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荣韶:为何糖友吃得少血糖也高?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妇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面对血糖管理与饮食控制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疑惑:“我吃的东西很少,可为什么血糖还是那么高呢?”其实,饮食“量”的控制只是一方面,“质”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并非只是少吃这么简单!

配图

   专家介绍: 谭荣 韶,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营养管理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广州市临床病态营养学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肿瘤营养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分会委员。

    擅长糖尿病、慢性肾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儿童、孕产妇营养咨询;中风后及肿瘤家庭肠内肠外营养、营养不良治疗。门诊时间:星期二、四上午。

  温馨提示:谭主任将于1月18日周五下午3时作客39健康网《名医在线》栏目,在线回答网友关于冬季如 何进补 的相关问题。点击此处可抢先提问!

  饮食不单控制“多”和“少”

  还要区分“质”和“量”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因此,饮食控制也是糖友们所关切的永恒话题。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谭荣韶表示,正常人能吃的食物,糖友们都能吃,但糖友的饮食需要根据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情况,灵活进行量的控制。“进食后血糖不容易升高的食物可以多吃,比如荞麦面、玉米、红薯等等粗粮杂粮;而血糖容易升高的食物则需要少吃,比如粥、粉这些经过精细加工的食物,具体则包括粥、肠粉、拉肠和含糖比较多的萝卜糕、马蹄糕等食物。”

  众多食物成分复杂,而且分为“质”和“量”两方面。每个人的身高、体重、活动量等都不同,专家表示,每位糖友每天所需要的热量都不相同,如果要更明确、更科学地进行饮食控制,需要找专业的营养医生进行指导。

  “广东人喜欢吃肠粉,而粥、粉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因为这些食物消化吸收比较快,对血糖影响比较大!” 谭荣韶说。

  另外,专家建议患者,在处理食物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掌握一些小窍门,使食物的升糖指数降低,从而减少对胰岛的刺激,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可以在大米里加些粗粮一起煮,比如麦片和饭一起煮。”(通讯员: 崔艳玲 胡颖仪

    

#饮食#糖尿病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确诊。糖尿病有哪些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其他糖尿病的总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11.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维持患者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情况控制好,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邹大进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