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饮料喝了真的不会胖吗?代糖到底该如何选呢?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很多爱美吃货为了追求苗条身材,选择“代糖或零度饮料”,那么,这些饮料就真的靠谱吗?

 

人们为什么会谈“糖”色变?

 

小的时候,糖是甜甜的童年;长大之后,糖是尘封的回忆。

 

糖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就从天使变成“恶魔”了呢?

 

变胖

食物中的糖到达体内后,会转化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和热量。

 

如果摄入糖分过多,那消耗不掉的糖就会变成脂肪,堆积在体内,所以,吃糖多了是肯定会变胖的。

 

 

生病

摄入过多糖还可能导致肥胖——有研究显示,每天喝含糖饮料超过一杯(约 330 mL)的人,出现肥胖的风险比不喝饮料的人高出 31%。而肥胖又会带来一系列疾病,比如“三高”、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变老

人体内的蛋白质和食物中的糖分结合后,会生成导致皮肤老化的物质。

 

 

伤害牙齿

小时候,我们就听父母说“吃糖多了会坏牙”,我们以为那只是父母的说辞,直到偷吃很多糖,长了虫牙痛到满地打滚才后悔莫及。

 

这是因为,我们的牙齿表面有一层菌斑。菌斑中有大量的细菌,他们以糖为养料,所以一旦口腔中有残留的糖的话,就会被他们转化成酸。我们的牙齿虽然很硬,但容易受到酸的侵蚀而脱矿,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龋齿。

 

有了代糖,就可以放飞自我吗?

 

如果既能满足人们嗜甜的口感,又能不长胖该有多好啊。

 

正是这种心理,催生了“代糖”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代糖并不是无糖,而是指不添加白砂糖、蔗糖、葡萄糖等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糖。

 

那么“代糖”的甜味从何而来呢?

 

代糖主要分为“天然代糖”、“糖醇”和“人工甜味剂”三种。

 

 

天然代糖是从甜叶菊、罗汉果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糖,这些植物中含有的某种成分的甜度甚至超过蔗糖很多倍,比如甜菊糖的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

 

所有糖醇都有一定的甜度,虽然糖醇能被人体小肠吸收,也参与人体代谢,但往往热量较低。比如木糖醇、赤藓糖醇、山梨醇等,是比较常见的食用糖醇。

 

人工甜味剂则不用过多介绍了,就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妈妈从小不让我们碰的糖精,就属于这一类。

 

人工甜味剂虽然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也几乎不参与人体代谢,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可不小,比如可能会引起人体葡萄糖不耐受、破坏肠道内的菌群和功能等。

 

更重要的是,虽然天然代糖和糖醇相对健康,但这些代糖生产成本往往很高,不排除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人工甜味剂来混淆消费者。

 

因此,食品中添加代糖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日常应该如何戒糖或控糖?

 

戒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戒掉一切含糖食物,这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因为几乎一切食物中都含有糖,人体也需要糖。

 

戒糖和控糖都是控制糖分摄入的量,使身体维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下而已。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糖呢?

 

拒绝含糖饮料,多喝白开水

 

虽然含糖饮料在口感上更胜一筹,但喝进去的可能都是负担。

 

白开水虽然寡淡无味,却最健康。

 

 

少吃加工甜味食物,适当摄入天然含糖食物

 

想要戒糖或控糖,蛋糕甜品巧克力这些热量炸弹,真的得放下了。

 

为了使人们胃口大开,这些人工加工的甜味食物添加了大量的糖,哪怕是小小的一块蛋糕,也有可能糖分超标。

 

如果真的想吃甜味食物,不妨吃点健康的水果蔬菜。

 

注意烹饪方式,培养清淡口味

 

糖真的几乎是无处不在的,有些糖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比如吃火锅时的酱料,快餐时候的番茄酱等调味品。

 

因此“吃一顿胖三斤”可能并不是因为你吃的量惊人,而是选择错了调味品。

 

想要控糖,就要尽量少吃高热量的调味品,多选择水煮、白灼、清蒸等相对健康的烹饪方式,选择蘸醋、低脂油醋汁等低热量的调味品。

 

减少隐形糖的摄入

 

代糖出现后,一度非常风靡。大家开始吨吨吨地摄入所谓的“无糖”、“零度”食品和饮品,但无糖不是真正的没有糖。

 

商家宣传的无糖指的是不含蔗糖即淀粉水解的糖类,或者是该类糖含量较低,只要是在每100g固体或者100ml液体食物中含糖量不超过0.5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或者0糖了。

 

很多人被商家搞出的噱头所蒙蔽,根本不去管是真无糖与假无糖,胖了之后还疑惑自己为啥明明选择了“无糖”,还是会发胖。

 

所以,即使是代糖,也要减少摄入。

 

最后,Dr.京想提醒大家,低糖或控糖饮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千万不能一阵控糖,另一阵暴饮暴食哦。

 

若想进一步了解关于饮食的相关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理性种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谨慎选择代糖产品,健康控糖。

 

参考文献:
[1]Suez, J., et al. (2014).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 Nature 514(7521): 181-186.
[2]Azad, M. B., et al. (2017).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CMAJ 189(28): E929-E939.
[3]Rother, K. I., et al. (2018). "How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Influence Hormones and Health. " Trends Endocrinol Metab 29(7):455-467.
[4]Choudhary, A. K. and Y. Y. Lee (2018). "Neurophysiological symptoms and aspartame: What is the connection?" Nutr Neurosci 21(5): 306-316.
[5]Zhu, Y., et al. (2017). "Maternal consumption of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growth through 7 years of ag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46(5): 1499-150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地区推荐专家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