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预防焦虑

焦虑症患者随时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发作的时候总感觉心里像有一块石头,很沉重,也很压抑。

 
焦虑症就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生活中如何预防,如下建议:
 
一、睡眠要规律
 
很多焦虑症患者喜欢晚睡晚起,而因为上班上学而被迫早起,这样睡眠就不足,睡眠不足使大脑皮质弱化,不能控制丘脑滤过不必要的信息,无用信息过多涌入大脑皮质,引起过度警醒,加重焦虑。所以千万不要说自己夜里精神好,脑子清醒,学习或工作效率高,想一想你用今晚的效率换取明天的焦虑,划得来划不来?
 
二、请坚持运动
 
“好烦神”的人往往都是好动脑、不动手,好静坐、少运动。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保持运动的习惯很重要,还可以多做一些手工,让大脑得以休息。当然,有人会问,我怎么一边动一边焦虑呢?确实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有人一边散步,一边正好有空闲去想那些烦心事,结果更焦虑。但如果你加大运动量,例如跑步、举哑铃,劳累很快将你的焦虑挤掉。而且劳累也助于你今晚的睡眠。不过请注意,在强体力运动后2-3小时再入睡,否则反而会睡不着。
 
三、饮食少刺激
 
吸烟松弛精神,缓解焦虑,所以很多焦虑程度高的人都有吸烟的习惯;还有一些人会选择酒精,因为酒精有镇静效果。但请注意,烟草有依赖作用,而酒精撤除时焦虑也会反弹性加重,这都会带来更糟糕的问题,比如烟或酒精依赖。
 
四、保持乐观
 
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五、学会放松
 
在面临每天的例行干扰之前,暂时放松数秒,可以大幅改善焦虑的程度。例如,当电话铃响,先做个深呼吸,再接听。养成这种蓄意放松数秒钟的习惯,它可充当有效的镇定剂。使你控制焦虑,而不是被焦虑掌控。周末假日,还可以开车兜风或到海边逛逛。尽量作一些有益心身的活动,抛开工作的烦恼。
 
六、转移注意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变化,当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多跟人交流,必要的时候要看心理医生。
 
一般来说,轻微性的焦虑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调节达到自愈,而严重的焦虑症患者,必须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达到完全康复。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吴华龙·主治医师
吴华龙主治医师可处方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临床心理科
好评99%|接诊量2772|响应时长245分钟
擅长:精神心理科常见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
¥9
问医生
#焦虑状态#焦虑障碍#神经症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担心父母,愿离开父母,拒绝上学或单独就寝并发其他焦虑症及抑郁症,出现自伤及自杀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简介分离性焦虑障碍是指对离家或与依恋对象分离一种持续的,激烈的恐惧,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8-24个月的儿童正常情绪。该病主要表现为担心父母在分离后受到伤害,因此愿离开父母,拒绝上学或单独就寝等,部分患者还伴有躯体症状。目前对分离性焦虑症的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经过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症状表现对分离过度担心、苦恼,担心亲人的安危,愿离开家人,反复做离开家人的噩梦。诊断依据分离性焦虑的诊断要依据症状标准、病程标准、严重程度等方面,才能够进行诊断。1.症状标准(1)预计将离开家或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时,或当这些情况真实发生时,经历反复发作的极端痛苦;(2)当与依恋对象分离时,担心其健康或死亡;(3)他们担心有些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例如走失、绑架或出现意外,将令他们能再与重要的依恋对象团聚;(4)因为害怕分离,愿意或拒绝单独外出;(5)持续且极度害怕或愿意在家或其他环境中单独待着,或是缺乏重要依恋对象陪伴而独处;(6)拒绝在身边有一个主要依恋对象陪伴之时睡觉,或是离开家睡觉;(7)反复出现表达个体分离焦虑内容的噩梦;(8)躯体症状,如头疼、腹部适、恶心、呕吐,儿童常见,当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或预期分离时出现。2.病程标准(1)儿童和18岁以下青少年持续至少4周;(2)成年人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3.严重程度标准导致临床的显著痛苦或社会、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能受损。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美国成年人中分离焦虑障碍12个月的患病率为0.9%~1.9%,儿童6~12个月的患病率估计为4%[1]。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可以治愈,及早通过心理及药物治疗后基本能控制症状,达到临床痊愈。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吴华龙·主治医师周曙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