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别等到膝盖疼才重视膝盖,看看“膝盖疼”的几大阶段

别等到膝盖疼才重视膝盖,看看“膝盖疼”的几大阶段

根据统计,70岁以上的长者,有70%都因为退化性膝关节炎而感到痛苦,虽然膝关节退化“只是会痛、不会有大伤害”,但不能活动、只能窝在家里,他也看到不少患者引发忧郁症,建议还是从健康时就保养膝盖,避免面临这样的问题。

退化性膝关节炎不是“一定会发生”

很多人会觉得退化性膝关节炎是“老了就会发生的正常现象”,但其实跟性别、种族,还有生活习惯、有没有受过伤有很大的关系,像是女性每6人就有5人有这样的困扰,比男性高了2、3成左右;而过度运动、不当使用,也会加速膝关节的磨损退化。

 

 

像大家经常强调的肌肉力量运动一样,蹲着爬山,实际上不适合银发族。对于这些关节软骨容易磨损的人们,还是以平面运动为主,有坡度、倾斜角度的运动,膝盖的力量再增加4倍、5倍以上。实际上在平面上进行重力刺激的运动也可以,真的不必那么用力。

爬山导致的膝关节磨损

像是74岁的叶女士,年轻的时候右边膝盖有受过伤,而且因为工作要长期站着,所以随着年纪渐渐变大,膝盖开始觉得疼痛。刚开始她在诊所用止痛药、打玻尿酸,甚至注射PRP再生疗法等保守疗法,都没有太大的进步,只是让膝盖不要那么痛而已,不过她很爱到处去玩,所以只要不太痛,还是到处游山玩水。

膝关节炎的病发阶段:

第一期: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感觉,也不会痛,但上下坡的时候,因为关节腔的压力增加,有一点轻微骨刺增生,可能会觉得酸、软,但只要调整生活习惯还可以维持住。

 

第二期:上下坡、蹲下、拿重物时,膝盖酸软,关节稍微退化,骨刺增殖更加明显,软骨磨损,关节腔内空间狭窄。

 

 

第三期:上下坡、蹲姿、拿比较重的东西时,不只觉得膝盖又酸又软,甚至连爬都爬不起来,尤其是蹲马桶的时候很明显,平地的走路也走不远,会觉得十分疼痛。这时关节已经有中度的退化,关节腔内的空间不到原本的1/2。

 

第四阶段:可以说是“挣扎中”,完全不能正常活动,软骨已经磨光,关节腔几乎没有空间,是非常严重的退化。

如何防范膝关节问题?

身体能活动,自然循环、代谢会比较好,膝关节会比较健康,但要渐进式的活动,不能一下子就深蹲、爬山,我建议对于银发族的长者、或是中年以上的人来说,每星期健走5小时就很够了,还可以走3天休息1天。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盘状半月板损伤是一种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相关的疾病,通常在年轻时无明显症状,仅偶尔出现关节弹响。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运动损伤可能引起明显的关节疼痛、交锁和活动受限等症状。由于其症状与普通关节炎相似,盘状半月板损伤常被误诊,导致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我国,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外侧盘状半月板。若不及时治疗,破裂的盘状半月板可能会加速膝关节软骨的磨损,进而引发骨性关节炎。因此,及早识别和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至关重要。 通过临床病史和膝MRI检查,医生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目前,微创关节镜技术已成为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手段。

医疗数据守护者

16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关节炎症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比较

近期,越来越多的朋友在网上咨询腰痛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关节炎症导致的腰痛,并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进行对比分析。 症状比较 小关节炎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慢性腰痛,晨起时明显,活动后减轻。体检时,在病变的腰椎旁会有压痛点。然而,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共振等),神经根处通常没有明显的病变,但腰椎小关节处存在炎性改变。相比之下,椎间盘突出患者也会出现腰痛,但其特点是晨起时不明显,随着活动的增加逐渐加重。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神经根受压等情况。 小关节解析 人体的腰椎由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和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构成。小关节面覆盖着软骨,具有一个小关节腔,周围被关节囊包裹。其内层为滑膜,能够分泌滑液,促进关节运动。腰椎关节突关节面的排列为半额状位及半矢状位,其横切面近似弧形,对伸屈、侧屈及旋转均较灵活。 疼痛差异的原因 小关节炎症引起的腰痛主要是由于劳损、扭伤等原因导致小关节产生慢性无菌性炎症所致。清晨,由于睡眠姿势的影响,小关节间的关系产生紊乱,导致疼痛加重;活动后,关节间相对位置恢复,疼痛减轻。相反,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刺激神经根所致。清晨,平卧时腰椎间盘受力下降,神经根不受刺激,疼痛较轻或消失;活动后,椎间盘受到重力的压迫,突出明显,刺激神经根,疼痛加重。 治疗方法 针对这两种腰部疼痛,专业的疼痛科医生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进行椎旁阻滞或椎管内的侧间隙阻滞;对于小关节炎症患者,可以进行腰椎小关节阻滞。同时,配合三氧(O3)注射治疗,效果都非常显著。

