻下药弱,包括火麻仁、郁李仁等。这类药物可以适当服用,改善便秘。
峻下逐水药,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消除肿胀。本类药攻伐力强,副作用大,易伤正气,不可久服。
五.四个可以促进排便的穴位
天枢穴
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是大肠之气结聚于腹部的穴位),它具有调中和胃、健脾化湿的功效,是治疗便秘最常用的穴位之一;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可以经常揉按天枢穴进行保健。
天枢穴定位:位于脐中旁开2寸(脐中至腹侧外缘连线的内1/3处)。
支沟穴
支沟是属于三焦经的穴位,针刺该穴位可以补一补气,通一通,大便自然就会通顺。在日常中我们通过对该穴位的揉按刺激也可达到一定的效果。
支沟定位:在手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大横穴
大横属于脾经上的穴位,脾胃相表里,脾胃和大便调也。
大横定位:在腹部,肚脐旁开4寸,乳头直下,如图。
合谷穴
合谷穴,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因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交接,且它们是同名经,二者“同气相求”,因此刺激合谷穴能调经气,对于治疗胃腑和胃肠道方面的疾病有显著疗效。
合谷定位:在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禁忌:怀孕忌按此穴,以防子宫强力收缩流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