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生曾说“疾病不是突然发生,而是突然发现的”。心梗、中风等危险的急症背后,大多都有一个潜伏了多年的源头——高血压。
在我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至少1名高血压患者;
同时高血压「后备军」正汹涌而来,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毫米汞柱)患病率已经达到41.3%。
血压偏高就像一把慢刀子,我国约70%的脑卒中死亡、约50%的心肌梗死,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如果能把血压降下来,可使脑卒中发生率降低35%~40%。
遗憾的是,在所有急症发生之前,很多人都觉着“我没事”。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防控高血压的健康要点。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 程文立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郭艺芳
40~47岁,血压防控关键期
近期,中国科研人员对第三次至第九次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近5000名、40~70岁无高血压的参与者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
从中年到老年,体重指数(BMI)对高血压事件的风险有显著影响;
40~47岁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期,尤其是这一阶段体重快速升高的人更应重视。
医生表示,临床上也能观察到类似现象,即人到中年后,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
40~47岁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工作、生活压力大,且很多人都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慢病开始出现,各种不利因素堆积到一起,是这一年龄段人群高血压集中暴发的重要原因。
值得警惕的是,近些年高血压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这和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高血压发病年龄越早,血压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身体损伤越大,因此年轻人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血压高将全身伤了个遍
正常血压应为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若静息情况下,连续3次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值,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发现高血压后,若不把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会使全身健康受损。
脑卒中
脑血管一旦堵塞或出血,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如果把脑卒中比作一匹突然栽倒的骆驼,那么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高血压。
心梗
约50%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可使心梗概率降低14%。心衰患者中91%有高血压,控好血压可使发生率降低55%。
肾动脉硬化
血压长期升高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进而发展为肾硬化,导致肾功能损害。
眼底病变
高血压患者中,约70%会发生眼底病变,严重者甚至失明。
分娩风险
孕妇如有高血压,将面临巨大分娩风险,严重时甚至可造成孕妇和新生儿死亡。
20个医生最想告诉你的要点
医生们提醒,血压偏高的人不要有侥幸心理,如果能控制好血压水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1 量血压时,左右臂都测一测
任何人的双上肢血压,都可能存在5~10毫米汞柱的差异。一般以高的那个为准,多测几次求平均值,血压值更准确。
2 “高血压前期”是个警戒线
我国将血压为120~139/80~89毫米汞柱,称作高血压前期。只要血压超过120/80毫米汞柱,就要注意少吃盐、多运动、减体重、戒烟酒。
3 女性要格外关注自己的血压
某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情绪波动等特点,让女性的血压更易失控。
从30岁开始,女性血压增高趋势比男性猛烈,到55岁以后,血压甚至高于男性。
4 清晨是血压的“火山时段”
早上6~10点、下午4~8点,血压处于一天中的峰值。清晨时行动要慢一点,不要一骨碌爬起床,排便别太用力等。
5 不同人群血压升高表现各异
有的是头痛、头晕、耳鸣、疲倦、肢体麻木;妊娠期高血压会出现蛋白尿、水肿;更年期高血压多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浮肿。
6 “没症状就不用治”的想法很危险
没有不适≠血压不高,很多患者都是发生了心梗、脑梗等各种并发症后,才有明显感觉。
该吃药时一定要按时服药,把血压平稳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最好是130/80毫米汞柱,这样心脑血管才会更安全。
7 血压轻微偏高,先调生活方式
高压在140~160毫米汞柱之间,低压在90~100毫米汞柱之间,称1级高血压。
美国梅奥诊所建议1级高血压人群,可先改善生活方式。如果改变生活方式半年后血压仍无法达标,建议咨询心内科医生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8 降压药不能吃吃停停
减量或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继续损害心血管系统;且任何一种药物的降压作用是有限的,不必担心会导致血压持续下降。
9 控血压,先控体重
肥胖和高血压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尽可能将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的平方)}保持在19~24之间。
10 限制油和盐
减盐对控制血压尤为重要,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吃油量在25~30克之间。
11 提防“隐形盐”
酱油、腐乳、腊肉、火腿、榨菜都含盐;话梅、薯片、椒盐花生等零食均是含盐食物。
买食品时看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NRV%”超过30%就要少买少吃。
12 下决心戒烟
高血压患者抽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会增加 5~20 次,收缩压升高10~25毫米汞柱,建议果断戒烟。
13 尽量不碰酒
喝酒不仅会升高血压,还会降低药物疗效,如果不得不饮酒,应少量并选择低度酒。
14 将运动培养成一种生活方式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8毫米汞柱。高血压患者可尝试散步、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运动。
15 学会调整压力
长期处于压力下,高血压会慢慢折磨血管。可试着改变预期目标,听听音乐,做做深呼吸等。
16 尝试冥想
美国心脏协会指出,冥想可作为降低血压的有效方法。
17 秋冬季注意防寒
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会收缩,致使血压升高,秋冬时节晨练不要过早,并适量降低运动强度。
18 规律作息
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会使血压升高,忽视这些因素,血压很难得到控制。
19 限制红肉摄入
吃得太多,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细粮等,会导致热量过剩,并升高血压。
合理膳食,每天尽量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每周吃1~2次鱼;每天摄入50~100克粗粮,约占主食总量的1/3。
20 亲友一起监督
家人、朋友多多鼓励监督,帮助血压偏高者更好地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按时用药复查。
高血压是多种疾病的引路者,学会管控自己的血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将心梗、中风等拒之门外,看完文章的你,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孕晚期高血压,四川成都产科医生线上问诊助准妈妈安心备产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不治疗会怎样?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高血压不治疗可以吗?


医疗之窗
文章 肺动脉高压不治疗会自愈吗?


医者荣耀
文章 卵巢早衰不治疗能自愈吗?


运动与健康
文章 芬太尼不治疗会怎样?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尿酸高不治疗会怎样?


医者荣耀
文章 牛蒡茶不治疗会怎样?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高血压伴心绞痛不治疗会怎样?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吃中药不忌口能自愈吗?


健康饮食指南
我有心脏病,想知道是否可以食用地瓜?
就诊科室:老年病科
总交流次数:6

多荣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牡丹江南山医院
患者心电图检查疑有心肌梗塞风险,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寻求医生专业解答。患者男性48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36

王艳丽
主任医师
沈阳市胸科医院
一型糖尿病患者,半年来心肌酶高,想了解可能的原因和检查建议。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17

欧香华
副主任医师
赤壁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