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认识误区

高尿酸血症痛风

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只有5~12%会得痛风,其余者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尿酸过高并不等于痛风。
痛风患者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抽血,约有1/3的患者尿酸值是在正常范围之内,所以说痛风也不一定是高尿酸血症。
大多数的高尿酸血症可以持续终生不出现症状,但是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机会就多。所以说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急性关节炎发生密切相关,也就是如此。
 

【痛风急性发作的最常见的诱因】

酗酒、高嘌呤饮食、感染、受寒、劳累、药物、创伤和手术。

 
 

【引起机体尿酸升高有哪些原因呢?】

不外乎三方面:

 
1. 是摄入含高嘌呤的食物过多。占20%。含高嘌呤的食物在机体代谢后,产生嘌呤终产物--尿酸水平升高。称为外源性尿酸升高 
2. 是体内产生的尿酸过多,称为内源性尿酸升高,占80%。人体每日约产生600~900mg尿酸盐, 2/3从尿液中排出体外。
3. 是尿酸通过肾脏排泄过少。
 
【下面谈一下常见的认识误区】
1.痛风能根治。
答案:是不能根治。
 
2.控制高嘌呤饮食能控制痛风发作。
答案:是不能完全控制,因为还有其他因素,但是不控制高嘌呤饮食,是绝对不行的。严格控制的嘌呤饮食,尿酸下降有限,但无节制饮食尿酸很快达到随时发作状态。
 
3.痛风患者不能喝白酒,可以喝啤酒。
答案:也是完全错误的,无论白酒、米酒、泡酒、啤酒、药酒和葡萄酒,都是一样的,尽管白酒主要成分是乙醇。
 
4.痛风患者不能吃豆类。
答案:不完全对。有肾功能损害的,要限制豆制品;没有肾功能损害,可以不限制。
研究表明,豆类食品含嘌呤并不高,对寺庙的和尚研究来看,并没有明显的痛风的高发病率,痛风患者不能吃豆类是不科学的。
 
5.急性发作期能应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答案:是错误的。因为急性期是不能应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 
向本文作者提问
谷丽梅·主任医师
谷丽梅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好评100%|接诊量58509|响应时长27分钟
擅长:擅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大动脉炎、血管炎、白塞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SAPHO征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9
问医生
#概述#预防#诊断#一般治疗#痛风
阅读数 1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因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关节反复急性发炎,后期关节畸形,累及肾脏原发性痛风多见,患者需终身控制血尿酸水平简介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清尿酸升高,尿酸沉积可累及关节和肾脏。特异性表现是身体各处有“痛风石”出现。可反复发作急性关节炎,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全。痛风目前法被彻底治愈,痛风一旦确诊,应及早进行规范治疗,并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任其发展,后期会出现关节残疾、活动受限,并发肾脏病变和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血管病变,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症状表现:关节红、肿、热、痛。疾病后期可形成慢性关节炎和痛风结石,关节出现肿胀、变形、功能障碍。累及肾脏,会出现夜尿增多、水肿等表现。诊断依据:依据反复关节炎、痛风石、血尿酸水平、影像学检查等综合确诊。关节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为痛风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如在关节液或痛风石中检测到尿酸盐结晶可确诊。痛风有哪些类型?原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中国痛风总体患病率为1.1%,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如进行规范治疗,可累及肾脏,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谷丽梅·主任医师郭晓蕙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