医疗故事汇

16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9种情况可能暗示风湿科问题

如果你出现以下九种情况,可能需要去风湿科就诊。 一、关节肿痛与变形 大部分风湿免疫疾病都会有相关的关节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或疼痛,有时还伴随着关节周围皮肤发红、发热。例如,足部第一拇指的跖趾关节突然出现红肿热痛可能是痛风,游走性的全身大关节肿痛则需要考虑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可能性。 二、晨僵 清晨起床后,如果你的关节、腰背、软组织等部位出现黏着感,活动后可以减轻,那么你可能需要注意。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持续时间可能超过1小时。 三、皮肤黏膜症状 不明原因的皮疹、晒太阳后皮肤过敏、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皮肤结节、红斑等也可能是风湿病的表现。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会出现面部的蝴蝶疹,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且伴有外阴溃疡或眼炎可能是白塞病等疾病的征兆。 四、不明原因发热 感染、肿瘤、风湿病是引起不明原因发热的三大常见原因。如果在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又无明显肿瘤征象时,应考虑风湿病的可能性。 五、雷诺现象 当你遇到寒冷或情绪改变时,如果双手或双足变白进而发紫,保暖或情绪稳定后变红,最后转为正常颜色,那么这可能是硬皮病、各种血管炎等疾病的表现。 六、口干、眼干、皮肤干 这可能是干燥综合征的症状。口干主要表现为唾液少,舌红少苔,严重者牙齿脱落;眼干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有进沙子的感觉,每天须多次点眼药水才能缓解;皮肤干表现为出汗少、皮肤脱屑、瘙痒等。 七、肌痛、肌无力 如果你有四肢肌肉疼痛无力,蹲下后站起困难、手臂上举困难等症状,或伴有眼周围发紫、前胸后背皮疹,抽血查肝功能发现肌酶升高等,可能是皮肌炎、多肌炎等疾病的表现。 八、腰背疼痛和交替性臀部疼痛 主要特点是在休息时症状加重,尤其是后半夜腰背部疼痛更常见,活动后会减轻,起床时有僵硬感,有时还伴有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如果已排除脊柱关节炎,很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 九、多系统或多脏器出问题 主要表现为心、肝、肾、肺、脑、皮肤关节等多系统损害,最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

健康驿站

14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膝关节咔咔响:关节炎的真相与预防

膝关节活动时的咔咔响声,常常让人担心是否患上了关节炎。实际上,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意味着关节炎的存在。老年人常常会因为长期的慢性关节损伤和膝关节负荷加重而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炎(又称老年性骨关节炎)。 虽然适当的运动可以延缓膝关节老化,但不正确的运动习惯和过度运动可能会加速膝骨关节炎的退化。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蹲、跪、久站、久坐和上下楼梯等活动,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 热敷和佩戴护膝并不能有效治疗关节疼痛,甚至可能延缓治疗的时机。因此,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深蹲等健身动作也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增加关节炎的风险。 对于关节炎患者,适当的锻炼对病情的治疗是有益的。然而,长时间站立、走路可能会加速关节炎的发展。关节炎可分为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和感染性关节炎等五类,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关节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运动和工作等方面。例如,选择慢性、有氧运动为主,避免过量进食,减少负重等。同时,应尽早进行手术干预治疗,以避免关节畸形和疼痛的加剧。

医疗之窗

15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疼痛科常见的六大病种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疼痛问题。这些疼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颈、肩、腰、腿疼痛,某些无手术适应症的颈椎病、肩周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膝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等。对于这些疼痛,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它们的原因和性质,以便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如果你长时间检查仍然无法确定疼痛的原因,或者你患有某些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或痛风,那么你可能需要寻求疼痛科的帮助。疼痛科专家可以通过综合评估和治疗,帮助你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神经源性疼痛也是疼痛科的常见病种。这种疼痛通常由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病变或功能障碍引起,例如中枢神经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引起的枕后神经痛、梅尼尔综合征、颈椎源性眩晕等。对于这些疾病,疼痛科医生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果你患有带状疱疹疼痛或后遗神经痛、截肢术后幻肢痛等无特效治疗方法的疼痛,或者你正在接受抗癌治疗但仍然存在疼痛,那么疼痛科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疼痛科专家可以采用特效的镇痛措施,帮助你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绿色医疗倡导者

1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治疗膝盖关节怕冷?

