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看面部识病”早期预防学起来

 “看面部识病”早期预防学起来

上期我们介绍了从眼睛、舌头、耳朵辨病,五官对反应人体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期我们将继续从鼻子和嘴唇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看鼻子辨病 

 

脾胃的经脉与鼻窍是相连的,鼻头与鼻翼的部分变化,可能与脾胃的化有关。

 

1112060E8a3c7a3b/2774278d73b1ed99.jpg" style="max-width: 100.0%;" />

 

1、鼻翼发红——胃炎

 

如果鼻翼两侧发红可能预示胃炎,其中,鲜红色一般是急性胃炎的标志,而暗红色往往预示慢性胃炎。胃炎患者通常在吃饭时或者饭后有胃痛的症状,如果饭前痛,往往是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的表现。

 

2、鼻翼赤紫、蟹爪纹——胃溃疡

 

而如果鼻翼出现暗紫色或者出现蟹爪纹(细细的红色纹路),则可能是胃溃疡的表现。据临床研究,鼻翼两侧出现蟹爪纹的人,大部分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西医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与此相对应。

 

3、鼻头淡白色——脾气虚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化生心血、化生肺气,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又主统血,能够统摄血液正常运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面部,鼻头反映脾的健康状况,健康人的鼻头应该是明亮、润泽而含蓄的淡黄色。如果脾有问题,鼻头的颜色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果鼻头出现淡白色,则说明脾功能不健全,脾气虚,此外,看鼻头的颜色,还应与面部、脖子、手背的颜色进行对比,如果鼻头颜色比这些部位更淡更白,也可能预示脾气虚。脾气虚的人,则可能出现不想吃饭、腹胀、便溏、大便出血等症状。

 

4、鼻头发灰——脾湿热

 

如果鼻头发灰,则表明脾湿热。脾主水谷运化,饮食的吸收、排泄需要脾的参与。如果脾的生理功能减退,水湿就会侵犯脾胃,出现脾湿热证,有全身各处沉重、舌苔白腻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眼皮、下肢水肿

 

二、看嘴唇辨病 

 

 

肠道是消化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嘴唇出现一些变化,可以帮助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嘴唇黑色斑块——肠息肉、肠癌

 

有小肠息肉的患者,相当一部分会在嘴唇上出现黑色的斑块,可能是紫黑色的,也有可能是纯黑色的,而小肠息肉发病率相对较高,甚至有可能进展为肠癌。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些诊断方法只是给大家起到提醒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己,一旦出现文中提及的变化,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疾病风险,遵医嘱用药。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急性肠炎: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急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食物因素:进食不洁、变质或生冷食物,如海鲜、肉类、蔬菜等,可能导致急性肠炎。 2. 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引起急性肠炎。 3.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急性肠炎。 4. 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发急性肠炎。 5.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急性肠炎。 6. 自身免疫因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急性肠炎。 针对急性肠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和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 口服药物治疗:如黄连素、诺氟沙星等,可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2. 营养支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3. 症状治疗:如腹泻、腹痛等症状明显时,可给予对症治疗。 4. 休息: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 饮食调理:保持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变质或生冷食物。 6. 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以下是一个急性肠炎的治疗案例: 李先生,35岁,近期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肠炎。经过医生建议,李先生采取了以下治疗方法: 1. 口服抗生素:诺氟沙星。 2. 营养支持:进食米粥、面条等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3. 症状治疗:口服止泻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腹泻、腹痛等症状明显缓解。

绿色医疗倡导者

10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脱肛:症状、治疗与日常保养

脱肛,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疾病,却常常困扰着许多患者。它指的是直肠或部分乙状结肠黏膜或肌层脱出肛外,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脱肛可以分为三个程度:1度脱肛,即黏膜脱垂,可以自行回纳;2度脱肛,黏膜和部分肌层脱垂,可自行回纳或借助手法复位;3度脱肛,肛管和直肠全层脱垂,无法回纳。 张先生是一位脱肛患者,他曾深受脱肛的困扰。起初,他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只是觉得排便时有东西脱出,并不影响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脱肛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需要用手将脱出的部分推回。这让他痛苦不堪,也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先生开始接受治疗。首先,医生为他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确诊为2度脱肛。然后,医生为他制定了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张先生的脱肛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脱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一些收敛药物,减轻脱肛的症状。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将脱出的部分固定在肛门口,防止其再次脱出。物理治疗则是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脱肛的症状。 除了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其次,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免增加腹压。此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清洁。

医疗科普小站

7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直肠炎的病因与治疗策略

引发直肠炎的病因多种多样,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指导治疗。 在治疗方面,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我们需要注意让他们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营养搭配要均衡。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建议他们咨询肛肠科医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肠道问题。 以下是一个关于直肠炎的治疗案例: 张先生,45岁,患有直肠炎多年。他曾在多家医院接受治疗,但效果不佳。后来,他来到一家知名的肛肠科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预防直肠炎: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清洁。 3.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 4. 如果出现直肠炎症状,应及时就医。

