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针”如何操作?是否需要回抽?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作者 | 韩雪峰
文章首发于 | 八大处韩雪峰博士

 

 

对于预防栓塞的发生,业内一直有“用钝针就能有效的避免栓塞”的说法。

 

这个观点有错吗?

 

没错,但也不绝对。

 

近期的一份研究表明,钝针注射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安全。

 

在某医院外科3年间收治的28例透明质酸栓塞重症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钝针导致的,这说明钝针注射安全性可能被高估了,而其穿刺能力被有所低估。

 

其实较细的钝针(<25G)也可能刺穿血管壁,而且钝针相对锐针更长、内壁粗糙,回抽困难,容易造成安全的错觉。

 

 

那使用钝针就没有意义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预防栓塞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了解一下预防栓塞的方法有哪些~

 

预防栓塞的关键动作

 

1.锐针OR钝针?

 

首先我们就为大家解答锐针和钝针安全性的问题。

 

锐针碰到血管后会更易刺破血管,这个毋庸置疑,而且口径越小的针越易穿入血管,尤其在反复穿刺时,刺破血管的可能性会更大。

 

钝针注射可降低穿入血管的概率,因为当钝针针头接触到血管后,血管会沿着针壁滑开,可降低损伤血管的风险,但也并非完全能避免。

 

如上文所说,有很多的重度栓塞都是由钝针注射引起的。那该如何正确使用钝针避免栓塞呢?

 

我们应尽量选择大口径的钝针。口径小的钝针(如27G、25G),加上粗暴的操作,则与锐针无异,所以较粗的钝针是预防栓塞的关键。(例外情况是,当极浅层填充时,进入血管的风险很低,如泪沟浅层平铺时,亦可用25G、27G钝针。)

 

2.注射部位、剂量及注射手法。

 

栓塞常发生于眉间、鼻侧面和鼻唇沟区域的注射;

 

临近面动脉、角动脉、眉间区、鼻唇沟区注射时,要提高警惕,必须了解此区动脉走行及毗邻关系。

 

 

缓慢推注,边退针边注射;

 

注射速度切勿过快,这会造成局部注射压力过大,从而增加栓塞发生的可能性。

 

多点注射,单点少量;

 

注射量切勿过大,单点大面积“湖”状注射很危险;单个小点注射应小于0.03ml(0.01ml更为保险)。

 

提捏手法:通过提捏利于注射针头找到相对疏松的安全层次,可适度压迫注射部位血管和交通支,能够适当降低栓塞风险。

 

3.关于是否回抽?

 

其实对于注射时是否要回抽,业内一直存在争议,原因在于“回抽有血”和“回抽无血”都不能保证针头一定在或不在血管内。

 

回抽有血:大部分情况是在血管内,但也有不在血管内的可能性,有可能是针头刺破血管,血液流出后被误吸。

 

回抽无血:无血不一定不在血管内,可能是由于针孔紧贴血管壁、玻尿酸粘稠、针过于细等原因导致回抽压力过大,而造成了回抽无血的假象。

 

那注射时是否还应该回抽呢?我们认为回抽是有必要的,尤其当我们注射在临近面部上述知名血管时,更要注意回抽。

 

只是我们要将回抽的时间适当延长(10s左右),同时可以空针回抽或者在含麻药情况下回抽,这样的回抽结果可靠性会大大提高。

 

4.既有瘢痕,危险!

 

瘢痕是注射时非常危险的因素,而很多时候都被忽视了,瘢痕会固定住组织内的血管,当针头接触到被瘢痕固定住的血管时,极易导致血管被针头刺破。而在既有瘢痕的情况下,使用钝针尤其重要。

 

因此在术前我们要明确患者的既往史,如果患者的注射部位之前已经进行了多次注射或者做过手术,这时我们要特别小心。

 

5.材料如何选择?

 

注射材料有可降解材料和不可降解材料。

 

使用可降解材料发生栓塞后,可立即用透明质酸酶进行溶解;

 

而使用不可降解的材料会相对危险,因为这时万一发生了栓塞也无法溶解。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应该尽量选择可降解的材料进行注射。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医生留言询问该如何避免栓塞的发生?

 

其实任何人都无法做到100%的避免栓塞,我们能做的只有最大限度的降低栓塞发生的可能性。

 

首先,注射医生应加强解剖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面部血管的分布及走行,更关键的是熟知注射部位血管的非走行层次。

 

其次,在进针时应避开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处,并遵循“注射前冷敷、单点少量、多点注射、推注缓慢、回抽观察、深浅得当、手法轻柔、术后观察”的原则。

 

我们希望每一位医生都能在临床工作中遵循安全注射的原则,最大程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做到“心中有术、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ZhouShuang-Bai,ChiangCheng-An,LiuKai,Falsesenseofsafety:BluntcannulascausemajorityofseverevascularcomplicationsinHAinjection,Plasticandreconstructivesurgery,May2020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地区推荐专家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