我是一位27岁的女性患者,最近几年来经常感到膝盖关节怕冷,尤其是在空调环境下。同时,我也出现了腰部和肘关节怕冷的症状。这些不适可能与我在月子里盗汗严重有关。目前,我还在经历风热感冒的困扰。希望能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法,以缓解我的膝盖关节怕冷问题。 根据您的描述,膝关节炎或膝关节病是常见的可能原因。为了更好地了解病因和病情,建议进行双膝关节超声检查和双侧骶髂关节CT扫描。这些检查结果将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癌症防治先锋

14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痛风: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关节疾病

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尿酸浓度过高或排泄受阻,导致尿酸盐在血液和组织中沉积,主要影响关节部位,引起肿痛的疾病。历史上,许多西方著名的帝王将相都曾患有痛风,因此它也被称为“帝王病”。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尿酸,并排出相等的尿酸以维持平衡状态。然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体内尿酸浓度就会升高,进而可能发展成痛风。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尿酸过高的患者都会患上痛风。 痛风更容易影响中老年男性,但近年来在年轻人中也有上升趋势。这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关,例如对富含动物性蛋白、脂肪和酒精的食物的消费量增加。

医者荣耀

17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6种药膳助力骨关节炎康复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日常生活。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药膳也被证明对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有很大帮助。以下是六种适合骨关节炎患者的药膳方子。 1. 乌鱼枸汤 这个药膳适合体虚、关节活动不利的患者。将500克左右的乌鱼、30克枸杞子和10克鸡血藤用1000毫升水煎煮1小时。每天早晚各服用100毫升。 2. 三七炖鸡 三七炖鸡对阳气不足、膝骨关节炎患者有很好的效果。将一只雄乌鸡、15克三七和30克黄芪放入锅中,加入黄酒,隔水小火炖至鸡肉熟透。用酱油蘸食,每隔一天服用一次。 3. 桃仁粥 桃仁粥可以益气活血、通利关节,适合气虚血瘀、阻滞关节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将20克桃仁洗净捣烂,加入50克薏苡仁和粳米同煮为粥,每天服用一剂。 4. 防风粥 防风粥有祛风湿的功效,适合风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20克防风和两根葱白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药汁备用;再取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熬成稀粥即成。每天早餐服用一剂。 5. 冬瓜薏仁汤 冬瓜薏仁汤可以健脾、清热利湿,适合湿热内蕴而湿邪偏盛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冬瓜连皮切片,与50克薏苡仁加适量水共煮,小火煮至冬瓜烂熟为度,食时酌加食盐调味。每天服用一剂。 6. 三七丹参粥 三七丹参粥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合瘀血内阻、经脉不利的关节疼痛患者。将15克三七、20克丹参和30克鸡血藤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浓汁,再把大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药汁,共煮片刻即成。每天服用一剂。

医疗科普小站

1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解密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八大区别

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是两种常见的关节疾病,虽然它们都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这两种疾病的八大区别: 1. 发病机制:骨关节炎主要由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引起,而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系统攻击关节内的组织。 2. 病理改变:在骨关节炎中,主要病理改变是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而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滑膜病变引起的骨破坏是其特征。 3. 发病年龄:骨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而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在40-50岁之间发病。 4. 受累关节:骨关节炎最常影响远端指间关节和负重关节,如膝关节和髋关节;而类风湿关节炎则更倾向于影响掌指关节、腕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 5. 全身影响:骨关节炎通常局限于骨和关节,很少影响其他器官;相比之下,类风湿关节炎可以累及多个脏器,除了关节外,还可能影响皮肤、眼睛、肺和心脏等。 6. 实验室检查:骨关节炎的血清学检查结果通常正常;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液中可能会出现多种自身抗体。 7. 遗传学:骨关节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类风湿关节炎与HLA-DR4有一定的相关性。 8. 治疗反应: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非甾体类抗炎药;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则需要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并且可能需要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控制症状。

医学奇迹见证者

16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痛风防治: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调整和中医食疗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的关节炎。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的数据,男女比例为15:1,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首次发作时的血尿酸水平,男性为527μmoI/L,女性为516μmol/L。痛风可以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能出现关节破坏和肾功能损害,常伴随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疾病。 针对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调整和中医食疗。药物治疗方面,西药有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等药物可以用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同时,应注意避免长期服用升高尿酸的药物,如噻嗪类、袢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烟酸等。 生活习惯调整也非常重要。首先,应提倡均衡饮食,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控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饮用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其次,多饮水,戒烟限酒,进行中等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控制体重。最后,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中医食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服用能纠正体质偏颇的食疗如薏苡仁、芡实、山药等,健脾泄浊化淤为基本治法。痛风急性期,以邪实为主,多采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法;痛风慢性期,多采用化痰祛淤、蠲痹通络之法,兼以健脾、补肾、养肝等。湿热者、石阻者和虚证多责于脾肾的患者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医疗故事汇

15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