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患者司徒女士冬天来医院求诊,自诉:精神差,每天感觉特别累,稍微活动即疲乏无力,容易出汗,一个月感冒两次,看了舌头和脉象,结合司徒女士的主诉,我告诉她是气虚证,需要服用一段时间补中益气的汤药,司徒女士感觉很为难,自己要上班,家里两个老人有病要照顾,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每天忙个不停,根本没时间煎药,而且想着苦涩的汤药也很发愁。
理解司徒女士的困境,我建议她服用膏方调治。并告诉她,对于虚弱人群,慢性病人群,服用膏方比汤药更为适宜。
膏方特点之一:天人相应,冬令进补。
中医理论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规律也会在人身上体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也如此,冬天要藏精,就像农民在冬天给土地施肥,土壤肥沃,来年播种,庄稼就会长得茁壮。对于人体来说,冬天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在四季中属于保养和积蓄的阶段,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旺盛,此时进补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补药的作用,补虚扶弱,强身健体,所以民间有冬令进补,来春打虎的说法,形容冬天补得适合,人的体格变壮。
膏方特点之二:绵绵细雨,润物无声。
如果我们把平时服用的汤药比如夏日急雨的话,膏方就像春日小雨,润物细无声。大家平时也有常识,夏日急雨雨量大,如果时间短,十几分钟的话,地表水流滂沱,但是深部却没有湿透。春日小雨虽雨量小,但是绵绵不绝,土壤也能完全被润透。青壮年经年累月的工作压力大,劳心费神,熬夜耗伤肝血肾精,身体变得虚弱,老年人因年龄增大,阴阳气血津液亏虚,这些虚弱的疾病都是年深日久,耗伤人体正气,想要几副汤药就能明显见效,显然不可能,而一料膏方服用一般在五十天左右,日积月累的服药,缓慢进补,虚弱之证可逐渐向愈。
膏方特点之三:味道甘甜,顾护脾胃。
说到中药,人们脑海里都会出现黑色的药汤,味苦难喝,膏方却和这种黑而苦的汤药明显不同,中医在开具膏方时,一般都会斟酌使用味道偏甘的药材,避免过多使用味苦药材,经过一昼夜的浸泡,三次煎煮,纱布过滤,浓缩药液,加入蜂蜜(或冰糖、红糖、饴糖)、胶类药材收膏,所得到的膏方呈半流体状,晶莹剔透,因为蜂蜜或者糖的加入,味道甘甜,口感好。一般脾胃虚弱、大便干结的病人加蜂蜜;口干鼻燥、阴虚内热的病人加冰糖;消化不良,经常腹痛的病人加饴糖;宫寒、痛经的病人加红糖。对于不能用糖或蜂蜜的糖尿病病人,可以加入不会升高血糖的木糖醇,来调节膏方的甜味。为了防止膏方中的补虚药材滋腻,影响脾胃功能,还要加入陈皮、生麦芽、木香、砂仁等消食化积,化湿行气的药材来健脾和胃。
膏方特点之四:量体裁衣,服用方便。
谈到补药,很多人都会想到人参、六味地黄丸之类,但是事实证明,不咨询中医,盲目跟风,听信广告,乱吃补药,很多人没有收效。因为中医讲究辨体质、辨证论治,比如人参补气,适合气虚之人服用,六味地黄丸滋阴,适合肾阴亏虚之人服用。而痰湿体质应该健脾利湿,茯苓、白术、薏苡仁比人参更好,瘀血体质,三七最佳。膏方是专业中医开具,量体裁衣,一人一方,体现了中医个体性治疗的优势,治病调养有针对性,当然有效果。
膏方由医院加工,患者只需用冰箱冷藏保存,每日早晚两次,用汤勺舀出一勺,用开水化开服用,免去了天天煎药之苦。
文章 爱出汗、怕热、运动就出汗,喝了玉屏峰口服液和黄芪口服液也没用,中医院开的中药也没效果,怎么办?
AI医疗先锋
文章 脚总是冷,喝酒才暖,怎么回事?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头疼头晕、气虚乏力、出汗腰酸背痛,怎么办?
健康驿站
文章 如何通过中医调理缓解心绞痛症状?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如何通过益气通脉、宁心安神缓解心绞痛症状?
中医养生之道
我患有气虚症状,想咨询黄芪生脉饮的适用人群和作用。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3
20岁男性,全身乏力,气虚发热,出汗频繁,同时有阴虚火旺症状。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
女性,30岁,气虚发热,全身乏力,发热,出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8
月经后持续两三天乏力,备孕期,求用药建议。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4
哺乳期剖腹产,气虚症状,寻求营养改善建议。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7
骆长永
主治医师
中医呼吸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马振兴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
李颖飞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