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是不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它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A组分的某些特殊分子部位与葡萄糖经过缓慢而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结合而形成的。

其含量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值的多少取决于血糖的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的时间,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由于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患者近2-3月总的血糖水平。如果检测HBA1C很高,就可以考虑发病前3个月,患者的血糖就很高了;如果检测HBA1C不高,就考虑患者是在应激情况下导致的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已经30余年。在各国的糖尿病治疗流程中,都是把糖化血红蛋白7%作为切点。如经过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把HBA1C控制在7%以下,就启动单药治疗;经过3个月的单药治疗,不能把HBA1C控制在7%以下,就启动二联药物治疗等。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第二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上重磅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就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贺平·住院医师
王贺平住院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好评100%|接诊量42|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20
问医生
#概述#内分泌科#糖尿病#糖尿病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确诊。糖尿病有哪些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其他糖尿病的总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11.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维持患者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情况控制好,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贺平·住院医师邹大进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