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早期肺癌(附:4类肺癌高危人群)
进行常规体检后,想必不少朋友会发现体检报告上,或多或少写着“肺结节”的字样,但报告上并没有明确告知自己的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所以,一些朋友一发现肺里有结节,就自己发挥联想将“肺结节=肺癌”,生生加剧了自己的心理恐慌,让“肺结节”变成了难愈的“心结”!
确实,癌症猛于虎,中国作为肺癌的“第一大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双率第一,也难怪大家都谈之色变!
但这里,很有必要科普下:肺结节≠早期肺癌!
在胸片或CT扫描检查中发现的肺实质包绕的肺内病灶,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我们可以称之为肺结节。
而肺结节,只是一个“影像学”的概念!它描述的只是病灶的大小和形态,而不是病灶的性质。
也就是说,肺部结节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毕竟,肺内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其中良性的结节常见的有炎症、结核、真菌感染等,至于恶性肺结节,常见的病理类型有这4种: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
在临床观察中,大部分结节其实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结节是恶性的,会有一定的比例演变为早期肺癌,大概10个肺结节患者中约有1个会变成肺癌。
所以,发现小结节并不可怕,我们完全不用太过焦虑,但也并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置之不理,我们需要定期随访,重视对肺结节的管理,不忽视小结节癌变的可能。
近年来,肺癌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而很多肺癌患者出现症状去专科就诊时已错失手术时机,如果能早期诊断肺癌,则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因此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那么,哪些人出现肺结节需要警惕肺癌的发生呢?
根据专家共识,我国肺癌高危人群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既往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目前对肺癌最精准的筛查方法是低剂量螺旋CT,因此查出肺结节后,建议你“密切观察、长期随访、高度警惕、及时处理”。
一般建议在肺部结节确诊后的一年内,每3-6个月做一次CT;超过一年以后,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可调整为半年至1年做一次CT。大多数结节在两年内未观察到生长,一般可视为良性或低度恶性。随访期间如果结节有异常变化,再考虑酌情手术治疗。
除了遵照医嘱定期检查外,你也可以关注下身体出现的肺癌预警信号:
1、咳嗽:虽不是肺癌特有的症状,但通常是首发症状和初期信号,如果是顽固性、刺激性干咳,经抗炎治疗1-2周症状仍无改善时,应引起高度重视。有长期慢性咳嗽的老烟民如果咳嗽习惯发生变化也要警惕肺癌可能。
2、血痰:表现为痰中带血丝或者血块,少见大量咯血。对40岁以上男女,既无咯血病史,突然出现不能解释的血痰,应高度警惕。
3、胸痛:初期为不定时的胸闷,压迫感或钝痛,有时甚至无法描述疼痛的性质和具体部位。
向本文作者提问

周晓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
好评99%|接诊量4498|响应时长72分钟
擅长:肺部结节(肺部磨玻璃结节)、早期肺癌、食管癌、手汗症、头汗症、赤面症、气胸、肺大疱、纵隔肿瘤(胸腺瘤等)、漏斗胸、肺转移瘤、血胸、肋骨骨折、胸腔积液等胸部疾病微创单孔、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节的早期诊治,尤其擅长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楔形切除、肺段切除、联合肺段切除)治疗肺磨玻璃结节,同时开展肺磨玻璃结节的消融治疗。支气管扩张、肺隔离症、肺部良性肿瘤、肺部错构瘤、食管癌、食管平滑肌瘤、食管间质瘤、胸腺瘤、纵隔肿瘤等胸部良恶性肿瘤的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以及胸部外伤、肋骨骨折、食管异物的急救处理。
¥60起
问医生
#概述#预防#呼吸内科#肺结节病#肺癌#左舌叶肺癌
阅读数 2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症状有咳嗽、痰血/咯血、发热、喘鸣、胸痛治疗效果与病情进展有关,早发现治疗效果好本病需终身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进行治疗简介肺癌或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肺部结构,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85%,其余为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两个亚型,腺癌和鳞癌[1,2]。症状表现[1,2]:本病症状明显,以咳嗽、咯痰/咯血、发热为主要表现。诊断依据[1,2]:本病确诊以肺活检(经皮肺活体组织检查)结果为准。有条件者应在确诊同时检测肿瘤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和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ROS1)融合基因等,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也可考虑检测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以便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疾病类型[1,2]:1.非小细胞肺癌(NSCLC):腺癌、鳞癌、大细胞癌、腺鳞癌等。(1)非小细胞肺癌分为Ⅰ、Ⅱ、Ⅲ、Ⅳ期。Ⅰ期:早期,肿瘤位于肺组织中,尚未发生转移。Ⅱ期:中期,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肺门附近的淋巴结。Ⅲ期:中晚期,指癌细胞已经进一步转移纵隔或肺外淋巴结。Ⅳ期:晚期,肿瘤出现胸膜转移、胸腔积液或全身多处转移,如肝、脑、骨等。2.小细胞肺癌(SCLC)。是否具有传染性[1,2]?。是否常见[3,4]?本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极高且上升较快。2018年全球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首位[3]。在我国,肺癌是30年来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据我国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分别为男性和女性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和第二位,而死亡率均居首位[4]。是否可以治愈[1,2]?部分早期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等方式获得临床治愈(各种临床症状在经过规范的治疗后,得到了控制或者已经消失)。其他患者也可通过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行治疗,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控制肿瘤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患者的预后由患者综合情况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发现时肿瘤的TNM分期。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Ⅰ期5年生存率约为70%,Ⅱ期约50%,Ⅲ期约15%,Ⅳ期为5%左右。对于我国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上述数据分别为45%、25%、8%、3%。是否遗传[1,2]?肺癌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可能存在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