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不多,为何血脂却只升不降?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不均衡是个大问题,如果大家平时比较关注高血脂相关方面的信息的话,就会发现近年来,高血脂患者人数日益增长,也有了年轻化的趋势,这也是一个危险信号,提醒我们要尽快调整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高血脂虽然不像其他突发性疾病那么危险,但却在一点点“蚕食”我们的健康,高血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很难控制了,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已经发现自己身上有头晕头痛、手脚发麻、呼吸不畅等症状,却没有引起重视,没能及时检查治疗,其实这些症状可能都是高血脂在向你发出“警告”,为了身体健康,希望你别再忽视。
平时不怎么吃肉,血脂为何依然上升?跟哪些因素有关?
蛋白质摄入不足
可能大家不知道,素食主义者也可能出现高血脂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血脂升高只跟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有关,但时代早已不一样了,医学的进步,让引起血脂飙升的“祸根”无处遁形,除了摄入高脂肪类食物之外,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也会影响血脂的水平。
很多朋友误信了素食有利健康的说法,完全拒绝肉类食物,每天只吃一些清淡的素菜和水果,其实这类食物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蛋白质含量不足,为了弥补蛋白质的缺失,我们才会把肉类、蛋类、奶制品、豆制品加入日常饮食清单,这样才能达到膳食均衡的目标。
但很多朋友却忽略了这一点,要知道,蛋白质不仅是能量的源泉,更是促进体内脂质转移的重要部分,如果长期不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就会导致脂肪囤积,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加。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
对于需要减肥的朋友来说,碳水化合物可能是瘦身的“天敌”,但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内缺一不可的基本营养素,但碳水化合物所能带来的能量也很多,如果摄入过量的话,人体无法消耗,这些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成为高血脂的“导火索”。
碳水化合物一般存在于各种主食、粗杂粮内,所以即使在不吃肉的情况下,过量摄入米饭、馒头、面条、面包等食物,也会引起血脂升高。但粗杂粮中因为富含膳食纤维,有促进脂质代谢的作用,适合偶尔用来代替精米白面。
植物油摄入太多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吃肉不多,身材却逐渐肥胖,血脂也逐渐上升,要知道,肉类食物并不是让人发胖的“罪魁祸首”,像鸡胸肉、牛肉、鱼肉、虾肉等,热量和脂肪含量都很低,正常吃不会造成发胖的问题,而让人身材走形的,可能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暴饮暴食,摄入过量。
其实,肉类中的油脂才是我们应该畏惧的高血脂“帮手”,很多朋友虽然不吃肉,但在烹饪时却会加入过量的食用油,而这些油脂也会带来更多的热量,让人无法完全消耗,最终引起高血脂,希望你能适当控制。很多时候,食物、调味品本身并没有错,不合适的烹饪方法,不合理的进食习惯才是诱发疾病的“元凶”。
总结:高血脂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疾病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会意识到饮食习惯对高血脂的作用,想要守住健康,稳定血脂,就要学会提前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