AI医疗先锋

7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肠炎的治疗: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运用及注意事项

慢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在治疗慢性肠炎时,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青霉素类药物在治疗慢性肠炎方面效果显著,尤其是青霉素类抗生素。然而,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之前,患者必须进行皮试,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选择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替代药物。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炎症的轻重程度,轻症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而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 除了药物治疗,慢性肠炎患者的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肠道健康。 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张先生,35岁,患有慢性肠炎多年。最初,他采用药物治疗,但由于治疗不当,病情反复发作。后来,张先生来到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和科学的治疗方案,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生命守护者联盟

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肠炎中医治疗新视角:中医中药助力康复之路

慢性肠炎,又称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病程缠绵,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传统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而中医在治疗慢性肠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慢性肠炎的病因主要与脾虚湿盛、气滞血瘀有关。虫草、黑矾、黑枣、核桃仁等中药,具有健脾益肾、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帮助患者调理身体,改善病情。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张先生患有慢性肠炎多年,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治疗,他逐渐康复,病情稳定。张先生表示,中药治疗让他重拾健康,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除了药物治疗,慢性肠炎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2.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会影响病情,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康复至关重要。 4. 定期复查:慢性肠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生命之光传递者

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反复腹泻:原因及应对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其中反复腹泻就是一个让人困扰的现象。腹泻,顾名思义,就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呈水样。长期反复腹泻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反复腹泻的情况呢?根据医学研究,反复腹泻可能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1. 肠道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都可能引起腹泻。 2. 肠道功能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症、肠炎等。 3. 食物过敏或消化不良:某些食物或消化酶不足也可能导致腹泻。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可能引起腹泻。 5. 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针对反复腹泻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及早就医:如果出现反复腹泻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 2. 饮食调整: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 3.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止泻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4.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5.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总之,反复腹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科学治疗。

智慧医疗先锋者

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胃病患者日常饮食调理

胃病是困扰许多人的常见疾病,尤其在工地工作的父亲,由于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原因,更容易受到胃部疾病的困扰。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胆囊炎是常见的胃部疾病,那么,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饮食调理呢? 首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以考虑服用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两种药物可以帮助抑制胃酸分泌,缓解胃痛、反酸等症状。同时,慢性胆囊炎患者可以考虑服用消炎利胆片来缓解症状。 然而,胃病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三分治七分养。在日常生活中,胃病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胃部负担。 2. 控制抗生素的用量,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3. 调理肠胃菌群,改善肠胃微生态环境。 4.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胃部造成影响。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张先生,45岁,工地包工头,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他原本以为胃痛只是小问题,没有引起重视。后来,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经过医生诊断,他开始服用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并注意饮食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医疗数据守护者

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改善便秘:饮食、运动、作息全方位攻略

便秘,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它不仅影响了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本文将为您解析便秘的成因、症状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善便秘。 一、便秘的成因 1. 饮食习惯不良:摄入纤维素不足,如过度依赖精细食物,导致肠道蠕动减慢。 2.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缺乏运动量,导致肠道蠕动减慢。 3. 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大,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二、便秘的症状 1. 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量少,排便时感到疼痛。 2. 腹部胀痛:肠道内粪便堆积,导致腹部胀痛。 3. 肠道功能紊乱:排便不规律,有时便秘,有时腹泻。 三、改善便秘的方法 1. 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 2. 适当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4. 放松心情:适当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 四、案例分析 张先生,35岁,由于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出现了便秘问题。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并保持良好的作息,张先生的便秘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绿色医疗倡导者

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结肠炎的日常治疗与保养之道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病因复杂,与肠道感染、精神压力、药物、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治疗方面,首先要注意饮食调理。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应选择刺激性小、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尽量避免粗糙纤维食物的摄入。同时,暂时不宜食用牛奶和乳制品。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及维生素乙和钙的摄入也是必要的。 其次,针对感染因素,可适当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刺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对病情的控制也有积极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调理,包括饮食、药物、心理等方面。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医疗科普小站

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排便间隔长怎么办?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一些宝宝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其中,一些宝宝可能会出现排便间隔较长的情况,例如,从出生后的一个月开始,宝宝可能三至四天才排便一次。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宝宝胃肠功能较弱引起的。为了缓解这一症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口服妈咪爱:妈咪爱是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可以帮助改善宝宝的消化功能。 2. 利巴韦林颗粒:利巴韦林颗粒可以帮助缓解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 3. 哺乳妈妈注意饮食:哺乳妈妈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宝宝的消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一个案例:小丽是一位新手妈妈,她的宝宝出生后一个月就开始出现排便间隔较长的情况。经过咨询医生,医生建议小丽给宝宝服用妈咪爱和利巴韦林颗粒,并注意自己的饮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宝宝的排便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医疗科普小站

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