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还是多动?天性还是病症?
孩子老是闯祸,被老师同学讨厌,成绩下降,大多数人会说“男孩子嘛,天性多动”,但是也不可忽视,也许孩子不是好动,而是多动症。那么所谓的多动症究竟是什么呢?我家熊孩子到底是不是多动症呢?相信下面的内容能让你有所收获。
一 定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在国内多称为多动症,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患病率较高的一种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 7.2%,男童高于女童。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主要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注意缺陷两种,可对认知、学习、行为、情绪和社交构成一定的损害。
二 分型
主要分为三种亚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混合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定 ADHD 患者可以由一种亚型转变为另一种亚型。
1 多动和冲动型
在幼童中,多动和冲动几乎总是一起出现,以多动和冲动为主型 ADHD 的特征是不能静坐或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通常可在儿童 4 岁时观察到,并在 7-8 岁时症状最为严重。
- 过度躁动(例如,手脚不停拍打、在座位上扭动)
- 当被要求坐着时很难保持不离座(例如,在学校、工作时等)
- 感到坐立不安(青少年中)或不合适地到处乱跑或攀爬(年龄较小的儿童中)
- 难以安静地玩耍
- 很难跟得上患者,感觉其似乎总是“忙个不停”
- 话多
- 难以按顺序等候
- 回答问题过快(脱口而出)
- 打断或介入他人的活动
2 注意缺陷型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集中能力差以及人之处理与反应速度降低。常被认为认知速度缓慢,处于开小差状态,主要集中在认知或学习问题,在 8-9 岁上小学后变得明显。
- 不能密切注意细节,犯粗心的错误
- 在玩耍、学校或家庭活动时难以维持注意力
- 即使是与其直接对话时,患者也似乎没有在听
- 不能坚持完成任务(例如,家庭作业、家务活等)
- 难以组织安排任务、活动和物品
- 回避需要持续脑力劳动的任务
- 容易遗失任务或活动所需物品(例如,课本、运动器材等)
- 易受无关刺激影响而分心
- 在日常活动中(例如,家庭作业、家务活等)表现出健忘
3 混合型
具有以上两种亚型特征。
三 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病学会已经定义了诊断 ADHD 的统一标准,对于年龄小于 17 岁的儿童,诊断标准要求:有 6 项或以上的多动和冲动症状,或者有 6 项或以上的注意缺陷症状。对于年龄≥17 岁的青少年和成人,则需要≥5 项多动和冲动症状,或者有≥5 项注意缺陷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核心症状损害了学业活动、社交活动或职业活动中的功能,才满足 ADHD 的诊断标准。
ADHD 病因尚未明确,但确定的是有很强的遗传成分,所以类似行为的家族史很重要,此外有证据表明,孕妇孕期接触烟酒,以及早产儿(孕龄<32 周)有较高患病风险。
ADHD 的症状与许多其他状况重叠,包括发育变异、神经或发育问题、情绪与行为障碍、心理社会或环境因素以及特定的医学问题,因此,应认真鉴别。
四 治疗
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及药物饮食治疗,也有可能是用几种方式一起进行。
行为治疗作为针对学龄前或者症状较为轻微的患儿的一线疗法,取得了可观疗效。规律的体能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是相当有效的副加疗法,但目前尚无不清除最理想的运动种类及强度。但明确的是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能够提升患儿行为及运动能力、提升管控功能(包括专注、抑制控制、计划等)、较快的信息处理速度,记忆力也有所提升。
及时地发现,正确的引导都能改善孩子的情况,例如著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与游泳最初的相遇是因为其患有多动症,母亲以此让他消耗多余的精力。因此如果看了上文越看自己家的崽越像,而且无论在哪种场合孩子都静不下来,学习成绩也下降了,不妨去医院做个简单的问卷测试、筛查,说不定孩子的人生就发生变化了。
参考文献: Den Heijer AE, Groen Y, Tucha L, et al. Sweat it out?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DHD: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J Neural Transm (Vienna ). 2017;124(Suppl 1 ): 3‐26. doi: 10.1007/s00702-016-1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