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值得强调的是防暑、避暑,却不可贪凉,大热暑日,不可睡卧于阴凉多风之处,否则极易为寒邪所伤,罹患夏月伤寒。现代“空调病”很多属于夏月贪凉所致。中医认为,夏属火,气通心,所以夏季有慢性病的病人,特别是心脑血管病的人,夏天应当多加注意,即使患感冒,亦可能由肺而转至影响心脏,乃至于危及生命。故于盛夏之季,更宜服用益气强心,化瘀通脉,扶正祛邪的药物,以防护心脏。民谚有“东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说,夏天吃姜,不仅可以暖胃,符合中医“春夏养阳”之说,而且可以振奋心阳,有助于对心脏的防护。
秋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这是说,到了深秋霜降,阳气渐下,阴气渐升,气主肃杀,万物凋零。此时,你若早出外游,看到的是古道西风,衰草枯杨,一派“秋风扫落叶”的景象,怎不令人觉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正如柳宗元的诗中所云:“海畔尖山似剑?,秋来处处割愁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还有“秋风秋雨愁熬人”等。你看“愁”字,即是“秋”与“心”两字组成。所以,秋季的确是一个让许多人思绪纷扬的季节。尤其对老年人,更是如此。
宋代大养生家陈直就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所以秋季养生,要从心始。秋季以“收”为要,所以“养心”主要是:“使志安宁”,亦就是要心境宁静。怎样才能心境宁静呢?简要地说,就是要“无外其志”,要“清心寡欲”,要“收敛神气”。从正面角度讲,就是要尽可能把精力多用在工作上、学习上,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包括社会、人际关系等等,或静心练气,收敛神气,保持内心宁静,或多接受阳光照射,转移低落情绪,驱散心中的阴霾,保持乐观的心境,让自己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从反面角度讲,则不让心存私利。不要有嗜欲之心,以免自身神气遭受破坏。古语云:“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面藏,若能跳出墙外去,不是神仙也寿长”。这里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人们只有不计较个人得失,尽量做到清心寡欲,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当然话说回来,秋景也并非都是使人惆怅不堪,如果能于秋季外游,观看一下秋山红叶,都将别有一番情趣。
不过,秋季总是以燥气当令,燥邪最易伤人肺气,这个季节,对于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来讲。更是注意保养肺脏,如多吃些“秋梨膏”亦可用玉竹煲汤,百合煮粥,芝麻、核桃仁和蜂蜜调服等,以滋阴润肺。《内经》讲秋冬养阴,即是此意。
此外,秋季是气候由热转凉的时候,人体肌表亦处于由疏松向致密转换之际,此时,阴气初生而未盛,阳气始减而未衰,故自然界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人体阳气也开始收敛,这个时候,人体若能主动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不但有利于肌表致密,而且还能增强人的应激和耐寒能力,从而提高人的免疫功能。秋风拂面不冻身,故不要一下穿戴太厚,要有意让身体“冻一冻”,反倒能使机体的防御机能得以锻炼。所以说,“春捂秋冻”,虽是一个民间养生谚语,但其中富有深刻的科学涵义和实实在在的养生经验。
冬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圻,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中医认为,严冬腊月,天寒地冻,万物蛰藏,冬眠休息。人亦宜应其气而周密腠理,保养精气,使外不伤于寒邪,内不伤及肾精,则来春就会少病或不病。否则,“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可见,凡是立春前后容易发病的,多与其冬季失于保养有一定的关系。
这里需要说的是,冬季晨练,究竟是早起好,还是迟些好?对此历来争议较大。但从中医“顺适”四时阴阳的养生观来看,晨练也应分季节,春夏秋冬各不同。人应顺适春夏秋冬的生长收藏规律,在晨练上春夏可早,秋冬宜迟,才是合理的。
中医认为,冬属水,气通肾。而肾主骨、生髓,冬季不仅容易伤于寒邪,而致筋骨疼痛,腰腿不便等痹症的发生,而且还常因“水克火”的关系,损伤心阳。因此,心阳本已不足的人,如有心肌梗塞的病人,在隆冬,即小寒、大寒时节,最易犯病,甚至猝死。故应特别引起重视。
至于药食调养方面,我国自古就有“冬令进补”的传统习惯。冬季为藏蛰之令,此时服用滋补肝肾的药物,可以增强肾脏藏精的作用。肾气、肾精充足旺盛,则体力自然充沛,抗病能力自会增强,来春也就不会或少生温热性疾病。而且冬气进补,还可以起到年少者促进生长发育,年长者益寿强体、延缓衰老的作用。
总之,天地自然,四时阴阳,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其规律是最公正、最无情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顺适”之,遵循之,否则,必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生产生活
是如此,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介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肿瘤病人的营养误区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两成肿瘤患者是“饿”死的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乳铁蛋白的作用与功效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血脂浅谈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疾病与情绪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盐”格要求,健康生活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生酮饮食与肿瘤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膳食纤维与人体纤维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患者关于药品保存的咨询,涉及药品的保存期限和条件,以及出现沉淀或混浊后是否还能使用的问题。患者女性70岁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9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血脂高,想了解降血压保健品。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8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宝宝四个多月,询问健康指导及用药问题。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9

项琦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